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

託梅集中火力,將火炮火槍都集中在城門上。一時間將城頭上打得煙塵四起,但是不管託梅怎麼進攻,士兵們衝上去的時候,定然會遇到極大的阻力。不說能不能成功,即便是成功也要死不少人。以葡萄牙在遠東的人員分佈,託梅根本死不起人。

就在託梅頓兵于堅城之下的時候,其他葡萄牙人正在大發橫財。

雖然澎湖縣城將澎湖精華地帶全部保護起來了,但是碼頭這一帶倉庫遍佈,有不少店鋪。也算婦孺。

佛郎機人一上岸,就談不上什麼軍紀了。挨家挨戶的搜尋,殺人越貨。濃煙升起,遠遠在澎湖縣城城頭之上,都能看得見。

“大人。”一個士卒跪在李老六身前,說道:“縣尉大人,我家就在碼頭,請大人下令出兵。”

“請大人下令出兵。”好幾十個士卒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以朱厚煌所定的雍國兵制,澎湖縣兵。都是本鄉本土的。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就是他們意志堅決,絕對能守城守到最後一刻。但是他們的意志太堅定,比如現在這幾十名士卒,他們的家都在碼頭邊上,如今整個碼頭燃起了熊熊烈火。如何能讓他們按下心來。

“不行。絕對不行。”王鶴年大聲說道。他本來被突如其來的打擊,弄懵了。好一陣子纔算是回過神來。他絕對不允許李老六擅自出戰的。

只有能守住城池,就算是大功一件。但是如果出城做戰,一旦有一個三長兩短。那就大事不好了。

“大人。”李老六說道。他還沒有說完。就被王鶴年打斷了,說道:“李縣尉,如果出戰,你能保證必勝嗎?”

李老六喃喃不敢多說話。李老六泥腿子出身。從軍之後,跟着朱厚煌識了幾個字而已。對讀書人向來是非常敬重的,再加上王鶴年是他的上官,自然也敬畏有加。

行軍打仗從來沒有什麼全勝的打算。即便是軍神也不敢在出戰之前保證自己必勝。李老六怎麼能保證這一點。

王鶴年聲色俱厲說道:“既然如此,誰都不準出城。給殿下傳信,我們只要守着城池,等殿下回援。”

弗朗西斯卡丟下碼頭那邊,來到了澎湖縣城之下。問道:“進展怎麼樣?”

託梅說道:“這一座城堡,想要攻打下來,需要時間。而且必須傷亡慘重。”

“那麼我們就不攻打這裡了。收拾一下準備離開這裡。”弗朗西斯卡放下望遠鏡,說道:“我們的目的是教訓雍國,迫使雍國王在談判桌上讓步。想要做到這一步,就是尋找他們艦隊主力,全殲雍國水師。而不糾結這一座小小的城堡。”

託梅也不反對,他固然想消滅雍國,但是他這一支艦隊的實力也就這樣。有多大的實力就辦多大事。

既然艦隊司令決定了,葡萄牙人帶着搶來的財產大包小包的退回船上,臨走之時,還將整個碼頭的棧橋,還有碼頭附近的建築物全部焚燒殆盡,熊熊烈火將將澎湖的天都映紅了。

“該死。”王鶴年說道:“快出兵救火,並且速速向殿下報告,說我等已經抵禦住佛郎機人的進攻。佛郎機人退出澎湖了。”

北港。

這裡的港口還相當簡陋,忽然一艘小船衝上棧橋,幾乎要整個船都撞在棧橋之上,不待船隻停穩,一個人就從船上跳了過來,下船就問道:“殿下在什麼地方?殿下在什麼地方?”

“殿下已經啓程回大員了。”

“什麼?”

