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炮戰

?

第二十八章

炮戰

崇禎十五年六月初一。

正是夏季,天氣酷熱,在太陽下面站得時間久了,只覺得鐵甲上就能上鐵板燒了。

小袁營全軍出動,除卻守營的數千老弱之外,根本沒有一絲保留,數萬士卒,將開封城北都覆蓋住了。

一百一十一門大炮,直抵城下,數以百計的鵝車,在大炮之前列陣,大炮之後,數千騎兵嚴陣以待,以對應開封守軍,任何敢反擊的行爲。曹營與闖營也派出了督戰的人馬,雖然不多,但也讓袁時中鋒芒在背,有些不舒服的感覺。

只是形勢比人強。

再感覺不舒服也只能忍着。

而開封城頭之上,也是嚴陣以待。

桑開十幾忙忙碌碌,晝夜不息,按照鐵模鑄炮的思路,打造模具,收集鐵料,打造火炮。只是時間上有些緊,張軒的鐵模鑄炮之法,是一步步從小炮上發展出來的,各種工藝,談不上成熟,但也算有一定之規。而桑開卻是白手起家。故而速度要比張軒慢上不少,即便是現在,也不過鑄出十幾門千斤左右的大炮。

不過,有了開頭,剩下的就好辦多了。

有時間,不得不承認,朝廷的人才儲備要比義軍多太多了。

張軒身邊不過有一個王大炮而已,但是開封城之中超過王大炮的能工巧匠,不知道有多少。只要一理順思路,鐵料備足,剩下的鑄炮之事,就簡單多了。

而且此刻開封城頭所有的大炮都送到北城城頭。

一時間,火炮林立,未必就比城下的火炮數量差。

“開始吧。”袁時中見時候不早,到了中午酷熱南擋,反而不如早些進攻。

袁時中一聲令下,無數面大鼓,一起重重的擊起來,甚至震動起城牆上的浮塵。

“殺---。”一面大旗一招搖,無數人推着鵝車,衝了出起。

城頭的火炮先行開火。

“轟,轟,轟。”一聲接着一聲,由東到西,火光依次擊發。一枚枚炮彈打了出去,有幾枚砸在鵝車之上,將木製的鵝車擊成粉碎,但是大半都打在空地之上。

攻城的時候,袁時中依舊是將自己的本部,與張軒所部,陣後壓陣。剩下的士卒,都是以鵝車爲中心,一輛鵝車附近有少則幾人,多則十幾人。根本沒有隊形可言。

也不需要什麼隊形。

反正這些杆子,大半都是本鄉,同姓爲一隊,攻城的時候根本

不需要改變什麼。反而隊列太密集,纔會遭到城頭火力的打擊。

“轟----”城下的火炮也開火了。

張軒就在火炮陣地附近。

當然也僅僅是附近。

張軒纔不會離這些火炮太近,雖然這些火炮都是張軒督促鑄造起來的,但是張軒也不敢保證這些火炮就沒有炸膛之憂了,如果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反而死在自己火炮炸膛之中,張軒豈不是嗚呼哀哉了?

而且張軒在這裡主持火炮陣地,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這裡的火炮,按照之前的劃分,有十一門是袁時中的,剩下的百門卻是闖營與曹營來分的。他們本想將火炮給分了,但是張軒卻牢記,大炮要集中使用。故而勸羅汝才,將三營火炮集中在一起攻城。

李自成居然順水推船答應下來。

張軒現在想起,李自成答應下來之後,有一點意味深長。

不管怎麼說,這火炮太過重要,給了袁時中,即便是羅汝才也有一點不放心,再加上這些火炮都是出自張軒手中,一時間,也只有張軒手中能培訓出足夠的炮手。故而這差事,就落在張軒頭上了,張軒想推辭都不行。

