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王度

“好餓啊。”王秀才心中暗道。

他幾乎沒有行走的力量了,他已經不記得自己多少年沒有吃飽過了。但是這一段時間的飢餓之感尤爲沉重。

他沮喪之極,幾乎無力行走。只能靠着牆邊,一點一點的向家的方向挪移。

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纔看到熟悉而破舊的院門。他走了進去,卻聽裡面一點聲音也沒有,心中陡然一慌,前幾日街坊牛大,就是回家之中,發現老母妻兒都已經餓死了。那時候,就是這樣的安靜。他跌跌撞撞的走了進去。卻見妻子抱着囡囡,坐在一堆稻草之中。他仔細聽,還有呼吸。

這才鬆了一口氣。

只是一想到今日考試,他就悲從中來。卻不敢哭出聲來,只能咬着牙,任眼淚從眼角流下來。

王度根本記不住自己寫了一些什麼了。因爲他太餓了,即便是聞到了墨香,第一時間也是想將這些墨錠給吃下去。只記得自己寫滿了一張紙。但是上面寫得什麼,卻完全不記得了。

這樣熟悉的感覺,有過好幾次,每一次又這樣的感覺,都是名落孫山的徵兆。

但是他這一次一點退路都沒有了,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妻兒。

“官人。你回來了。”一個微弱的聲音想起,正式王秀才妻子的聲音,不知道是王秀才的哭聲驚動了她,還是被餓醒了。

王秀才的妻子,也是也個老童生的女兒,也見王秀才的樣子,就知道,他這一次恐怕是無功而返。也就不問了。

“爹爹。”囡囡也醒了,說道:“爹爹我餓了。”

王秀才再也忍不住了,與妻子抱頭哭泣,連痛哭也說不上,因爲他們都沒有痛哭的力氣了。

“爹,娘”囡囡瘦得很,顯得頭很大,眼睛尤其的大,滴溜溜的眼睛也沒有了精神,說道:“你們別哭,吃了我吧。隔壁家姐姐就被吃了。”

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吃了什麼意思,似乎覺得只要吃了她,家裡就會好起來一樣。

王秀才更是悲痛欲絕,說道:“放心吧,爹爹會給你弄過來的吃的。”

“咚咚咚。”敲門之聲傳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說道:“這是王度家嗎?”

王度心中陡然一驚。聽這個聲音,就知道來人恐怕是一個壯漢,他連忙擦擦眼淚,抽出一個長棍,藏在身後,纔開門,發現是幾個大兵。說道:“你是?”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周輔臣。放榜之後,他就負責去講中式的人給找過來。周輔臣將找別人的事情,交給下面的人,親自來找王度。因爲王度是第一名。

“王先生,今日在府衙的考試,你是第一名,府令特地請你過去一趟。”周輔臣對王度還是比較客氣的。

周輔臣畢竟是當過張軒親衛的人。消息靈通的很,他當然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被重用,說不得將來他還要找着些人辦事。

“真的嗎?”王度也就是王秀才說道。他幾乎不敢相信。他自己的文章有多少水平,有自己豈能不知道啊?如果他真的有水平,就不會這麼多年連一個秀才都中不了。

不過,他不知道,這一次參加考試的人,不知道多少隻是識字而已,根本不知道八股文是怎麼寫的。王度的本事再差,他寫出來的格式確實對的。憑藉着一點,他脫穎而出,成爲這一場考試的魁首。

只能說,不過是矮子裡面拔一個高個的而已。

周輔臣看王度的房子,再看看王度的氣色,就知道,王度家裡已經斷炊了。說道:“當然是真的,誰會有這種事情開玩笑。王先生定然會被重用。不若跟我去府衙吧。別的不敢說,府衙的伙房卻是管飯的,包括家屬。”

一聽管飯。王度的眼睛都亮了。二話不說,就帶着家人去了府衙之中。

當王度來到的時候,府衙之中已經有不少人了,都是這一試中了的人,此刻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屬都圍在桌子旁邊,吃着一鍋白粥。

普通的米,普通的水,煮得也很稀,但是這些人吃得好像是珍饈美味一般,恨不得將舌頭都吃進去。

吃飽之後。囡囡也變得歡快起來,吃飽之中,好像是一個小兔子一樣,在府衙之中到底的亂竄。王度特別叮囑過,不許囡囡出府衙的院子,府衙的空間不小,而且各門都是士卒把守。外面的人進不來,王度倒也放心。

剛剛吃過之後,王度就被張質給叫過去了。

王度一見張質,立即行禮道:“學生見過老師。”

張質說道:“這一批人之中,也只有你是個讀書人。知道些禮數。可有功名?”

“說來慚愧。”王度說道:“學生先祖也有秀才功名,只是到了學生這一代,卻是慚愧之極,沒有絲毫功名在身。”

“也算是書香門第了。”張質對王度又看順眼了幾分,說道:“可是世居汝陽?”

“學生世居汝陽,依舊有八代了。”王度說道。

“對汝陽附近可還熟悉?”張質說道。

“熟悉,再熟悉不過了。”王度說道。

張質點點頭,心中暗道:“有了熟悉本地情況的人,不管是編戶,丈量土地,還是授田,都容易了一些。就他了。”

“明日將軍會召見你,以將軍的脾氣,肯定會問你一些事情。”張質說道:“到時候你要好生回答。這關係到你的前程。”

王度頓時緊張起來了,說道:“卻不知道將軍會問些什麼?”

“將軍所問的問題,定然與編戶,丈量土地,授田這三件大事有關係。”張質說道。隨即將這些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張軒對着些政策,從來沒有想過保密,因爲這些大舉措從來沒有保密的可能。但是這個時代消息的傳遞都很慢,軍中傳遍的消息,汝寧城中的百姓,還沒有聽過。

“將軍所圖不小啊。”王度一聽完張質的話,忍不住的脫口而出。

任何一個讀書人看到張軒所做的事情,都能做出同樣的結論。7

“的確。”張質說道:“而今朝廷昏庸,將來說不定是什麼樣子的,不要爲什麼從賊不從賊所困擾,而今官像賊,賊像官,將來到底誰是官,誰是賊,還說不定的,你安心做事便是了。記住我說的話,回去之後,好生斟酌一番。”

“是。”王度說道:“學生明白,定然不會辜負老師的心血。”

王度回去之後,回到自己的廂房之中。府衙之中有很多空房,用來安置這些新來之人。囡囡今天特別高興,一直不肯睡覺,王氏真在哄他。而王度躺在牀上,心思不知道飛到了什麼地方去了。

“這位張將軍心思如此之大,看上去或許真能成就一番偉業。”王度心頭一熱,似乎想到自己也有從龍之功,飛黃騰達的一天。

隨即又想到如何這張將軍兵敗,他定然有掛首城門的一天。

“罷罷罷,”王度想道:“不要想那麼多了。先顧眼前吧。”

王度細細的揣摩張軒的編戶,丈量土地,授田的政策,心中推演了一遍又一遍,總覺得有一些地方不對。

他幾乎想了一夜,終於想明白到底是什麼地方不對。早上一起來,就端坐不動,在心中打好了很大一篇腹稿。等到了下午之後,才聽周輔臣所說,張將軍有請。

王度心中一動,暗道:“能不能成,就看這一着了。”隨即被數騎簇擁着離開了府衙,向崇王府,也就是現在的汝寧節度使府而去。

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章 局面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二章 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
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章 局面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二章 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