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

張軒的話傳到了鄧和,曹宗瑜,王進才,張素的耳朵之中。

鄧和嘴角抽動,似乎是觸及了身上的傷口,又好像是不忍心說,但又無法否認。只能表示沉默。

張軒一時間也不想說話,一時間陷入沉默之中。

“大人。”曹宗瑜說道:“明日我守南邊,將臨潁營撤下來吧。”

“請大人放心,不用南陽營來換。”鄧和咬着牙說道:“臨潁營能撐下來了。”

王進才見狀立即說道:“大人,讓保定營來守南邊吧。”

王進才絕無多積極的意思,不過,是人人請戰的情況之下,王進纔不表示一下,反而顯得不對。

張軒說道:“明日,讓南陽營來,我信得過臨潁營,但臨潁營的確需要修整一下了。”

鄧和憋着一口氣,不認輸,但是張軒卻是心疼臨潁營了,臨潁營是嫡系根本。也是三個營之中戰鬥力最強的一個,他實在不敢讓臨潁營消耗太過了。

“是。”三個人服氣或不服氣,或心中鬆了一口氣,但是表面上卻好像不服氣的樣子,齊齊答應一聲。

“大人。”吳自蘭進來說道:“小袁營派人過來送了一封書信。”

張軒說道:“拿來吧。”

吳自蘭雙手將書信遞給了張軒,張軒一隻手拿過來,順手檢查一下火漆之後,撕開信封,打開之中,掃看一眼,將書信遞給了張素,張素看來一眼,就遞到下面。

不過一會功夫,其他人都傳閱過了。

“說說吧,怎麼辦?”張軒揉着太陽穴說道。

袁時中沒有別的話,還是老生常談,請張軒率麾下將士進入夏邑城之中。

雙方兩個大門只相距一兩裡,夜裡大軍一口氣就跑過去了,官軍那邊根本無法反應,不過白日就不好辦了。故而袁時中請張軒今夜就下決斷,立即撤離。

“大人。”張素說道:“而今不是逞一口意氣的時候,在這寨子裡面硬守又有什麼用處。官軍的樣子,擺明了是柿子撿軟得捏,我們在拼下去,老底子就沒有多少了,還請大人三思啊。”

“請大人三思。”王進才今日決定張素的所言再正確不過了,立即出言符合說道。

“曹兄,你怎麼看?”張軒看向曹宗瑜,在軍事方面之上,張軒還是希望能聽一聽曹宗瑜的意見。

“這一件事情,還是需要大人做決定,我只能說,即便官軍今日這個打法,全軍上下咬着牙絕對能撐得過五日。”曹宗瑜說道。

至於五日之後,是一個什麼摸樣,曹宗瑜沒有說,張軒也知道。

或許五日之後,張軒只能帶着幾千殘兵敗將,去投奔袁時中了。

“走還是留。”張軒心中不住的嘀咕,一時間拿不定主意,說道:“你們先出去,讓我靜一靜。”

“大人,狐疑乃三軍之大害。”張素說道:“還請大人,早下決斷。”

“我知道。”張軒說道:“今夜一定會有決斷。”

其他人聽張軒這樣說了,依次退了出去。

張軒坐在桌子之前,緩緩的在硯臺之上,推着墨柱,在明末這麼久了,別的不說,一手毛筆字,也算是能見人了,等墨好了,一隻手護着袖口,一隻手拿着毛筆,沾滿了墨汁之後,在一張微微發黃的白紙之上,從中間一道劃開,一邊寫自己所有的兵力,物資,將領,另一邊寫,官軍的兵力,物資,將領,兩相對照,張軒越發覺得沒有堅持下去的希望,手持毛筆還想寫些什麼,但是一時間想不道寫些什麼,忽然張軒手一顫,一滴濃墨從張軒筆上滴下來,在紙面之上,暈開大片的墨污。

張軒心中一閃,感覺到雙方對比之上,他或許忽略了一項最中央的東西,但是忽略了什麼,一時間卻想不明白。

就在張軒將自己管在房間之中,苦思冥想的時候。

那邊劉澤清也悄然離開了自己的營寨,來到了劉良佐的大營之中,一到這裡,劉澤清立即被劉良佐的親信給迎了進去。

“老哥,你怎麼有空來見我了。”劉良佐一見劉澤清就迎了上去。

“明輔還叫我一聲老哥,我就倚老賣老了。“劉澤清說道:“今天這一仗傷亡幾乎,明輔心裡沒數嗎?”

