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

?

第六十三章 臨潁炮

張軒在臨潁又過了一陣平靜的日子。每日只聽見闖王攻克某處,攻克某縣,一時間臨潁縣之中的氣氛也變得熱烈起來了。也不知道是年關將近,還是闖王的捷報頻頻。他暫時還感受不到開封城下慘烈的氣氛。

不過,張軒今天也是很高興。

他高興的並不是闖王的捷報連連,也不是年關將近。而他要的大炮好了。

當然這樣的炮,或許不能被稱爲大炮,但是張軒依然很高興。

“大人,總共一百五十門。”王鐵匠有幾分緊張的說道:“這些火炮全部是鐵芯銅胎,上面還有鐵箍。上面也炮耳,望山。一切都按大人的意思來的,不知道大人以爲如何?”

張軒看着地面上一字排開的一百五十門火炮,說實在的,他不覺得怎麼樣。

你可以想象,一百五十個煤球爐,橫放在地面上,或者一百五十根七八十釐米長電線根子,不過是鐵傢伙。

張軒心中未免有一點點小小的失望。大炮啊,火器之王,居然長得這個樣子。但是沒奈何,那些可以轟城大傢伙,張軒麾下的工匠,未必有能耐鑄造出來,即便鑄造出來,也沒有用武之地。

“看是,看不出來什麼的。”張軒說道:“來人,挑一門火炮,給我放上一百炮看看。”

王鐵匠頓時冷汗下來了。

說實在的,王鐵匠也不知道這火炮能不能撐下來一百多炮連發。反正他將可以想的辦法,都已經想過了,這已經是他手藝的最高水準了,當初他給官軍打造火炮的時候,也沒有這樣用心過,但是能不能通過張軒的驗收,他心中可沒有底氣。

“是。”一聲令下,立即有答應下來,張軒手下可並不缺少炮手,保定兵之中,有大把大把的人手可以用。立即有人擡了一門火炮放在城頭之上,就準備往外面放炮了,頓時一炮接着一炮,這種熟悉而單調的聲音響起來。

放一百多炮,也需要好一陣子。張軒細細看看這火炮,卻見在火炮底部,有字樣:“臨潁一○八·王。”

這個樣式也是張軒定下來的,王鐵匠本想取個威風的名字,然後用天干地支來排序。但是被張軒給否定了,在張軒看來,這火炮根本稱不上威風,威力也不大,起一個威風的名字,簡直讓人笑話。直接寫地名用數字編號就行了。只是張軒發現後面的工匠名,只是一個姓是怎麼回事?

張軒立即將王鐵匠給叫過來,指着編號後面的姓氏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王鐵匠臉澀有些紅,只是他常年打鐵的臉上不容易被看出來,說道:“這是小人的姓。”

“我知道是你的姓。”張軒說道:“我只是想知道,我不是要刻姓名,爲什麼只有你的姓。”

王鐵匠聲音有點低,不仔細聽根本聽不見,說道:“小人的名字有一點不雅。”

“怎麼不雅法?”張軒問道。

“小人排行八。”王鐵匠的聲音越發低沉了,說道:“老人都叫我八哥。”

張軒沒有覺得這個排行有什麼,畢竟這個時代很多貧民百姓也就是稱呼排行的,但是與王鐵匠的姓一連在一起,讓人有一種不禁噴飯的感覺,張軒強忍着沒有笑出來,嘲笑自己下屬的名字,總不是一個太厚道的辦法。說道:“你就沒有取一個大名。”

王鐵匠估計也是豁出去了,說道:“小弟是匠戶,家中窮,根本沒有給秀才那一斗米,一直沒有取大名,小的的小名叫狗蛋,也是不雅,不敢刻在神器之上。”

張軒一點笑意也沒有了,明代匠戶之苦,張軒見識多了,也都知道了,張軒回想起來,也是,他與這王鐵匠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了,從軸承開始,就一直打交道,他似乎從來沒有想過王鐵匠大名叫什麼,直接稱呼他爲王鐵匠。說道:“無妨,你以後不用起大名了,你的名字就是王大炮。”