張軒只能在火炮陣地督陣。

其實張軒所謂的火炮陣地也沒有什麼好看的。

張軒早就將火炮安置在炮車之上,並在炮車周圍安置三條大長釘,好像是長矛一樣。死死的釘死在地面之上,用鐵鏈與火炮相連,並在地面之上,清理好車轍,每一炮都讓炮車相對位移的距離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張軒本意用硬固定,就好像是炮鋤,直接固定在地面之上,不過,也不知道是張軒小看了火炮的後坐力,還是這個時代的鐵質不行,或者是張軒自己的設計有問題。這樣做火炮,開不了多少炮,這炮鋤就會崩斷。

故而張軒不得不用這種推而求其次的辦法。

“轟。”一枚炮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過來,重重的砸在一門火炮之上,三根鐵鏈也控制不住這千斤大炮,整個大炮帶着炮車來了一個神龍擺尾,飛旋出去。雖然飛旋的不遠,已經將幾名炮手給生生砸死,最後砸在一個人身上。將這名炮手的下半身給生生的碾斷。

他不可思議的看着自己的下半身,似乎無法接受自己的下半身忽然沒有了。大聲呼喊,也說不出什麼話來,只有帶着慘痛之聲的“啊---啊啊---”

陣地之上的火炮轟鳴之聲,瞬息之間停了下來。

張軒眼睛一縮,

手心微微出汗。

說實在的,張軒活人死人,也見過不少了,但是刀槍所造成的傷勢很少有悽慘到如此地步的。張軒都覺的悽慘,更不要其他炮手了。

這些炮手之前都是普通百姓而已,畢竟真正能面對面廝殺的精兵,可不好培養,讓他來當炮手,實在有一些浪費,而且張軒下意思覺得炮兵應該是技術兵種,故而,從下面多挑選一些識字的人加入炮兵之中。

這年頭,有能力識字的人,即便不是家境殷實,最少也能吃飽飯的,何曾見過如此局面,一下子都愣住了。

張軒甚至聽見城頭之上的歡呼之聲,暗道:“不能這樣下去了。”他大步上前,一劍將這個半截炮手給刺死,他知道,這樣的傷勢在這個時代,決計是沒救了,還不如給一個痛快的。

隨即拔出帶血的長劍,說道:“所有人對準城頭轟擊。不得命令,不得停止。”

張軒一身盔甲,手中長劍還在滴着血,身邊還有十幾名親衛在周輔臣的帶領之下跟着張軒。頓時鎮住了所有炮手,他們立即開始再次發炮,不過,他們的速度就有一點慢了。

張軒看向城頭,看着一顆顆炮彈從遠處打過來,在他的視線之下,慢悠悠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轟”得一聲,砸在了火炮陣地附近,他還怎麼不明白,城頭已經將火炮陣地當做攻擊目標了。

只是這個時代的火炮的準頭太過喜人,一時間都打不中而已。

張軒想了想,移動自己的位置,站在剛剛那一門被掀翻的火炮的位置,心中暗道:“我記得有一個說法,躲避大炮最好的辦法,就是躲在炮坑之中,我就不信了,他還能再打一炮,打到這裡位置來。”

張軒口舌發乾,後背汗津津的,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熱的。

這種情況之下,張軒如何不怕,炮彈可是不長眼睛的,但是張軒卻也知道,他如果退縮的話,有失去軍心,軍中最佩服的就是勇者,厭惡懦夫。張軒不體現出自己的勇氣,恐怕軍中也不會有多少人追隨的。

沒有軍心支撐,張軒即便不死於炮下,也必然死於其他事情之上。

所以,只能硬挺,那麼一炮將他打死。張軒也必須站在這裡,等屬於他的那一顆炮彈打過來。

城頭之上,卻因爲這一枚炮彈的突然命中,幾乎要歡呼起來。桑開大喜過望,說道:“這門火炮按着這個角度擡起,全部撞七成藥。發射。”桑開隨即去下門火炮處,他要一一調整,火炮的參數,不求精準,只求能讓所有火炮都落在一定範圍之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三章 奪麥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章 岳陽二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章 汝寧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章 下蕭縣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六章 匠作
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三章 奪麥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章 岳陽二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章 汝寧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章 下蕭縣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六章 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