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

第五十二章覆軍殺將九

李過目光掃過戰場,瞬間將目光放在自己的身後,說道:“你們都是跟着我叔叔的老人,這個時候,後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我知道,這是我們唯一的生機了。”

“不打敗張賊,我們不要說爲叔父報仇了,能不能活着走出來,都是問題。”

“所以,就拜託諸位叔叔了。”

“請太子放心。”一個老頭說道:“有我們這些老傢伙在,張軒小兒不過如此。”

李過深深的鞠躬。

不過一會功夫,鑼鼓齊鳴。

黨守素被人裹挾的從戰陣之上退了下來。

剛剛開始的時候,黨守素還想過反抗,不過,形勢比人強,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之下,黨守素完全失去了對下面的人控制,他什麼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是保全有用之身。

只是此刻聽了後面不一樣的聲調,臉色頓時一變,帶着幾分感慨的說道:“沒有想到,三堵牆還在。”

不錯,這些老人就是李過繼承的李自成嫡系之中的嫡系,與清軍騎兵數次交鋒而不潰敗的三堵牆。

在李自成全勝的時候,這三堵牆數量就不多。而如今,與清軍一次次大戰下來,三堵牆更是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跟隨李自成到了襄陽之後,已經沒有多少了。

這也是李過重新整頓過的,數量也不過是兩千多一點而已。而且添加了不少新卒,如果僅僅當初的三堵牆,恐怕連千餘騎都不到。

如果有可能李過不願意用這三堵牆。

原因無他,數量太少了,在這樣的大戰之中,作用不會太大。但是事到如今,不得不爲了。

三堵牆的用法,本就是詐敗引敵人來追,隨即以三堵牆攻擊正在追擊的敵軍。一般情況下,在追擊的時候,陣勢是無法保持的,以騎兵衝擊散亂的步卒,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而此刻的情況,正好差不多。

不管是真敗也好,詐敗也好。

三堵牆,分成三列,身披重甲,手握長刀,一聲令下,根本不管前面有沒有忠貞營的逃兵。

微微有一點泥濘的地面,其實限制了重騎兵的發揮,但是即便如此,三堵牆以勢不可擋之態硬生生撞向汝寧軍的時候,作爲王牌之中的王牌,臨潁營的一個哨硬生生的崩潰。

這個哨官姓王,乃是當初張軒帶出的南陽少年之一。他或許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兢兢業業之下,擔任一個哨長卻是足夠的。面對三堵牆的衝擊,他以身作則,擋在最前面,被三堵牆一衝,頓時將半個身子踩進地面之上,唯獨那半覆蓋的頭盔,讓世人知道,這裡曾經有一名哨官戰死。

號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臨潁營,被硬生生打崩了一哨。斬殺一名哨官。

張元海氣的熱血上涌。幾乎剋制不住了。

張元海很驕傲,因爲他是張軒的本家子弟,至少他是這樣認爲的。縱然僅僅是一個營官,但其他將領見了他,也不敢怠慢。

做爲臨潁營也是驕傲的。

最爲張軒起家的第一支部隊,可以說龐當的南征軍,幾乎都是臨潁營派生出來的。

張軒對臨潁營傾注了不少心血。

雖然張軒現在建立了不少直屬軍隊,但是負責張軒帥帳外圍警戒任務都是臨潁營,幾乎是默認了,這就對臨潁營的信任。而且有好東西,從來是臨潁營先用的。

別的不說,別的營都是三千人上下,唯獨臨潁營有四千人,甚至還有炮隊,所有裝備都高人一等的。

雖然臨潁營也很爭氣,從來沒有辜負過張軒的期待,雖然金華軍加入之後,義烏營成爲與臨潁營爭奪南征軍第一營的主要對手。但是臨潁營還從來沒有怕過。

一次被打崩一個哨,在張元海看來,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一定要挽回的。

張元海立即下令列陣。

三堵牆最大的缺點,是人數比較少,二千多騎,分成三列,每列不過七八百騎,覆蓋面小。而且土地有一點軟,也限制的三堵牆的衝擊力。而且似乎三堵牆的將領也有一點愛惜麾下的將士。

