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

金聲桓心中一愣,暗道:“的確,比起劉良佐來說,官軍的水師纔是一個大麻煩。”

此刻張軒與羅汝才之間,已經有了聯繫。

而聯繫通道是什麼?

就是淮河。

不過,淮河下游到洪澤湖一帶,都是被官軍水師控制的,如果能解除官軍水師的控制。

那麼整個淮河上下,就任之遨遊了。

說不定曹營可以通過淮河調兵,將壽州城下的曹營主力,一兩天之內,調到鳳陽城下。

這樣的大好處在眼前,區區劉良佐自然不重要了。

“是。”金聲桓立即答應下來。

隨即帶着士卒向東而去。數千戰馬敲擊地面的聲音,漸漸遠去,漸漸無聞。

“大人,您覺得金將軍此去,能不能功成?”張素問道。

“能不能功成並不重要。”張軒冷笑說道:“只需驚動他們,讓他們更換駐地,想來也要數日忙活。如此一來,我們就清淨一些。”

水師打不過,那就襲擊港口。 這也算是朱元璋的故智了。

不過,張軒的浮橋終究沒有讓他們全部渡完,當下午時分,袁時中所部渡過的時候,數十艘戰船,從下游逆流而上,數十面船帆張揚無比。

一時間浮橋之上的所有士卒大爲慌張。

袁時中的永城營最爲倒黴,那個時候正好輪到他們過橋,一見下游有船隻出現。整個橋上大爲慌張。

這個永城營本就是新建營頭,大多都是官軍降兵,不亂還好,這一亂哪裡能控制得住,數里長的浮橋之上,爲了奪路,他們自己就動起了刀子。

此刻袁時中就在張軒的身邊。袁時中看得臉色慚愧之極,說道:“下官治下無能,還請大人責罰。”

張軒輕輕一笑說道:“此事責營官即可,又怎麼能怪到大哥身上啊。”

對這種情況,張軒早就設定了預案,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所有士卒都以浮橋中間線爲基準,向兩邊撤退的。

這個方案已經教給各級軍官了。

可以說,按理來說,連一個小兵都知道當發生這樣的事情該怎麼辦。

但是執行方案的能力,要比制定方案重要多了。

明明之前,已經有了方案最後還弄成的槽糕之極,讓張軒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而且官軍水師似乎要爲了報昨夜那一箭之仇。也兇殘無比,他們將浮橋之上潑火油,引燃之後,兩條斷橋頓時燃起熊熊大火,並隨着水流的流動而擺動,一時間好像是火龍之中,即便是死抓着浮橋不放是士卒,也必須在水火之中,選擇一個了。

這也就罷了。

卻見船上的炮矢,箭矢,居然想水面之上射了過去。

他們打得不是別人,就是浮在水面之上的永城營士卒。

永城營最少有千餘士卒落水,被這些弩箭,炮矢打中,頓時在水面之中,浮出一片片的血花,

一瞬間好像要將河水給染紅了。

張軒決眥欲裂。

殺人他見多了,但是如此不留一點餘地的,殺毫無反抗之人,還是讓張軒大怒,更不要說殺得是張軒的部下,更是讓張軒怒不可遏。

但是張軒能怎麼辦,他又不能飛到河面之上,去打沉官軍的座船。

“官軍水師將領是誰?”張軒幾乎一字一頓的說道。

張素說道:“大人,從營中的俘虜得知,之前擊破周將軍的官軍是沈廷揚所率領的。”

“沈廷揚?”張軒問道。

張素隨即將沈廷揚的履歷給張軒講了一些,說道:“沈廷揚因爲皇命在身,不能久留,故而勝過一次,就撤回淮安了,似乎要準備出海了。”

