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

“有一個次子,雍王徵兵從來是獨子不得從軍的,怎麼沒有其他兒子,至於兒媳孫子統統沒有,要知道東雍娶媳婦難啊?”老者說道。

朱厚煌問道:“哦?”

朱厚煌從來沒有誰說過這個問題。

老者說道:“東雍大多都是移民,都是過不去的纔會背井離鄉來東雍討生活,多是男丁少有女的,來了之後,前幾年那個累,陸相公用起來人來,那是往死裡用,一點喘息的機會都不給。不過,那時候也就爛命一條,能活命怎麼都行。但是後來陸相公走了,大家都安定下來,孩子們要娶媳婦啊,聘禮的價格打着滾的向上翻。現在要好幾十兩銀子,普通百姓根本娶不起啊。”

“這麼貴?”朱厚煌大吃一驚。

不要看朱厚煌動則數百萬兩銀子,但是對百姓來說,很多人銀子連見過都沒有見過,更不要數兩銀子了。

不過大明東南還算富庶,大明百姓還能見到銀子。

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因爲大量白銀涌入東雍,在實際購買力上,白銀在東雍,不如在江南值錢,而在江南,不如在西北值錢,海貿越發達的地方,銀子也就越不值錢。

但是即便如此,幾十兩銀子,也是極高的價格了,這些人即便有田地,恐怕也必須種上好多年地才能攢出這麼多錢。

“可不是嗎?”老者說道:“死貴死貴,不過跟着雍王殿下出兵的人,得了好處,從安南弄來不少媳婦。這才解決了不少問題。”

朱厚煌眨眨眼睛,暗道:“還有這事情?”他決定回去問問。

“老丈,年輕人願意跟着雍王打仗嗎?”朱厚煌問道。

“說願意也願意,不願意出去,沒媳婦啊,但是好多人一出去好幾年,家裡的地都荒了。大家都喜歡過太平日子。”老者忽然嘆息一聲,將旱菸槍放下,說道:“這位貴人,你是替雍王問話嗎?”

朱厚煌說道:“何處此言?”

老者說道:“雍王當初剛剛開創基業的時候,常常使人問話,但是現在問的少,如果貴人能見雍王殿下,能不能問問,咱們能不能少打仗?”

朱厚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知道了。”

朱厚煌賞了老者幾兩銀子,隨後離開了這裡,在城外走了一圈,走訪了好幾個村落,無不發現,青壯減少,在田間勞作的人,大多是婦人。

朱厚煌這才真切的體會到,以百萬丁口養五萬精卒,到底是什麼概念,絕對不是區區幾個役民太過可以說的。

要不是,東雍百姓大多是各地的無地百姓,掙扎在生死線上,在東雍之後,有田地,負擔也少,當兵有軍餉,打勝戰有賞賜,東雍的土地也算得上肥沃,雨水充足。纔有這樣的情況。

“人口,人口,人口。”朱厚煌心中暗道:“這纔是最關鍵的所在,蜀漢也不過百餘萬之衆,屢次征伐以至於民有菜色。這是前車之鑑。是該與民休息了。”

但是該怎麼休息卻是一個問題。

東雍最大的問題是兵役,但是維持東雍在各地的軍事存在,八個營的兵力已經不能再少了。朱厚煌雖然得了安南之地,但大量用安南士卒,朱厚煌也不放心,這是本末倒置。

朱厚煌沒有走多遠,就立即回到東雍,召開會議談論兵役之事。

戚景通說道:“殿下,雍軍兵員,八營士卒,共四萬五千餘人,殿下近衛乃至各官府衙前衛士,共五千餘人,東雍陸軍共五萬有餘,多用雍南府人。”

這是朱厚煌的傾向。

朱厚煌用兵好用良家子,所謂的良家子都是受了朱厚煌恩澤願意爲朱厚煌賣命的百姓。以大員附近爲最。

因爲朱厚煌在大員給了他們很多好處。

在朱厚煌這裡只是傾向,但是到了下面變成要求了,所以徵兵以雍南府爲最。

朱厚煌說道:“兵可減否?”

