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攻城器械

?

第五章

攻城器械

“哎吆哎,哎吆哎,哎呀哎----”數千名民夫,喊着整齊的號子。拖着一個個小如兩層樓,大如四五層樓大小的攻城器械。而張軒所部,在曹宗瑜的率領之下,在這些攻城器械之前列陣,當住開封城之中,有可能的進攻。

而羅岱跟隨帶着自己的部下,還有小袁營之中,僅存的騎兵,大概加起來有一千多騎,可勁的撒歡。

將黃河大堤以南,開封城以北,這一片十來裡寬的狹長地帶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而小袁營分爲兩部,在這些攻城器械左右保護,剩下的雜兵都在後面,隨時準備替換。

袁時中與張軒以及小袁營其他將領,跟在攻城器械的後面,騎馬而向,而兩側卻是馱馬拉着數輛大車,大車之上,都架着兩面大鼓,數十面大鼓在在數十名光着膀子的大漢揮舞着鼓槌,重重的擊打。

“咚咚,咚咚,咚咚咚。”

這節拍正好和拉着攻城器械的民夫的號子合在一起,組成一股沉沒壯烈樂曲。低沉如雷,充滿了雄性氣息。覆蓋整個戰場。

張軒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有一些熱血沸騰之意,說道:“這營地距離開封城有十里,有一點太遠了。”

袁時中說道:“沒辦法?只能如此了。”

張軒也知道,開封城中有些火炮的極限射程,也就在七八里左右,當然,射出七八里之外,這炮的準頭,不,根本沒有什麼準頭可言了,但是小袁營的營地綿延數裡,不管怎麼偏,也能打中,故而只能後撤到十里之外。

這也是爲什麼闖營,曹營,小袁營,都將營地扎得遠遠的,每日攻城,還要來回奔波。

就好像現在。

張軒看着書前光着膀子,大聲吆喝的民夫,就好像是黃河上的縴夫一樣,努力拉着比他們身軀大樹倍,數十倍的東西。

比如,鵝車。

鵝車又名洞子。

這種是相當實用的攻城器械,它到底主要作用就是挖掘城牆,闖營那邊運得最多。鵝車並不是太高,大抵比人高一點,上面有一個如同瓦房一樣的頂層,上面兩個斜面,讓滾石擂木容易彈開。而上面糊着泥巴,讓它不容易着火,能護住下面的士卒。

士卒靠近城牆之後,就開始拼命的挖洞了。

挖開城牆。

這種攻城器械打造很簡單,甚至可以用尋常大車改造,故而張軒如闖營一樣,打造的最多,一眼看過去,似乎數不清楚有多少輛,只覺得滿眼都是。

不過,

其他攻城器械就不如這個容易打造了。比如,雲梯。

雲梯並不是電視裡那種長梯,如果現代真有一個參照物的話,因爲是消防車。

雲梯分上下兩層,下一層沒有底,用來保護將士,將士在與雲梯下面,努力推車。而第二層就是長梯。不過也因爲城牆的高度有所不同。

如果城牆低矮的話,雲梯根本不用做多高,第二層就能與城牆齊平。就好像是雲臺一樣,直接與城頭對接。不過,一般情況之下,城牆都在兩丈之上,這樣就需要駕長梯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長梯,也與尋常梯子不同。

第二層的梯子。下面有一個支架,長梯與支架,還有下面的木車,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這樣的形狀最爲穩固了,故而不容易被推翻。

而張軒此次打造的雲梯又是不一樣。

不是,張軒要出什麼新花樣,而是開封城牆太高一點。

四丈五尺,是什麼概念。是近十五米。再加上城頭的女牆,懸戶,大抵在十五米上下。

高十五米是什麼概念?