“沈廷揚是一個能臣,如果能爲我所用,則下江南何足道哉。”張軒嘆息一聲,隨即在將沈廷揚的名字,寫在衣袖之上。

這是張軒一個新習慣了。

就是給衣袖之上寫名字。

張軒漸漸脫離的第一線,將來也恐怕沒有讓他親自動刀子砍人的事情了。故而張軒身上的衣服破損程度也好了許多了。

沒有條件的時候,自然是什麼都可以。但是有了條件了,張軒現在每每都身穿一身素白棉布單衣。雖然袖口還是做收緊處理,但是在身上寫字,也不至於看不見了。

張軒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本來想弄一個小本子隨即記錄,但是他發現了毛筆寫字,是需要吹乾之後,才能收起來,他白日記下來的東西,到了晚上再看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一團團了。

行軍之時,也沒有功夫弄什麼鉛筆炭條,只好隨手寫在衣服之上。

到了晚上在一一錄在紙面之上。

他記住最多的就是能臣干將。

對沈廷揚看中之極,畢竟這個時代,是海洋的時代。沈廷揚這樣能做事,會做事,而且又懂大海的大臣,在張軒看來,實在是一個寶貝啊。

“大明人才何其多啊。”張軒寫完之後,嘆息一聲,話音一冷,轉到正題之上,說道:“現在這個水師將領是誰啊?”

“是王心粹,據說是路振飛提拔的人,是世襲衛所官出身,至於是那個衛所,就不大清楚了。”張素說道。

“記住這件事情,將來查清楚。”張軒說道,他心中暗道:“今日之事,我張軒必有所報。”

張素說道:“是。”

不管張軒在哪裡如何生氣,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官軍水師,耀武揚威而去。

似乎吃了昨日夜襲的虧,不敢在久留,太陽距離地面線還有數指之高的時候,就已經撤軍了。

“收拾殘局的事情,就交給二兄了。”張軒死死看着官軍船隻脹滿的風帆,說道:“儘量將兄弟們的屍骨撈上來,讓他們入土爲安。”

“是。”張素說道。

官船之上,王心粹一顆心這纔算是放在肚子裡面了。

王心粹心中暗道:“今日一戰,我未損一兵一卒,卻至少打死三五千賊人,足以洗刷昨日之罪了,想來路大人,即便責罰,也要不了我的項上人頭。”

一想到這裡,王心粹心中大喜,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戰王心粹打得意氣風發,讓王心粹很得意。

官船順風順水,到了臨淮港的時候,太陽雖然已經落山了,但是餘暉未盡。但是暮色也慢慢起來了,能見度有一點點下降。

王心粹站在船頭,看着這港口。

這個港口有很多地方還沒有收拾,昨夜不少殘破的船隻,不過是拉到兩邊,騰出主航道而已。

甚至現在還有嫋嫋的煙塵飄出,似乎是昨夜的火焰纔剛剛熄滅一樣,至於港口那邊卻安靜的有一點過分了。

平日裡,這些丘八們,根本不能被約束,一下了船,做什麼的都有。賭錢的,玩女人,幹什麼的都有。

畢竟這些水手大多都是漕運上的水師,數百年來陳陳相因,到了清代居然被叫做漕幫,可見他們內部關係的腐朽,想讓他們令行禁止好像軍隊一樣,實在太難了。

“莫非,今日路大人大發雷霆,鎮住了這些丘八,還是昨日死的太多了,大家都沒有心思了。”王心粹心中暗道。

雖然覺得有一點點奇怪,但也沒有往心裡面去。

不一會靠岸了。

立即有人將長長的木板搭在船上,王心粹在數名親兵的護送之下,下了船。

這個時候,其他船隻也紛紛靠岸了。

不知道什麼地方爆出一聲炮響。

“殺---”無數喊殺之聲,一瞬間響起來,一面“金”字大旗猛地揚起來了。

王心粹一時間不敢相信,他只覺得自己的腦袋不管用了,說道:“這,這,這是怎麼回事啊?”

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章 家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九章 敵襲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章 岳陽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章 搶飯
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章 家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九章 敵襲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章 岳陽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章 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