戚景通想了想說道:“不可減,我軍需要在四處駐軍,第一馬六甲,馬六甲對佛郎機第一道防線,滿刺加國,如今又聽聞西洋又有一國興起。馬六甲重地,不可消減。第二安南,我軍在安南是是客軍,以東雍國力不過與安南相匹敵而已,安南士紳素懷不忿之心,沒有重兵鎮壓,恐安南變亂,區區兩營,我只嫌少不嫌多。還有東雍本土,直對福建,當今如今在做什麼小動作,諸位又不是不知道東雍的兵力能裁剪嗎?這幾處,八個營都不夠用,不得不引安南軍作爲輔助。萬萬少不得的。”

“不過,殿下要減少東雍的負擔不是不可以,只是兵不可減,但是要擴充徵兵地。”

朱厚煌說道:“從何處徵兵?”

戚景通說道:“從呂宋,峴港,古晉,長崎,乃至安南。大明,”

戚景通不等朱厚煌問,自己就解釋道:“呂宋,峴港,古晉,長崎皆殿下之土,雖然土人多,漢人少,但三地加起來,也有數萬口之多,量力征兵,也是徵得千餘,再者有土人多慕漢化者,殿下也可徵之爲兵。將來服役數年,退役之後,嫣然一漢民也。而安南乃至南洋各地,多有漢民。臣聞王九川王大人就是世居暹羅,殿下可不從南洋各地華人爲兵,他日殿下有用兵之時,自有熟悉地形的人。”

戚景通常在朱厚煌身邊,對朱厚煌的野望最瞭解不過了,朱厚煌想將南洋之地全部納入華夏版圖,縱然一時納不下來,也必須一點一點的做。所以說話也有側重。

“如今天下雖然太平,但各地多有流民,殿下也可召各地流民爲兵,也算是補充兵額。”

戚景通雖然這樣說,但是也知道,這不大容易辦,因爲嘉靖對東雍的嚴厲封鎖,讓東雍移民都難,更不要說什麼招兵了。

不過,該說的還要說。

朱厚煌慢慢的品出一點味道了。戚景通的意思,朱厚煌之前的招兵政策,就是東雍根本策,就好像是漢代好用關中兵一樣,以關中爲根本,鎮守其他各地。

朱厚煌下意思以東雍爲根本,鎮守南洋其他各地。

戚景通的意思,現在其他地方已經可以負擔一點東雍負擔了。

朱厚煌點頭,比如呂宋,現在就有兩三個縣,四五萬丁之多,因爲呂宋原本都有很多中原移民,再加上最近一年東雍移民轉移地由東雍變做呂宋。

不過,呂宋卻不能多招兵,無他,呂宋以呂宋城,也就是馬拉尼爲據點一步步向北開拓,一邊開拓,一邊征服土人,建立甘蔗種植園。雖然土人勢弱,不用東雍精兵,也是可以的,但並不是呂宋就有剩餘的人力。

而古晉稍稍安定一些,但是古晉除卻古晉城之外,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雖然現在看沒有多少禍事,但是一旦有事,古晉城每一個漢人都是士卒。

這些地方看似可以抽調士卒,其實是不可行的。

不過峴港還可以。峴港最先落入東雍手中,俞大猷在這裡整頓數年,有完善的預備役制度。可以徵兵,不過俞大猷所部已經有不少從峴港而來的。

唯一從安南征兵可行。

安南有很多漢人,漢語說的都可以。直接從安南征兵,然後退役之後,在別處安置,根本就是抽安南的血,填東雍的缺口。

是一個好辦法,不過安南那邊關卡,恐怕不大好過。

朱厚煌的想法立即轉向了執行層面,暗道:“我是不是再次巡一次安南?安南到底能徵召多人漢人爲兵?”

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
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