國家規定住宅樓層淨高不低於兩米五,即便一層按三米算,也是五層高那麼高。再加上數丈寬的寬度,全面是結結實實的壘土,這開封城牆根本就不是城牆,是一座土山。

雲梯不做改進,很難將梯子伸到十五米高。

故而云梯上層是摺疊梯,在摺疊狀態,雲梯只有兩三丈高,只要在城下,將雲梯展開,才能達到五丈高度。

不過,即便如此雲梯雖然厲害。還有比雲梯更厲害的攻城器械。

那就是呂公車。

張軒更願意稱呼他爲雲臺。

呂公車是張軒在傅宗龍的《玉帶編》之中,有特別的講解,傅宗龍當年在西南平亂的時候,就見過這東西。因爲西南之亂,有一段時間貴陽被圍,土人攻城的時候用過這東西。故而傅宗龍有特別的印象。

不過,張軒敢肯定,傅宗龍見過的呂公車與張軒所打造的呂公車絕對不一樣。

畢竟貴陽城牆,又怎麼能與開封城牆相比。

即便張軒加緊施工,這呂公車也不過打造出來一輛。

在張軒看來呂公車不是車。是一座移動堡壘。

大概有五層之高,每層高一丈,臨城牆一面有長鉤,鐵刺,硬木,靠近城牆之後,可以將呂公車與城牆固定在一起。整個呂公車大抵能裝上數百名士卒,只要靠近城牆,就能形成一個穩定登城通道。攻城一方,就可以通過這個源源不斷的上城。

不過,呂公車並非沒有缺點。

缺點就是太大了。

簡直就好像是一座移動的木塔,要豎起高十五米的木塔,地盤就要足夠大,否則別說移動了,風一吹就倒了。即便如此目標太大,也會被城頭集火攻擊,特別是火炮。

火炮的準頭再差,打這樣大傢伙,也差不到哪裡去。

“火炮。”張軒看着城頭,雖然距離還遠,張軒看不清楚城頭的火炮,但是卻知道,城頭之上,一定是火炮密佈。

大隊攻城器械之中,也夾雜着不少火炮,每一門火炮都用炮車拉着,只是這炮車與這些攻城器械夾在一起,根本就不起眼。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

張軒心中有一分苦澀。

時代的發展改變了很多東西,如果在宋元之際,張軒打造這一套攻城器械,攻任何一座城池,都有幾分把握。但是在明末這個時候,火炮的大規模運用,讓這些攻城器械的作用都被抵消了。

雖然攻城以火炮爲先,但是守城也是以火炮爲先了。

只是張軒一看見開封城的城牆,就有一點牙疼。張軒覺得,即便是將抗日戰爭時候的七五炮弄過來,也未必不能轟開開封城牆。至於現在他手中的這些火炮,即便是新打造出來的火炮,乃至傳說之中,紅夷大炮,也未必能轟開開封城牆。

“果然是攻城爲下。”張軒心中暗道。

也是爲什麼闖營那麼勇將,猛將,見了開封居然有發憷的感覺。從打其他地方,人人爭先,而打開封城,即便是勇猛如劉宗敏也沒有搶先的意思。

閻李寨之中。

闖營在開封城下的進攻,大多都是例行公事。故而李自成也沒有去坐鎮的意思。

“報。”一名斥候上前說道:“稟告闖王,小袁營出戰了。”

“哦,”李自成說道:“聽聞他們這一段時間,打造了不少攻城器械。到底有多少?”

這名斥候說道:“小袁營之中,有呂公車一架,雲梯七架,鵝車,洞子車無數,還有炮車過百,其他的屬下沒有細看。”

“也算是下了本了。”李自成說道:“你們覺得,小袁營此戰結果如何?”

“定然鎩羽而歸。”牛金星說道:“如果開封城那麼容易攻下來,三個月之前,我闖營就攻下來,還用他小袁營嗎?”

一時間,闖營將領個個出聲,議論紛紛。

李自成說道:“好了,不要說了。小袁營畢竟是自己人,傳令過去,說我,李自成等他的慶功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章 搬家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七章 下蕭縣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五十章 雜務第六章 蕭縣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章 鄖陽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
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章 搬家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七章 下蕭縣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五十章 雜務第六章 蕭縣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章 鄖陽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