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送別

張軒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羅汝才也是不是一個笨蛋,但是爲什麼這麼固執。卻不知道張軒自己先入爲主了。而曹營與闖營的矛盾遠遠沒有激化到需要兵戎相見的地步。

而且羅汝才這樣安排也是有深意的,他覺得以張軒之才,在他死後,定然會被李自成重用的。這樣一來,即便是看在張軒的面子之上,也要給羅玉龍一點面子。二來也是分家產的意思。

羅汝才固然寵愛兒子,但是對羅玉嬌的感情倒也不差。爲張軒留一下這個一塊地盤,也算是分給羅玉嬌的家產。而且也如羅汝才所想,萬一真不忍之事發生,他羅家也不至於一根苗也留不下來。

不過,讓張軒選擇,他寧可留在汝寧也不願意去襄陽。

事情順利的不像話,羅汝才與李自成提了一嘴。李自成就答應下來。

隨即頒下命令,委任張軒爲汝寧節度使。

說句題外話。

原本在李信爲李自成建立的官制之中,節度使是相當與明朝巡撫一級的官員。不過李信擔任河南節度使的時候,還行。但是粱啓隆擔任河南節度使之後,他根本不行。以闖營現在的政權雛形,已經有了重武輕文之相。而袁時中以外系人馬擔任歸德節度使,歸德附近府縣,爲袁時中佔據的,根本不甩樑啓隆。

袁時中可以做到的,張軒也能做到。

再加上張軒不管怎麼說,背後也有整個曹營在,即便羅汝才肯讓張軒服從粱啓隆的管理,曹營其他將領也不肯,於是乎,張軒就接任了汝寧節度使一職。闖營的官職本就粗疏,很多細節都沒有規定。至於這個節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權力,也沒有說。

反正張軒已經準備裝糊塗了。

他準備讓汝寧節度使這個官職,在他手中成爲,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無所不與的官職,與唐之節度使一般無二。張軒與羅汝才談過之後,已經死了攀附羅汝才之心。只能咬着牙自己幹了。

歷史已經證明了,跟着李自成幹,他最多成爲李定國第二。但是張軒自己該怎麼幹?他還真沒有想過,他之前的所有計劃全部都推翻了,僅僅憑藉他五千士卒,加上一些官軍俘虜,就想着遠征江南。

也太不把馬士英當回事了吧。

張軒還想清楚自己到底該怎麼辦的時候,大軍卻不能在汝寧久留了。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中旬,克汝寧城,在崇禎十五年閏十一月初一,大軍離開汝寧向南陽而去。張軒知道,李自成即將開創襄陽政權。不過,這都與張軒無關了。

首先開拔的是闖營的人馬,闖營人馬浩浩蕩蕩的走了一兩個時辰,才過完,後面的是曹營的人馬。不過,羅汝纔沒有心思來見張軒,而且徑直拉着羅玉嬌說話,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姑爺。”羅戴恩過來說道:“大帥讓我來告訴你,後營之中,大批輜重不好運輸,都留給你了。這是清單,你看一下。”

張軒接過來一看,頓時心中感動。卻見清單之上,寫着大批的糧食,與鐵器,還有一些數百工匠,這都是張軒急需的物資。而張軒又不是沒有在後營待過,別的不說,糧食這東西,哪裡有因爲不好運輸而拋棄的。人扛也會扛走的。

“待我多謝過岳父,告訴他,不管事情到了那一步,我都會照顧好玉嬌的,即便有一點我無能爲力,也會陪玉嬌一起死的。”張軒鄭重的說道。

張軒明白,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從今之後,亂世之中的路就只能他自己走了,沒有人再來提攜他了。而他之前種種歷史預知也都沒有什麼用了,真的要靠自己了。

羅汝才目送羅玉嬌回到張軒身邊,惡狠狠的看了張軒一眼,甩頭離開了。

羅汝纔過去之後,就是曹營的人馬。先來的是羅玉龍。

“三弟。如果在汝寧待得不舒服,給我說,我去求闖王,給他調個位置。”羅玉龍打包票說道。“還有,照顧好我妹妹,否則我要你好看。”

