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

錢謙益似乎聽出了羅玉龍言外之音,立即說道:“臣雖然與鄭國公有私怨,但是殿下知遇之恩,臣斷斷不會私心用事的,臣之所以不欲鄭國公任樞密院使,不是因爲別的,正是襄陽之戰。”

“襄陽之戰,雖然打的艱難。但是總歸是一場勝戰。”

“這一戰之中,鄭國公麾下人馬,多達三十多萬,都是我夏軍精銳。如今他挾大勝之餘威入京,殿下何以制之?”

錢謙益一句話,讓羅玉龍心中猛地一跳。

他從來沒有這樣想過,但是如今想來,卻不得不承認錢謙益所言不是多慮。

下面士卒最擁戴的就是能打勝仗的將領,而羅汝才的病情也隱瞞不了多久了。到時候張軒的威望更上一層樓了,此刻讓張軒總理大夏軍權,樞密院使,這個位置張軒定然能坐穩了。

但是羅玉龍需要一個能坐穩的樞密院使?

這個問題,還需要思量。

羅玉龍一擺手說道:“今天,就到此爲止吧。”

錢謙益也知道適可而止的道路,說的太多,估計還會起反作用,於是立即起身下去了。

羅玉龍隨即派出信使,向四面八方而去,此刻他要將曹營方面各將領,全部召集起來。畢竟羅汝才的喪事,以及之後的羅玉龍登基大典,是大夏政權交接的時候,這些有分量的人,最好都能來。表明他們的態度。

羅玉龍對張軒的安置還有一些舉棋不定。暗道:“等張軒回來之後,再說吧。”

只是,羅玉龍的信使來到襄陽找張軒的時候,卻撲了一個空。張軒已經不在襄陽了。

他已經急速北上了。

張軒帶的人不多,僅僅是兩萬騎兵而已,這兩萬騎兵召集各部之中的精銳了。

張軒本意是沒有想出現在河南的,倒不是張軒對河南有什麼偏見,純粹是不需要,畢竟羅汝才的身體,他也是知道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張軒就要去奔喪了。

這個時候,他又怎麼能夠北上。

只是,很快北邊傳來的消息,讓他坐不住了。

張軒從來知道,東虜不是什麼好東西,滿清之暴虐殘忍,也從來是不加掩飾的。

只是,張軒也萬萬沒有想到,居然兇殘極惡到如此程度。

本來,大戰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張軒僅僅想做送客式的追擊,但是隨即傳來消息,袁時中所部大敗,損失慘重,袁時中僅僅帶了萬餘殘部退往信陽。

張軒大吃一驚,他給袁時中的命令很清楚,就是與清軍保持距離,送他們走就是了。袁時中怎麼會突然犯下這個簡單的錯誤。但是很快,張軒就知道爲什麼了。

因爲大屠殺。

清軍從南陽撤軍之後,行軍速度並不快,一路上所過之處,見人就殺,將村落殺成白地,將屍體填滿水井,甚至將河流都阻斷了。所過之處,幾乎沒有活人了。

也就是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袁時中即便知道不是對手,也主動發起了對清軍的進攻。隨即被打得大敗。

張軒頓時坐不住了。

不顧上下的勸阻,在平原之上與清軍交戰。夏軍現在還沒有勝算。但是張軒還是忍不住帶人北上。

原因無他,他是河南人,汝寧,臨潁,都是對他非常重要的地方。他又怎麼能置之不顧嗎?

