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

似乎是因爲峴山之上突發變故。

以至於多鐸有些沉不住氣。這一次,他好不保留的將八旗精銳一古腦砸了進去。

就在第一波漢軍衝擊之後。

打楊承祖一個措手不及。尤其是騎兵衝擊之後,步卒重甲突擊。

讓楊承祖有些吃不消。

還好,夏軍也是初興之勢。從上到下各部人馬的朝氣還在。

真逼急了,反而迸發出血性。

幾乎是一步步的血戰將楊承祖所部壓了過來,甚至楊承祖帥旗所在,已經被壓制成一個突出部來了。就造成了楊承祖剛剛的危險。

楊承祖咬着牙說道:“命令城牆上開炮。”

周圍親衛爲之一愣。有些不敢相信。

楊承祖厲喝道:“怎麼沒有聽見嗎?”

“是。”立即將命令傳到城頭之上。

而此刻楊承祖心中也不好受,火炮的射程與準頭,從來是一個問題。這也是雙方數日交戰以來,沒有用大規模火炮轟擊的原因所在,以爲你怕砸到自己人頭上。

除非剛剛列陣的時候,開上幾炮,壯壯氣勢而已。

而且清軍對城頭的火炮也非常重視,一般就在火炮射程之外列陣,慢慢推進,等進入火炮射程之後,就與夏軍糾纏在一起了。

而此刻楊承祖的命令,幾乎接近與不分敵我的轟擊。

這固然能打擊清軍,但是對己方士氣的打擊還很大的。

楊承祖不是沒有想過,將大隊人馬撤退一段距離,然後用火炮轟擊清軍後陣。這樣的誤傷可能少一些。但是撤退本來,就不好操作,更不要撤退,更更不要說,在這種處於下風之中撤退。

楊承祖看得分明。

現在夏軍不過硬撐而已,如果下令撤退,一口氣一泄,恐怕連現在的陣勢都維持不住了。

所以,只能如此了。

楊承祖默默估算時間,心中越發苦澀,暗道:“也不知道能不能支撐到天黑。”他不過是猶豫一會兒,就立即下令,將城中預備隊全部召出來。這一把,他全壓。

楊承祖壓的不是別的,而是張軒能在今天一日之內,奪下峴山。

張軒如果知道楊承祖所想,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他,他此刻的估計有一點悲觀。

此刻攻峴山,雖然遇到了堅強的抵抗,但是依然在滾滾洪流之下,孔有德根本沒有辦法支撐下去。

火藥殉爆,引發的傷亡不少,但隨之而來的混亂,卻成爲孔有德無法處置的後遺症。

孔有德親自上陣,以身邊的親兵接管了數門火炮,直接用散彈轟了下來。

因爲峴山北坡之上,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根本不用擔心打不中。幾乎一炮下去,散彈有人冰雹一下砸下來。一下子砸翻十幾人。有的人直接被打得四分五裂,這就不用多說了。

而更多的士卒,捂住臉大聲的呻吟慘叫。

顯然有鐵沙打在臉上了,有鮮血從他手指縫之中露出來。大片大片的,止都止不住。

這樣的事情,很傷士氣。但是張軒帥旗前壓,各部將領自然不敢留在本位之上,紛紛上前指揮,幾乎各哨的把總都衝到了第一線,這樣指揮官紛紛前置的情況之下。

縱然被打死一片人,很快被組織起來,再次衝鋒。

孔有德所部混亂最大的影響出現了。

雖然這一次殉爆,火炮陣地上很多火藥都被引爆了,但是真正說起來,大炮沒有毀多少。死的僅僅是炮手,沒有足夠的炮手,孔有德佈置的大大小小火炮炮手缺口嚴重。

第一輪發射還算可以。但是第二輪與第一輪發射間隔時間太長了一點。

足以讓夏軍衝上山來。

孔有德見狀,大喝一聲,帶着千餘親兵從山上衝了下來。

孔有德麾下親兵,可以上溯到東江軍。

毛文龍不管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本身來是能打的,否則也不會被努爾哈赤視爲大敵了。東江兵之中,還是有一些精銳的,至少遼東三礦徒當初都是毛文龍的義子出身。