王鐵匠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多謝將軍賜名。”

張軒將話題轉換到正事上面,說道:“不過,這火炮到這裡,還不算是完,我要有炮車。”

王鐵匠說道:“不知道將軍,想要什麼炮車,是偏廂車,還是戚將軍的炮車,還是神機營的樣式?”王鐵匠似乎因爲被起了一個好名字,積極性暴起,也不管正在被測試的火炮了,說起來炮車,就有一種滔滔不絕的感覺。

不得不說,將火炮裝在車上,在大明從來不是一個新鮮玩意,不過張軒聽來,似乎都是一個思路,他們的思路並不在火炮射擊之上,而是火炮與車輛的結合,車與炮的結合,車用來阻擋敵人,可以看成臨時的城牆,而火炮當做打擊敵人的武器。將野戰轉化爲守城戰。

張軒一時間覺得這個思路不錯,忽然想起他在傅宗龍的《玉帶編》之中,就有過這樣的論述。張軒本意將炮車當做一個便宜的發射平臺,能夠方便的調整角度,但是大明這些傳統的炮車的思路,好像也不錯啊。

一時間張軒不能決斷。

“啪。”張軒說道:“都打造一輛出來試試,同樣給我打造一輛西洋炮車出來。”

王鐵匠說道:“可是我手中沒有樣式啊。”

張軒說道:“樣式我提供給你。”

這邊剛剛說定了,那邊試炮也出了結果。

城頭之上,炮口之中,還冒着冉冉的青煙,張軒將手還沒有放在炮身之上,就感受到滾滾的熱氣,他隨即將一瓢涼水澆在上面,頓時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來白煙。

“將軍。”王進才爲了拍張軒馬匹,他親自來試炮,說道:“這炮不錯,不過打上一百炮之後,還是要晾一下再用,不然太過傷炮。”

其實在打一百炮之後,就有炸膛的危險了。

張軒不知道這個時代火炮鑄造的水平如何,他也不願意破壞性測試,畢竟他只要一百五十門火炮,雖然數量不少,但是如果分散在軍中,在張軒看來,火力密度太低了。能省着點用,就省着點用。

張軒說道:“不錯,繼續鑄炮。有多少鑄多少。”

王鐵匠面有難色說道:“將軍,沒有銅料了。”

所有銅料都砸進這一百五十門炮之中了,剩下的只有鐵料了。

張軒手中還有一批銅,不是別的,是銅錢。但是數量也不多,他實在捨不得,如果不是有鐘鼓樓上那口大鐘,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銅料,張軒未必有心思鑄銅胎炮。現在要回到原路之上了。

“鐵炮就鐵炮吧。”張軒說道:“不管是怎麼樣的炮,總是火炮。”

任何東西,有總比沒有強。

炮車打造出來很快,讓張軒有些不適應,因爲他以爲明軍的戰車有什麼奇妙的結構,但是看上去幾乎與民間用的太平車一樣,而且明軍也有專門的兩輪炮車,與張軒設計出來的相差不大,甚至還夠好用一點。

畢竟張軒的記憶之中記一個大概,具體的細節是無法記起來的。

炮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但是另一個問題又冒出來了,那就是拉車的牲口,張軒所部只有兩百多匹馬,分別在張軒親衛之中,羅岱麾下,還有羅玉嬌親衛之中,這麼多炮車最少要數百牲口,這又要去什麼地方找啊?

張軒不得不召集諸將商議,怎麼用這些火炮。 或者說,怎麼攜帶這些火炮。絕對不可能將這些火炮留在臨潁城之中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七章 下蕭縣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六十章 鑄炮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章 成軍第十章 萬石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六十二章 中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七章 下蕭縣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六十章 鑄炮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章 成軍第十章 萬石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六十二章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