張軒說道:“放心,有我在汝寧,汝寧就是曹營的汝寧。”

羅玉龍呵呵一笑,似乎沒有聽懂張軒暗示。

送走了羅玉龍之後,不一會王龍所部過來了,只是王龍卻沒有與張軒說話,只是冷哼一聲,重重的揮了一鞭,說道:“架。”帶着本部人馬衝了出去。

張軒與羅玉嬌對視一眼,無奈一笑,羅玉龍這位外甥,對張軒與羅玉嬌之間的結合,依舊耿耿於懷。

曹營的人馬過去,再過來的就是革左五營了。

不過在張軒看來,革左五營比起闖營與曹營有明顯的不足,這不足之上,並不是說革左五營沒有精銳,而是革左五營每一營都有不少精銳,比之闖營與曹營一些精銳的營頭,絲毫不差,但是革左五營畢竟是五營,有很多地方都不行了。比如配合之上,闖營曹營可以說一個整體,而革左五營之間的關係,好像也不是多麼和睦的,最少張軒看得出來,革左五營營與營之間,有一種本能的戒備。

不知道在戒備誰。

行走在大軍最後的就是賀一龍。

畢竟斷後人馬還是要精銳一些的話,賀一龍是革左五營之中最精銳的一部,自然是走到最後。

“賀叔。”張軒上前說道。

“你別過來。”賀一龍對張軒的印象深刻,一面對張軒很欣賞,因爲義軍之中大多都是大老粗,打到哪裡算哪裡,對讀書人還是很尊敬,特別是那種不是死讀書的人,張軒對關於江淮之事,刨根問底,賀一龍固然感覺到頭疼,很多細節他都記不清楚了,但是他依然感受到一種來自讀書人的尊重。

張軒有幾分哭笑不得,說道:“賀叔我今日是來送你的。不會亂問的。”

賀一龍見張軒如此,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對羅汝纔將張軒放在汝寧的原因猜到一二,心中暗道:“張軒可惜了,他要是我女婿好了。”不過賀一龍想要張軒當女婿,他先要有一個女兒。

“羅姐姐。”一個十三四歲的虎頭虎腦的小孩子騎着高頭大馬,甚至不是騎上去的,是將自己綁上去的。他大聲說道:“你等着,我長大了,就來搶你。”

羅玉嬌大羞,說道:“虎頭,你胡亂說什麼啊?”

這個男孩,就是賀一龍的兒子,賀虎頭。這一段時間在汝寧城之中,羅玉嬌待他如親弟弟,他與羅玉嬌特別親暱。

“好兒子有志氣。” 賀一龍指着張軒說道:“你跟爹爹學好本事,就記住這個人,就是他霸佔了你羅姐姐,長大一定要記得搶回來啊。”

張軒頓時有幾分苦笑不得。

但是賀虎頭卻狠狠的瞪了張軒兩眼,似乎要將張軒的相貌牢牢的記在心上,說道:“爹我記住了。”

賀一龍沒有久留,隨即離開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了,闖營,曹營,革左五營,全部一起,大概有近二十萬大軍,直奔襄陽而去,而這汝寧城之中,只剩下張軒所部五千老卒,數千俘虜而已。

張軒再一次獨擋一面,整個汝寧城沒有一個可以掣肘他,一時間心中有一股莫名的興奮之感,對趙元海說道:“召集所有人在崇王府承運殿偏殿之中議事。”

“是。”趙元海立即答應下來吩咐下去。有不少親兵四處奔波去請了。張軒與羅玉嬌兩人並騎往崇王府而去。

這種感覺張軒很久之後才知道是什麼?就是權力帶來的快感。

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四章 岳陽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章 鑄炮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章 汝寧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章 鄖陽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
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四章 岳陽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章 鑄炮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章 汝寧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章 鄖陽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