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

第七十章決戰之前二

煙氣嫋嫋從鏤空雕花銅爐上冒出來,消散在空氣之中。

這香似乎有被特殊調製過,微微有一絲艾草的味道,大抵有驅蚊的效果。

鄭廉起身提着一個銅壺,一一爲所有人添上新茶。

張軒倒不是多講生活品味的,倒不是他不講究的,而是他審美與這個時代有幾分格格不入。但是身處高位,很多東西,他即便不在意,有人會在意,比如他所用的薰香,他招待部下,無一不是精品。

現在他們所用的就是君山銀針之中的極品,也是下面人孝敬的。對於張軒來說,這些東西,僅僅聽人說好,至於好在什麼地方,卻是一點也不知道的。

張軒也沒有將注意放在這些外物之上。

茶水都換過一輪,對於先高一功,還是先長沙城之間的爭論還沒有終結。

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上一次,是因爲大軍的問題,張軒拖而不決,鎮之以靜。

而今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了,糧草兵餉,雖然還沒有全部到位,但是已經從九江出發了。大軍修整也差不多了,曹宗瑜也到了,王龍甚至已經準備坐鎮岳陽城了爲張軒保障後路了。

高一功軍心不穩,長沙城蠢蠢欲動。

怎麼看都是要決定的時候了。

至於對錯?

很多問題,都沒有對錯。

戰略因爲勝利而正確,只要能打贏,怎麼打都正確的。

張軒沉吟片刻,微微咳嗽兩聲。

聽到張軒的咳嗽之聲,衆人都停了下來,將目光投向張軒。張軒起身說道:“隆武既然敢給我下戰書,我豈有避戰之理,他既然想戰,我就戰,想死就成全他。我剛剛一直再想,隆武到底吃了什麼東西,敢與我們談決戰之事?天予不取,反手其咎。在長沙城下,先破其軍,令其喪膽,至於喪膽之後,還不是令我予取予求。”

“諸將聽令。”張軒說道。

嘩啦啦的甲片作響,諸位大將紛紛起身,躬身行禮說道:“謹遵大將軍之令。”

張軒說道:“周輔臣。”

“末將在。”周輔臣出列說道。

張軒說道:“謹守湘江一線,不許高一功所部渡河。保持軍中後勤,就是大功一件。”

“是。”周輔臣說道。

“曹宗瑜。”張軒說道。

曹宗瑜出列說道:“末將在。”

張軒說道:“我以徵南大將軍,命爲右軍統領,下轄本部人馬,與黃朝宣,張先壁兩部。在湘江西岸列陣,與高一功對峙,無須建功,只需拖住高一功北便是了。”

曹宗瑜說道:“末將明白。”

黃朝宣與張先壁彼此間對視一眼,雖然眼睛又相互別開,顯然是有心結未解。

張軒之所以,將黃朝宣與張先壁兩部人馬調入曹宗瑜麾下,而不是讓曹宗瑜帶領剛剛加入夏軍的原忠貞營士卒,不爲別的,就是擔心軍心,忠貞營畢竟是高一功從西北千里迢迢的帶過來。

讓這些人去代付高一功,萬一出了什麼事情,就大大不好了。

反而黃朝宣與張先壁所部都是原官軍,對於他們來說,與原來的流寇做戰,是絲毫沒有心理負擔的,而原來的忠貞營人馬,與大明官軍做戰,其實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錯位,又見錯位。官軍變成夏軍這原流寇勢力的一部分,而忠貞營這原流寇勢力,變成官軍的有力支撐。這樣簡直是黑色幽默。

張軒說道:“其他人,跟着我,會一會隆武。”

“是。”衆將大聲應諾道。

隨即一封書信送到了長沙城中,擺在了隆武的案前。

隆武看過之後,說道:“知道,傳令諸位將軍好生準備。明日與賊人依城一戰。”

“是。”小太監說道,隨即緩緩的退了下來。

隆武說道:“辛童拿我盔甲來。”

