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

?

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

賀人龍能看見的,張軒在營寨望樓之上,看得更加明晰。他甚至能看見一面“曹”字大旗,在煙塵之中,載沉載浮,頓時大喜。

高興的人,不僅僅是張軒一個人,張軒所部不知道誰高聲大喊:“援軍來了。”

張軒營中一陣歡呼,甚至有人大聲向外面的官軍叫罵:“來打爺爺啊,不來打爺爺,你們就是孫子。”

“乖孫子,好走不送。”

在無數謾罵聲之中,數千騎兵繞過張軒西營,向襄城而去。

賀人龍三將前腳離開,曹營的馬隊後腳就來了。

其實昨夜曹營紮營的地方,距離此地也不遠。甚至汪喬年對曹營的位置是有所察覺的。所以他們紮營的時候,就將三將分紮營寨在東邊,就是爲了抵禦曹營有可能的夜襲。也是曹營吸引了汪喬年的注意力,讓他們忽視北邊居然還有一支軍隊。纔有張軒得手。

任何戰事,在事後分析,似乎雙方都很愚蠢,但是真正身在其中,任何一個決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卻不是當事人可以知道的。

曹營馬隊根本沒有在這裡停留的意思,楊山過來向張軒傳令,讓張軒跟上大隊向襄城。隨即過萬馬隊,在羅汝才的帶領之下,繞過西營向西邊追去,似乎羅汝才一定要咬死賀人龍不可。

張軒並不知道,雙方這一場追擊戰情況如何。張軒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比如說,打掃戰場,且不說,張軒的戰利品,單單說賀人龍三將走的時候太匆忙了,留下了不少輜重,糧食倒不多,但是金銀之類的倒也不少。還有一些俘虜,再加上張軒拋棄在北邊的營地,故而張軒的事情,還是相當之多。

等到忙完這一起,張軒纔開拔向襄城而去。

張軒到襄城城下的時候,羅汝才早已將襄城圍得水泄不通了。

賀人龍倒也激靈,他見曹營追得近,根本不敢在襄城停留,直接繞城而走,羅汝才見賀人龍追不到,也就不追了,將襄城團團包圍。

張軒一夜苦戰,再加上今天白天也沒有清閒,故而張軒體諒士卒的苦,安營紮寨之後,也沒有任何任務,就讓士卒休息了。

第二日,大隊人馬紛紛而至。

特別是闖營的人馬也來了。

“什麼?”李自成暴怒非常,臉上青筋暴跳,咬着牙說道:“你說的是真的嗎?”

“是真

的,鴻基,怎麼會騙你的。就是那個汪喬年帶人到家裡,要找你的家的祖墳,就是艾家的人。將你家祖墳給刨了,他們還在你家祖墳之中,發現一條小蛇,汪喬年親手斬殺,說是要斷你龍脈。”說話的人是李自成老鄉。這個時候,汪喬年刨了李自成的祖墳之事,才傳到了李自成的耳朵裡面。

“汪喬年,艾萬年。”李自成咬牙切齒,拔劍將眼前的几案,一劍劈成兩半。說道:“我不殺爾等,誓不爲人。”

隨即調兵遣將嗎,進攻襄城。

李自成怒極,故攻城之事,闖營親爲之,將曹營給撇到一邊了。羅汝才樂得清閒。

不過,襄城雖小,但是襄城人叛李自成,殺了李自成所留的守城將領,自覺得不到李自成的寬恕,再加上汪喬年以身作則,坐鎮城樓之上,以他收攏的兩千秦兵做骨幹,一時間倒也撐得下去。

一天惡戰,烽煙狼藉。傍晚時分,雙方各自收兵。

李自成雖然暴怒,但是這股怒氣並沒有傳遞到用兵之上。再加上李自成所部善於攻城,今天一戰,不過是試探而已,攻城器具都還沒有打造出來。不過,即便如此,襄城百姓都有幾分堅持不住了。

汪喬年巡視全城,安撫士卒道:“暫且忍耐一兩日,左帥大軍,馬上就到,到時候內外夾擊,定能大破賊軍。”

至於能不能真的大破賊軍,汪喬年也不知道。

郾城。

“父親,夜不收的消息。”左夢庚興高采烈的說道:“汪督師大軍就在襄城,昨夜賊軍在郾城以西六十里地之處,夜襲汪督師大軍。汪督師敗退回襄城,此刻李自成正在圍攻,汪督師派信使來請父親移師襄城,與汪督師裡應外合,大破賊軍。”

左良玉說道:“你收了汪督師的銀子嗎?”

