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

德安府張軒去過的。

而今算得上是舊地重遊了。

崇禎十四年秋季,那時候曹營與闖營合營之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南下搶糧,在德安府搶到不少糧食,而傅宗龍也是在這裡追上了闖曹兩營的尾巴,最後拖到汝寧府,一個回馬槍,幹掉了傅宗龍。

這一件事剛剛過去數年,時間並不久遠。

但是張軒此刻想來,卻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而現在張軒帶兵再次來到德安府,卻不是與官軍交鋒,反而與闖營交鋒。讓張軒心中有一種諷刺之意。

張軒也派人去找當日黃家,卻發現黃家當初的村落,早已成爲了一片廢墟,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張軒不由的想起死在開封城下的黃旭。在亂世之中,很多人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的,在你還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消失了。

張軒內心之中只有微微一嘆而已。

不過,現在的德安,在闖營的行政劃分之中,乃是固州,固州牧高粹鎮守。

高粹固守固州,也就是之前的雲夢縣,先鋒攻之不克,將其包圍起來,來到了雲夢縣城下,分兵四出,將其他的縣城一一拿下。

不是,張軒攻不下固州,而是聽說襄陽白旺正在整頓人馬,張軒有了圍城打援的意圖。而且派使者去勸降高粹,聽高粹的口風,並不是那麼堅決的效忠闖營。

現在已經開始討價還價了。

這些事情都是由胡澹負責,張軒並不怎麼過問。

在得知潼關之戰的結果之後,羅汝纔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由張軒帶領,進攻德安,隨即北上襄陽府,至於另一路乃是楊承祖,他進攻承天府,然後兩路人馬在襄陽城下匯合。

“大人,有一人自稱闖營使者拜見將軍,還說是將軍的故人?”鄭廉說道。

張軒說道:“故人,你認識嗎?”

鄭廉有些不敢確定的說道:“似乎是顧將軍。”

張軒說道:“顧君恩?”

鄭廉說道:“好像是。”

張軒知道,即便是闖曹合營的那時候,鄭廉對闖營上層人馬,認識的也並不是太多的,不以爲意,說道:“請他進來吧。”

不過片刻,就將人帶來了,張軒一看正是顧君恩。只是顧君恩的形象大變了。

此刻的顧君恩好像老了十幾歲一樣,雙眼之中血絲密佈,縱然他竭力鎮定下來,但是張軒依舊看出了顧君恩心中有一絲絲的緊張之感。

讓張軒一時間感慨萬千,剛剛闖曹合營的時候,張軒在議事的時候,連一個座位都沒有的時候,顧君恩就是坐在前排的大佬了,而如今他來見自己,卻還緊張。

真是世事無常。

張軒都有這樣的感慨,顧君恩更是如此了。

在顧君恩的眼中,張軒不過是之前一個不錯的後輩而已,而今卻是自己必須求的人,其中的落差,更是讓他心中浮動,只是他心中怎麼想,他卻一絲也不敢透漏出來。

他知道張軒合營的時候,就是羅汝才的謀主之一,以江南爲根本的策略,就是張軒提出來的,現在曹營一步步在實現張軒的戰略,可見現在對羅汝才更有影響力纔是。

所以顧君恩想要說服羅汝才,更應該先說服張軒纔是。所以他纔有些緊張。

“顧將軍好像不見。”張軒說道。

“張將軍也是好久不見了。”顧君恩恭敬的行禮說道:“顧某此來,請張將軍暫且息兵。”

“絕無可能。”張軒說道:“此事不是我能做主的。”

“那麼就請張將軍爲我引見吳王殿下。”顧君恩說道。

張軒說道:“顧將軍所來,就是爲了曹闖罷兵嗎?”

顧君恩聽了張軒的話,心中有些算楚,似乎在張軒的口中,大順朝廷已經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闖營而已,只是這時候顧君恩沒有心思扣細節,說道:“不是。清軍來勢洶洶,狼子野心,絕非佔據中原就可以罷兵,他飲馬長江之意,已經非常明顯了。張將軍乃天下有名的智者,豈能看不出來,而今之計,我闖營兵敗,於曹營有何好處。”

“正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時候。”

“還請張將軍明鑑。”

張軒對這一點非常明白。在出兵之前,張軒也細細思索過,最終決定出兵。

蓋因張軒覺得任何事情都要以實力說話,曹營本身的實力每大一分,對抗清軍的實力就多上一分,將事情寄託在別人身上,本身就是很愚蠢的事情。而且張軒甚至懷疑闖營現在能不能打仗了。

不是張軒懷疑。而是張軒從事實推斷。

李自成從百萬大軍敗成只有一十三萬士卒。這樣大敗之後,闖營能有幾分士氣。很多時候反敗爲勝,跌落低谷之後,再站起來,都是小概率事情。大部分都是一旦跌落,就是無止境的下墜。

歷史李自成也沒有東山再起。

如果這樣的話,一個豬隊友,比沒有隊友還在糟糕。

不過,張軒並不拒絕李自成的使者,畢竟闖營與曹營之間的情分還有一些,闖營剩下的十三萬大軍都是精華,只要給他們時間休養生息,重整旗鼓。未必不是一支精銳。

張軒說道:“你說的的確有幾分道理,不過,此事還須大王斷絕。”

顧君恩精神一震,說道:“將軍可否放過固州?”

張軒頓時覺得顧君恩有幾分得寸進尺。忽然聽到胡澹過來,進來就說道:“恭喜大人。”

“何事?”張軒問道。

胡澹說道:“固州牧高大人投降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固州終於兵不血刃的歸了曹營。

張軒微微一笑,說道:“顧將軍你說的遲了。”

一時間顧君恩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

張軒也沒有顧忌他的想法的意思,說道:“來人派人送顧將軍卻見大王。”

“是。”秦猛說道。

隨即有十幾名騎兵,護送顧君恩去武昌城了。

從雲夢到武昌一路上都是曹營的地盤,大兵過後,談不上路不拾遺,但是也還沒有人敢動曹營馬隊的注意。

張軒處理了顧君恩的事情之後,並沒有立即西進攻襄陽,而是先北上,與袁時中見上一面。

兩人見面的地方,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武陽關上。

這個地方,就是當初張軒做誘餌地方稍稍北一些,是河南與湖廣的交接處,也是汝寧與德安的交界處。

武陽關上,松柏蒼蒼,與當年一樣,只是人已經與當年不一樣了。

張軒遠遠的看見袁時中,縱馬而下,來到袁時中面前說道:“大哥。”

袁時中大笑道:“三弟。”

兩人寒暄兩句,隨即在山中一涼亭坐下,將左右的士卒全部趕得遠遠的,這個時候,兩個人才進入正題,張軒說道:“大哥,到底是什麼事情,不能書信中說,一定要將我叫到這裡。”

袁時中隨即討出一封書信,說道:“三弟你看。”

張軒展開一看,卻是一封書信,勸袁時中棄暗投明,投奔清廷的數顯,落款是豫親王阿濟格。

張軒眉頭一挑,說道:“大哥你這是何意?難不成你想投東虜。”

他與袁時中的關係不錯,但是袁時中如果一定要投靠清廷的話,那麼他只能與袁時中絕交了。

“哈哈哈。”袁時中大笑說道:“三弟你想道哪裡去,我就是再不成器也不會投靠清廷,只是你細細看這書信,我這裡還有很多。”袁時中翻出來不少,一封封書信各有不同。但都表明自己爲崇禎報仇的心意。

張軒一封封書信細細翻閱,終於明白了袁時中的心思。

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章 局面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
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章 局面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