只是消息傳遞是需要時間的。

其實在張軒接到消息的時候,就知道來不及了。

果然剛剛進入河南境內,就看到了很多殺戮的痕跡。很多野狗,乃至兔子,都在公然吃着人屍。那種堂而皇之,不躲不避的感覺,讓人看着心中發寒,張軒立即下令各部驅除野獸,就地安葬百姓。

很快,他就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做了。

因爲他做不來。

他留下一隊人馬,讓他召集民夫。

其實當地也沒有什麼民夫了,還必須從後方召集。他帶着人馬,順着當初他從汝寧到襄陽的道路,一路奔往汝寧縣。因爲袁時中這一戰,是汝寧之北打的,汝寧城是最近才丟到清軍手中。

或許還能救下來。

汝寧城中。

慘白的日光照進汝寧城之中,汝寧城之中有一種讓人發冷的寧靜。

鮮血成爲了主色調,從汝寧城大街之上一路蔓延到了崇王府,也就是當初張軒住的地方。特別在這裡,夏軍進行了最後的抵抗,層層疊疊的屍體,鋪滿了道路,所過之地,幾乎沒有能下腳的地步。

所有人走過,都留下大片大片的血腳印,而無數血腳印匯合在一起,讓這街道看上去,就好像是一條血河。

阿濟格慢條斯理的收刀,他手中的長刀是一把寶刀,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依舊滴血不染,光明如鏡,連一個缺口都沒有。

“主子爺,敵將帶到。”

幾個侍衛將一個人壓了過來,這個人渾身是血,滿臉血污,看不清楚臉,唯獨一雙眼睛明亮之極,雙眼之中恨意如火,阿濟格冷冷一笑,他喜歡看別人這樣看着他,卻無能爲力的感覺。

“報上名來。”阿濟格說道。

“大夏汝寧防禦使王度。”來人說道。

大夏剛剛建立,地方上的官職還在混亂狀態,而如今的王度報出來的官職,就是大夏名頭,大順的官。

“願不願降?”阿濟格問道。

“我恨不得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如何肯降。”王度咬牙切齒的說道。

“處置了。”阿濟格一擺手說道。

“喳。”兩個侍衛就要將王度壓下去。

王度大喊道:“我王度大好男兒,死則死矣,你們記住,張將軍會爲我報仇的,我在下面等着你。”

“等等。”阿濟格聽到“張將軍”這三個字,說道:“你說的張將軍是誰?”

王度說道:“大夏鄭國公張公諱軒,爾等不過鄭國公的手下敗將而已。”

阿濟格聽了王度的話,臉色陡然變了,大洪山之戰,已經棗陽城南的伏擊戰,阿濟格打得非常不痛快,這是他心中的刺,被王度提出來,他更是惱怒非常,說道:“你是張軒的部下。”

“正是。”王度說道:“能跟隨鄭國公此等大英雄,乃是王某平生之幸。”

“那好,我再給你一次機會。”阿濟格說道:“你如果投降,什麼都好說,如果不降,生死就由不得你了。”

王度說道:“束髮讀書以來,就知道羞恥兩字如何寫。要殺便殺,我絕不敢有辱家門。”

“好。”阿濟格說道:“你是個漢子。”他隨即對左右說道:“拉下去,五馬分屍。”

不過片刻,就在原崇王府門口,清軍將繩索套在王度的身上,五匹馬拉緊,一聲清脆的鞭響,血霧噴出來,王度張開嘴想說些什麼,但是還不等說出來,就已經被拉扯的四分五裂。

只留下一聲慘叫。在大街上回蕩。

殺了王度,阿濟格心中舒服了許多,隨即有人過來稟報說道:“十王請八王速速北上,說北京那邊在催了。”

阿濟格有些厭惡的看了來人一眼,不得不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多鐸雖然是阿濟格的弟弟,但是權位在阿濟格之上,阿濟格也不得不聽命於他,再加上有什麼放手殺戮是一個鼓舞士氣的好辦法,但是這分散開來,大殺特殺,也很影響戰鬥力。

畢竟軍隊必須組織起來纔有戰鬥力,如果分散開來,根本沒有什麼用處。

阿濟格覺得火候也差不多,這纔下來撤軍向許州而去。

就在阿濟格走後,不過一日功夫,張軒帶着所部風塵僕僕的來道了汝寧城南門。

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章 匠作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
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章 匠作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