左夢庚大愕,也不知道,是被左良玉說中了,還是覺得自己冤枉了,說道:“沒有,孩兒只是覺的機會難得。”

“機會難得?”左良玉冷哼一聲,說道:“是汪督師脫身的機會難得?還是我左營的大敗的機會難得,這種軍國大事,哪裡有你插嘴的分,出去。”

左夢庚見左良玉生氣了。不敢多說一句話,灰溜溜的逃走了。

左良玉將左夢庚趕走之後,遙遙的看了西方一眼,心中暗道:“我對不起汪督師啊。”

但是左良玉很清楚,他左家上下的性命,已經與他麾下數萬大軍聯繫在一起,他左良玉一日掌握這數萬大軍

,他一日是朝廷重臣,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乃至兒子也受到廕庇,但是他一旦失去了數萬大軍,他就是朝廷罪人,求一死而不可得。

如今,他與闖曹一戰,已經有些傷筋動骨,他又怎麼肯將新敗之師,投入生死未卜之局。勝,朝廷給的榮寵幾乎已盡,多不過封爵而已,他現在的威勢早就勝過了不少空頭爵爺。再多又能多多少。

敗,如果是小敗,倒無所謂,朝廷不過削一些面子而已,如果是大敗,軍力盡喪,且不說落入賊手下場如何,單單是損兵折將之後,他在朝堂之上的仇家,都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他又不是沒有心肺之人,固然感激汪督師解圍之恩,但如果這恩情,需要讓左家滿門的性命去冒險的話,就敬謝不敏了。

“傳令下去,全軍開拔,向東往汝寧。”左良玉只是慚愧一會兒,就毫不猶豫的將汪喬年之事,丟到腦後,命令大隊人馬,速速開拔。

大軍啓程的相當之匆忙,忽然有一人身穿青衣官服,不是別人,正是張永祺。張永祺被汪喬年臨時任命爲官員,衝出城池來郾城向左良玉求援,卻不想,左良玉先是支吾,而此刻居然要不告而別。攔住了左良玉,大聲說道:“將軍身負討賊之命,白沙河之敗,兵困郾城咫尺之地,乃汪公千里來援,闖曹遂去,於公,將軍遇賊豈能不戰?於私,汪公於將軍有救命之恩。如今襄城戰急。將軍擁數萬之衆,不發一矢而東去,棄汪公於亂賊之中,不知道將軍,何以報國家,何以報汪公?”

左良玉臉上有些掛不住了,裝着不認識張永祺一樣,他說道:“此乃何人,敢亂我軍心?”

“何來爾之軍心,此乃朝廷之軍。擁兵而不戰,徒以掠民爲能事,左良玉,你罪該萬死。”張永祺勃然大怒,他對左良玉早就看不管了,而郾城與襄城相距不過百餘里,平日來往頻繁,張永祺見郾城已經變成一座死城了。早已心懷憤恨,此刻再也忍不住了大聲喝罵。。

不用左良玉吩咐在,左右就有士卒紛紛上前,將這個張永祺壓了下去。張永祺破口大罵,還沒有幾句就被捂住賊了,他被按在泥土之上,愣住脖子,還想大罵,但是哪裡能說出口來,只有嗚嗚之聲,聽不清楚到底說的是什麼。唯有兩行清淚,從張永祺的眼睛之中流了下來,卻不知道是爲誰而哭。

此刻似乎老天爺也不忍看眼前之事,天氣越發陰沉,寒風一卷,雪花夾着雨滴,打在張永祺的臉上,冷冰冰的。不過再怎麼冷也不如張永祺心中之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九十章 拼死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章 汝寧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章 裝備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下蕭縣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
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九十章 拼死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章 汝寧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章 裝備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下蕭縣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