劉良佐長嘆一聲,一時間沉默了。明輔是劉良佐的字。

“好,我不問你傷亡多少,反正這樣的戰事,我是堅持不下來了,如果明天還這樣打,我也只剩下我三百親兵了。卻不知道明輔,你還剩下多少人啊。”劉澤清說道:“黃得功根本不顧惜我們的死活,你真的想坐以待斃嗎?”

“不坐以待斃又有什麼辦法啊?”劉良佐帶出幾分苦笑,說道:“老哥,你也知道,我的人馬是萬萬打不過勇衛營的,黃得功在此,有什麼辦法啊?”

劉澤清堪稱狡詐,他的狡詐不僅僅表現在戰場之上的辦法多,還表現勾心鬥角之上,劉澤清一聽就明白劉良佐的弦外之音,他哪裡是沒有什麼想法,而是想讓劉澤清出頭,他在後面跟着而已。

辦法,這年頭軍頭想讓上面更改命令,最好的辦法是兵變,鬧餉,等等等,這些東西早就是老一套了,劉良佐豈能不知道啊,只是往往領頭的人,下場都不會,朝廷處理兵變鬧餉之事,也是有了經驗,向來是只誅首惡,脅從不論的。

故而劉良佐想讓劉澤清出頭,也是自然而然的。

實力上的差距,也就表現在話語權之上的差距了。

劉澤清支撐不了明日,劉良佐底子厚,能撐上幾日,自然可以等,但是劉澤清卻不能等了,明知道劉良佐拿他當槍用,劉澤清也只能認了,還要做一杆好槍才行,說道:“老哥我最近損兵折將,在馬大人那邊說話分量不足,老弟只要跟我去見馬大人,出了什麼事情,我一個人擔着,成不成。”

劉良佐眼睛一亮,微微一笑,說道:“那我就跟着老哥走上一遭。”

事不宜遲,兩人說走就走,以他們兩人的身份,即便是夜間,所有哨卡也紛紛放行,暢通無阻。

夜晚馬士英的大帳之中,還亮着燈,兩人通報之後,片刻之後,馬士英的兒子馬鑾出來,將兩人引了進去。

劉澤清一進大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膝行幾步,說道:“大人不好了,我控制不住麾下的將士了,他們正在策劃兵變投了賊人去,請大人速速應變。”

馬士英一聽大吃一驚,隨即眼睛微微一眯,說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嗚嗚,”兩聲,劉澤清雙目含淚,說道:“大人可知今日一戰,我營中士卒折損過半,他們都說上戰場是一個死,今日兵變也是一個死。兵變的話,還有能可能活下來,但是上了戰場,是絕對活不下來了。”

“是這樣嗎?”馬士英眼睛之中目光炯炯看向劉良佐。

“是。”劉良佐說道:“我軍中也是士氣不穩,剛剛安撫下去,劉總兵就過來了。我軍中萬萬動彈不得,還請大人速速調兵平叛。”只是劉良佐跪在地面之上,不敢擡頭看馬士英的雙眼。

劉良佐心中暗道:“我這老哥的確是個能人,如果不是我知道是事先商量好的,我都以爲是兵變在即啊。”

馬士英目光掃過兩人,冷笑一聲,說道:“要怎麼才能安撫士卒?”

“如果告訴他們,明日不用上戰場,估計能暫時安撫下去。”劉澤清似乎動了真感情,說道:“今日一戰,打得實在是太慘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章 鄖陽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章 初戰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章 匠作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一章 夜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
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章 鄖陽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章 初戰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章 匠作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一章 夜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