曾氏低聲應諾,隨即令宮女流水般的,將盔甲一件件的端了上來。

隆武的金甲被分解成頭盔,胸甲,腿裙,戰靴等等,一件件端了上來。

這一身盔甲,是隆武用來閱兵時候所用的,是能工巧匠所造,看上去金光閃閃,金碧輝煌,耀人眼珠。曾氏親手將盔甲一件件的爲隆武穿戴好。只見銅鏡之中出現一個金甲猛將。

恍如天兵天將。

不過曾氏再也忍不住了,從後面抱住隆武說道:“陛下,長沙城高池深,爲何一定要出戰?”

出戰應敵,是隆武力排衆議所至。很多文官都不同意,但是隆武用自己的威望壓了下去,與馬士英溝通之後,才確定要出戰的。並非長沙城中有一致意見。

固然長沙城幾乎有幾分不堪十幾萬大軍的重負。但並不是一定要出戰的理由。

隆武長嘆一聲,將手放在曾氏的手上,說道:“辛童,自古以來哪裡有守城退敵的,賊人已下岳陽,我縱然不出戰,恐怕賊人是不會退去的。”

“可以等四方援軍?”曾氏說道。

隆武聲音猛地一沉,說道:“沒有四方援軍了。何騰蛟乃朕之次輔,尚且至聖旨於無物,況且他人,雲南沐氏自身難保,貴州本就是土司雲集之地,自萬曆以來,三朝用兵。不出亂子,就不錯了,四川各自爲政,樊卿未到之前,相互攻殺者有之,而今樊卿能驅之與張賊戰,已經是萬幸了。至於兩廣,丁楚魁私心做祟,將兩廣視爲家產。如其在長沙,朕必斬之。瞿式耜坐鎮廣西尚可,但是他是錢謙益的弟子。”

“而今長沙城之中,集數府之兵,已經是極限了。各部新至之時,尚有銳氣,足以一戰,朕恐時間長,朕也唯有坐困長沙城中,等一死而已。”

似乎到了危機關頭,隆武才知道,他的臣子都是一些什麼貨色。

最讓隆武傷心失望的,就是何騰蛟了。

他本以爲何騰蛟是他的諸葛亮,卻不想一敗之後,握兵在外,不向長沙一步。固然有千般理由,但是在隆武看來,都不能原諒。隆武將何騰蛟視爲恩人,何騰蛟未必將隆武視爲恩主。

正因爲隆武看的明白,他知道,長沙城能聚集的實力,到現在已經是極限了,他也接到了文安之的書信,瞭解到,指望高一功也是不能,高一功固然有忠誠之心,但是高一功的部下未必有此心了。

退敵之事,是不能交給別人來了。

他能指望的只有他自己了。

而隆武本人從來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與其等死,隆武寧可拼死,纔有了今日一戰。

“陛下。”曾氏將自己的臉貼在金甲之上,眼淚流下來,說道:“請陛下記得,還有我們的孩兒。”

隆武心頭微微一暖,轉過身來,將曾氏抱進懷裡,說道:“我記得我的孩兒,他會是我大明的下一代天子,我會給他留下一座大大的江山,即便爲了孩兒,這一戰也一定要勝。辛童放心就是了。”

曾氏又怎麼能放心嗎?

曾氏並不是無知婦孺,她一直參與進隆武的政治運作之中,很多文書都是她與隆武一起批閱的。對長沙現在的情況,很是瞭解。自然知道長沙各部都是一些什麼貨色。

更是瞭解張軒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張軒或許沒有感覺,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張軒幾乎已經是大夏的頭牌戰將,是赫赫威名大將軍了。以烏合之衆,對百戰名將,勝算從來不高,讓他怎麼放心的下來。

這一場決定隆武政權存續的戰事,從一開是就是一場壓上所有籌碼的豪賭,只是卻不知道能不能開出他們想要的答案,只能看天意了。

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章 攻城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章 成軍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
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章 攻城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章 成軍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