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

周輔臣因爲水師的重要性,也在大殿之上佔據一席之地,不過也僅僅是佔據一席之地而已。這一席之地就在角落之中,此刻被張質一說,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周輔臣。

周輔臣張張嘴,想要反駁,但是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只能低頭嘆了一口氣。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周輔臣也不是什麼水師常才,他不過是舉人家的次子而已,對水戰從來沒有什麼家學淵源。

他招收的又是一些什麼樣的人,也是淮河上的水賊,漁民,他們比起漕運上那把傢伙玩船也沒有什麼經驗,這樣的情況之下,周輔臣能將水師整理出一個架子,已經是難能可貴,再想周輔臣帶着幾十艘船一路破關斬將,打到長江之中,卻是想都不要想了。

張質說道:“唯一讓我可以放心的是,這多年來,操江水師早已不成樣子了,大船根本不能用了,而下面的水兵,不過是在江面之上撈些油水而已,操江水師不足爲慮。但是朝廷並不是沒有可用的水師,朝廷可用的水師,有兩部,其一是遼東水師,總兵官黃蜚。乃是前遼東水師總兵官黃龍之侄,一直維持遼東糧食運輸,大破韃子水師。”

說到這裡,張質忍不住冷笑一聲,說道:“韃子有沒有水師,都不知道,這不知道這個黃總兵是不是亂向上面報。”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由一笑。

在所有人的心中東虜都是馬上爭雄,他們怎麼會有水師,想來是這黃總兵爲了軍功向上面亂報的,曹營的情報機構能力還是十分有限,不過張質給了一個思路,就是去買。

去哪裡買?去北京買。

北京各種情報都好像是篩子一樣,曹營的人不過花了一些銀子,就弄過來不少資料。而今日張質所說的這些,就是從朝廷的故紙堆之中翻出來的。

“還有一個就是不容小視了,就是福建總兵鄭芝龍。”

張軒聽到這個名字,心中不由的一震。

什麼黃龍,黃蜚的,張軒根本沒有聽過,但是鄭芝龍父子,卻是如雷灌耳。

“這位鄭總兵,和我們當初一樣,做得是沒本錢的買賣,不過,他們是在海上,我們在陸上。”張質說道。

張質在曹營之中時間長了,也學會適應曹營之中的氣氛,否則就會被孤立,這樣的話,張質之前是決計不會說出口來的,但是現在卻隨口而來,似乎沒有覺得一點不對的地方。

“爲熊文燦所招撫,不過,在福建也不是多老實,雖然披着官身,似乎私下裡還做着老買賣,只是不管怎麼說,鄭芝龍的水師實力還是有的,如果等鄭芝龍的水師來到長江之上,我們想渡過長江,就是難如登天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靜了下來,苦思冥想起來。

江南的富庶,多少年前就已經傳遍天下了,對於這些苦了大半輩子的義軍將領來說,江南的誘惑那是不言而喻。不管張軒想與不想,他當初給羅汝才所說的話,早已傳到了所有曹營高級將領的耳朵中。

在他們眼中江南代表着開國功臣,代表着榮華富貴。但是這些人喊打喊殺還行,但是制定如此戰略計劃,卻不是他們所長。一個着急無比,急得抓耳撓腮,卻想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

張軒對羅汝才的想法有所揣測,不過之前,羅汝才已經給張軒透了口風,張軒自然知道羅汝才已經有了決斷,他只要閉緊嘴巴,聽羅汝才說邊是了。

羅汝才咳嗽一聲,說道:“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誰有計策可渡長江?”

“殿下,我等愚鈍,還請殿下示下。”楊承祖說道。

張軒心中頓時暗歎道:“誰也不傻子,卻不知道這楊承祖是羅汝才之前透過口風,還是自己猜出來的。”張軒毫不示弱的說道:“還請殿下指點迷津。”

兩人如此一說,其他的人哪裡不知道該怎麼辦,紛紛應和。

羅汝才輕輕咳嗽兩聲,話音之中帶着一絲痰音,說道:“此戰在一個快字,快到官軍反應不過來,故而各軍都準備好了,拔營之後,三日之內,各部必須飲馬長江。”

張軒一聽,立即覺得有些困難。從鳳陽到長江,最近也就是滁州,江浦一路,但也有近三百里之遠。如果是騎兵的話,一晝夜三百里,或許可行,但是軍中的步卒不少,想讓步卒三日之內,部行三百多裡,實在太困難了。

“官軍雖然有水師,但是水師久不經戰陣,早已腐朽不堪,孤準備兵分三路,第一路,孤準備親率中軍,直撲江浦,將南京對岸連營數十里,大張聲勢,恐嚇官軍,想來官軍見此,也會就將僅有的水師,佈置在南京附近江面之上。”

“第二路,有張軒帶領直撲揚州。攻揚州,不求立即攻克,但求困住史可法,讓史可法無能爲力。想來如此,官軍更是驚駭莫名了。這時候,就該第三路了。”

張軒聽到羅汝才提到自己的時候,立即站了出來。

一聽羅汝才讓張軒攻揚州,張軒心中忽然有些恍惚。對手是揚州史可法。心中頓時打了十二分的精神,在他想來:人的名,樹的影,史閣部能在千載之下,還名聲赫赫,定然如孫傳庭一般,是一個棘手之極的人物,雖然當初賀一龍對史可法的評價不好,定然是因爲賀一龍並沒有與史可法交手的緣故。

“第三路,命玉龍,突襲江上,從上游偷渡長江。”

張軒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長江水道是大明的黃金水道,這長江之上,豈能沒有船隻。只是曹營不通水戰,即便操江水師已經弱成渣了,曹營在水面之上,也未必能對付得了。長江下游兩處報警。

很簡單的聲東擊西。

不過,張軒覺得能夠奏效。

不是張軒低估南邊那些人的智商,實在是太平日久,南京京營,操江水師都是什麼樣子,誰不知道,上面的人如果是英明睿智之人,纔是咄咄怪事。

“不過,最難啃的骨頭留給我了。”張軒一想到要啃史可法這個硬骨頭,心中就有一點擔心,但是是內心深處,卻有一點躍躍欲試的感覺。歷史名人在張軒的心中也是一個標杆。

張軒很想試一試,確定自己在歷史之上,是一個位置。

怎麼確定,就是打破一個歷史名人的標杆。

“史可法,是我的試金石嗎?”張軒心中暗道。雖然他對馬士英這個名字也有一點熟悉,但是遠遠比不上對史可法名字的熟悉。

羅汝才的方案沒有敢反對,所有人轟然應諾,羅汝才就開始安排起來。張軒一路自然是安排好了,就是張軒本部人馬與楊繩祖部。而羅汝才帶領的中軍人馬,卻多步卒少騎兵。真正的精兵強將都在羅玉龍的手中。

雖然有羅汝才一路,大多是虛張聲勢,不用怎麼交戰的緣故,但是還有羅汝才的私心所在。

羅汝才的私心就是羅玉龍。

如果事情順利的話,那麼羅玉龍就是當之無愧的首功,羅汝才的私心,就是想爲自己兒子多鋪鋪路。而且羅汝才也覺得自己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大戰了,張神醫早就警告他了,如果他再這樣下去,那一日,就會提前來臨了。

故而羅汝才才佈置了,正中路爲虛,兩翼齊飛的陣勢。

“我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希望玉龍不要讓我失望。”羅汝才心中暗道。

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七章 下蕭縣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章 局面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六章 拔營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二章 樊城二
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七章 下蕭縣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章 局面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六章 拔營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二章 樊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