孔有德年歲雖長,但現在絕非不是不敢拼命的人。至少現在這個局面,孔有德非常明白,是不拼命就死,拼命還有一線生機。

孔有德從山頭衝下來,一時間打了夏軍一個措手不及,立即將雙方戰線向下推了好幾步。甚至斬殺一名哨官,令一部敗退。但戰績也就僅此而已了。

張軒花了這麼多精力,費了這麼多代價。連他自己的小命,都不在乎,做好戰死襄陽的準備,豈能在最後這個節骨眼上放鬆,張軒見狀,二話不說,派樓磊持他長劍,將敗退那個哨,隊長以上軍官,就地處決,令樓磊代爲哨官,繼續進攻。並號令全軍,有進無退,後退一步者斬。落在帥旗之後者,斬。猶疑不進者斬。

張軒以及帶着他的將旗,一點點的向南挪移,他的腳下已經有坡度了,他腳下所踩的,可以說峴山山麓了。

從這個不大山坡之上,至少擠滿了上萬士卒。一個個不要命的向上衝,唯恐落到帥旗後面。

越往山上,人數就越密集。

密集的幾乎無法揮刀了,一揚手都能碰到人的地步。

這樣的情況之下,什麼武藝,什麼武功,都不起作用了,人似乎變成了野獸,長刀是利齒,互相瘋狂撕咬,倒地之人,隨即被無數之腳踩上去,在幾個呼吸之間,化作一團肉泥。

張軒在山下,看不到山上的廝殺。

能感受到,僅僅無數大聲廝殺慘叫。隨即一聲聲炮聲響起來。隨即大片大片士卒傾倒在地,隨即又大片大片士卒,踩着屍體衝上去。

張軒面無表情,心中卻是在滴血。

張軒前幾日,進攻的時候都有保留,就是知道傷亡太大了,他雖然沒有從小卒做起,但並不是不知道下面人的壓力。張軒之所以能做到今天,固然有他學習能力不錯,用後世一些軍事理念。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對下層士卒,有深刻的同情。

別的人如何不知道,但是張軒麾下士卒,從來是不克扣一絲半點,縱然再艱難,張軒本人也能做到與士卒同甘苦。

每一個人都不傻子,如果你做不到以心換心。指望下面人無條件爲你賣命,根本不可能。張軒帥旗向前,任何士卒都義無反顧,明知是死,也要向前衝,固然有大夏軍法森嚴。但也有對張軒的崇敬。

張軒用心培養下層軍官,不是一日兩日了。從汝寧開始,他有什麼都給自己親衛隊講課,而如今這些人因爲各種抽調,調遣,分配到各部之中。都是張軒最忠實的擁護者。

而此刻,衝殺在前,奮不顧身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些軍官。

張軒如果沒有用心培育這些士卒,他們不會爲張軒賣命,但是張軒此刻還能記住他們當初淳樸的臉,記住他們笨拙學習兵法的樣子。但是這些人,卻被自己驅除的一批一批的去死。

張軒只覺得自己就好像是一個劊子手一般。

他知道他每前進一步,對前面士卒,壓力幾何倍增大,死傷更是急速攀升。

但他必須堅定走下去,踩着屍體,踩着鮮血的走下去。已經讓面無表情,因爲他不敢有表情,因爲全軍上下都看着他,他不敢有一絲軟弱。而且,這樣強烈的攻勢,這樣殘酷的廝殺,張軒很怕這一鬆鬆手,他們就堅持不下去了。

兵法,就是如此矛盾且殘酷。不能愛兵如子。很難得軍心,但是愛兵如子的目的,就是送他們去死。

兵法,本就是殺敵人與殺自己人總結而已。

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二十章 火併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章 下蕭縣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章 搬家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
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二十章 火併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章 下蕭縣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章 搬家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