報信的人與朱厚煌在海上錯過了。但是大員得到消息卻沒有什麼阻礙。雍國水師主力朱厚煌這邊,即便是大員得到了什麼消息。也沒有用處的。

楊慎立即安排船隻規避,分派兵力防護。將能做的都做了。面對十艘西洋戰船,還有數十門火炮,也只有捱打而已。

朱厚煌的船隻沿着海岸線南下。快來到大員附近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大員方向傳出轟轟但是聲響。

“這是什麼聲音。”朱厚煌走出船艙,向南邊看去。

許棟聽得很分明說道:“是炮聲,有數十門大炮。”許棟作爲雍國水師統領,對雍國附近的水上力量最爲熟悉。很快就圈定了,敵人是誰?他臉色都變了,說道:“殿下,是佛郎機人,有隻有佛郎機人在海上有這麼多火炮。”

明朝不是沒有火炮,但是朱厚煌畢竟是大明藩王。即便上面想要動他,也不會沒有名目忽然動手,那麼除卻明朝之外,其他勢力根本沒有這麼火炮。除卻佛郎機人。許棟主持過好幾次南洋貿易,見識過佛郎機人的海上力量。

許棟咬着牙說,對朱厚煌說道:“請殿下,迴轉北港,避其鋒芒。”

朱厚煌說道:“佛郎機人很厲害麼?”

如果平時,許棟定然會有別的說辭,但是此刻卻只能老老實實的說道:“佛郎機火器犀利,我們不是對手。此刻敵情不明,殿下千斤之軀,不可冒險,還請殿下回轉,等我等破敵之後,再回轉。”

朱厚煌深吸一口起,他萬萬沒有想到葡萄牙人來得這麼快,他南下就蕃,創立雍國的時候,就想過與西方人衝突的時候。即便他們不來招惹朱厚煌,朱厚煌也要揮兵南下。只是來得太早了一點。

朱厚煌並不知道,原來的歷史之中,葡萄牙人對大明有過一次進攻,不過那一次進攻,目標是澳門了。這就是在歷史夾縫之中,所寫的屯門之役。

不過因爲朱厚煌創立雍國,與馬六甲貿易。讓葡萄牙人的目標轉向了朱厚煌。

朱厚煌當然知道海上戰鬥的艱難之處,在陸地征戰。至少在大軍崩潰之前,作爲一軍統率,還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在海上可就不是這樣了,在海上什麼事情都可以發生。即便是全軍統率,不一小心,也會死在流彈之下。

“我的志向,是開啓大明的大航海時代,又豈能不懼怕艱難險阻。大丈夫行事,死於牀榻方纔是恥辱。”

朱厚煌一揮手,說道:“不用說了,全軍備戰,孤與爾等生死與共。”

許棟看着朱厚煌還想再勸,卻見朱厚煌神情堅定,也就不敢說了。

不過一會功夫,整個艦隊之中所有水手都得到了消息,知道前方遇敵,敵人是佛郎機人。也知道了雍王殿下留下來,與他們生死與共,一併作戰。

“雍王千歲。”不知道誰先喊的。聲音連成一片。傳過海面傳到了朱厚煌的耳朵裡面。

不管怎麼說,對普通士卒來說,能在關鍵時候與他們站在一起的人,就是好上司。

朱厚煌整軍備戰的時候,正在轟擊大員港口的佛郎機人也發現從北邊南下的艦隊。

弗朗西斯卡大喜過望,說道:“實在是太好了,只有消滅了雍國的水師,那麼這位雍王殿下一定會屈服的。”

託梅已經派人上大員,想與雍王談判。但是楊慎是個什麼樣的人啊?楊慎不要看雍王朱厚煌面前,有一點唯唯諾諾,那是因爲他沒有將雍國這一片基業放在心裡,他還是會回北京的。對於區區一個佛郎機國。楊慎怎麼會看在眼裡啊。

派去談判的人,統統割了耳朵放了回去。

弗朗西斯卡不明白,一位大明翰林院士的驕傲。只是單純的以爲,雍國的水師還沒有被殲滅,他們還心存幻想。

故而是雍王水師迴歸,他並不驚慌。反而高興,他對自己海軍戰鬥力,有着十足的自信。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