畢竟李過的本錢不多,這已經是他壓箱底的本錢了。

不敢太過折損。

但是打仗本來就是兌子的勾搭。

怕死人就不要打仗。

三堵牆在打崩臨潁營一個哨之後,微微頓了一下,分散開來,剿滅了這個哨的士卒之後,再重新衝了過去。當然這也有這個哨的士卒,作戰意志堅決,即便是被打崩了,失去了組織,有一部分士卒還在僵持戰鬥。

很多人用手銃打三堵牆士卒的黑槍。

手銃這東西,在別的營中,恐怕是連軍官都很少見到的,稀罕貨。但是在臨潁營之中雖然不能說普及,但也數量不少。甚至有一項特權,那就是可以花錢買。

所以這手銃數量不多。

但是效果很好。實實在在的近戰利器。

幾步之內,管他幾重甲,我一銃打飛。給三堵牆帶來不小的麻煩。

不過,三堵牆經驗豐富,處理戰場速度很快,幾乎微微一頓,就再次發力衝了過來。

但是他面對的是臨潁營。

其他營頭,在從反擊,追擊的情況之下,再遭遇進攻,想換回防禦陣勢,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僅僅這一點事情,根本就不夠。但是臨潁營就是臨潁營,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佈置好一個簡單的陣勢。

唯獨讓人有些擔心的是,火銃手有一些,但是火炮一個都沒有帶。

畢竟追擊的時候,誰會推着火炮出來。

在張元海看來,這裡陣勢很簡陋。陣前沒有壕溝,陣後沒有火炮,刀盾手長槍手火統手的站位有些凌亂。但是這已經沒有時間整理了,因爲三堵牆來。

就好像是一天貼地飛行的斬刀一樣,三堵牆,相距幾十步,猛地向臨潁營衝了過來。

人批鐵甲。馬批皮甲,就好像是移動的鐵塊一樣,以勢不可擋的速度撞了過來。

張元海即便是鼓足了勁,但是看這個局面,也覺得手心見汗,微微發冷。

所謂臨陣不可三矢,是指弓箭,但是面對三堵牆的速度,不管有多少杆火銃,僅僅能打一輪齊射而已。至於更多根本沒有時間了。張元海深恨沒有帶來火炮,幾十門小炮一字排開,全部用散彈。

即便不能將這三堵牆給打發了,也夠他們吃一壺了。

只是如今頭統統沒有。有的只有一顆拼命的心。

一聲尖銳的哨響。

無數聲火銃聲化作一聲,硝煙頓時好像霧一樣瀰漫開來,讓人的眼睛受到刺激,有些不舒服。

不過,他們更不舒服的事情在後面。、

臨潁營的這一輪齊射,並非沒有作用的,臨潁營火銃手的水準是可以相信的。他們決計不會做出,在射程之外,就開火的事情來。但是火銃的威力卻不宜百高估。

硝煙還沒有完全散去,臨潁營很多人都已經看到結果了。

三堵牆第一排,是有不少士卒戰死了。但是並不影響大局,甚至有些馬身上也有血跡,但是似乎並不影響他們繼續奔馳。要知道馬的生命力很強的。只要不是一銃打進心臟,一匹馬沒有那麼容易去死的。

張元海已經沒有時間多想別的了,因爲三堵牆就在眼前了。

身後的火銃手都在飛快的填裝火銃,即便他們在訓練的時候,就有數以千次的裝彈經歷,但是依舊不能在三堵牆衝過來的時候,完成第二輪射擊。不過,並非這些火銃手之外,就沒有火器了。

“啪啪”一陣亂響,卻是手銃的聲音。

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章 火併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章 軸承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
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章 火併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章 軸承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