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

“噗”有人落水。

當楊繩祖衝進大營之中後,睢水西岸也就變成不設防的狀態,連淅淅瀝瀝的箭雨也沒有了。

阻擋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睢水河了。

不過,這一條河並不是多寬,雖然倉促之間,準備不足,但是對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他們最先完成渡河準備工作的是臨潁營。

臨潁營是張軒的老底子,臨潁營之中,張軒手把手培訓出來的軍官最多。

故而在感受對面只有輕微的抵抗之後,鄧和乾脆莽了一把,不管不顧,派人游過去,拉緊兩道繩索,在這兩道繩索之間,搭建木板梯子之類,弄出一道浮橋。

張元海第一個帶隊衝了過去。

張元海所部根本沒有到齊,不過是幾十個人而已,就這麼一衝,對面就崩潰了。

張元海趁勢追殺,居然直接闖進對面大營之中,佔據營門之後,不敢再衝,畢竟身邊的士卒太少了一點,等待後續援軍。

第二個完成渡河的是南陽營,畢竟曹宗瑜善於練兵,絕非張軒自以爲。張軒所部所有的規章制度,雖然有張軒軍事思想,但是將這些軍事思想落在實地之上,不少都是曹宗瑜的功勞。

對張軒那一套,曹宗瑜瞭解的更加透徹。所以雖然南陽營是新組建的營頭,但是實力僅次與臨潁營。

不過,西平營就差多了。

反正張軒已經通過臨潁營的浮橋過河之後,西平營還沒有忙清楚。

張軒來到官軍大營的時候,戰鬥已經接近尾聲了。

月亮早已不知道藏在什麼地方去了,天上羣星重新閃耀起來。

張軒首先問道的,就屍體燒焦的味道。

大片大片的灰燼,也說明了,剛剛在這一座營地之中,有一場大火燒過。

不過,臨潁營的士卒已經在維護秩序,撲滅火焰,保證營中的物資的完整。

“拜見統領。”楊繩祖得知張軒過來之後,立即過來迎接,拜倒在地面之上,說道。

“楊將軍快快請起。”張軒連忙快走兩步,將楊繩祖扶起來,說道:“今日一戰,楊將軍乃是首功之臣。”

“末將不敢居功。”楊繩祖說道:“都是統領運籌帷幄之功。”

如果說之前的附從張軒,還是看在羅汝才的面子之上,但是現在楊繩祖看重張軒,卻大半是因爲張軒自己了。

天下之間定義將軍的標準只有一個,能不能打勝戰,能打勝戰的,就是好將軍,不能打勝戰的就是垃圾。

不管張軒用了法子,打贏這一戰之後,楊繩祖看張軒的目光自然不同,在禮節之上也恭敬了幾分。

“將軍不必過謙。”張軒說道:“軒不過有策劃之能,但是數日之內戰戰千里,又賊月圓之夜,傾力一擊,大破官軍,如此之能,即便是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而已。如果將軍不首功,那麼誰是首功。今日所獲之女子錢帛,右軍其他各部分文不取,盡賞楊將軍。”

說實在的。

張軒對這一次迂迴計劃能不能成功,心理也不過五成的把握。

一來是張軒信任曹營精騎。這樣的行軍能力,曹營騎兵一定是具備的。

二來,張軒對自己也有自信,自信能收拾了最慘的局面,不過楊繩祖全軍覆滅,張軒率部撤離而已。

雖然撤退是比較艱難的軍事行動,但是張軒還是有信心,將右軍各部撤過新黃河的河道。憑藉這一道人造天險拜託追兵。

不過那個時候,袁時中只能自求多福了。

“用汝寧府換取這五千精騎,是在是賺大了。”張軒心中暗道。他不過是牛刀小試,就試出來精銳騎兵的威力。

“楊將軍立即將你麾下收攏過去,就地休息,收拾殘局的工作就交給其他各部。明天一早,你們還要行軍。“張軒說道。

“統領您的意思是---?”楊繩祖似乎猜出張軒的意思。

“對。”張軒說道:“明天,我們要直接進攻夏邑城外的長圍,夏邑城解圍。”

張軒心中暗道:“我的力量最大的時候,就是現在了,養精蓄銳半年的士卒,又增添了羅汝才撥下來的武器,不敢說武裝到牙齒了。但也可以說是整員滿編。而這個狀態不可能持久的,隨着時間的拉長,與消耗的增加,軍中的狀態,會消退下去。所以最有可能解救夏邑之圍,就是現在,打官軍一個措手不及。時間越長,對我來說越是不好。弄不好,還能將自己給搭進去。”

“所以快打,越快越好,能有多快,就有多快。”張軒心中暗道。

“末將明白。”楊繩祖立即低聲安排自己的親兵,到營中傳令,就地休息。

“河南巡撫王漢,死於亂軍之中,總兵卜從善似乎帶着家丁向南方逃竄。當時追趕不及,只能託下來了。”楊繩祖說道。

“王漢可惜了。”張軒心頭一嘆,不得不說,對於寧可浪費半年的時間,也要先修好黃河大堤,才南下剿滅義軍。

這說明這王漢還有幾分愛民之心。

“厚葬吧。”張軒說道:“你也趕快去休息吧。明日還有着仗要打。”

“是。”楊繩祖立即退了下去。

清點了一下騎兵士卒,整個軍事行動大概有三百多人折損。可見戰陣之上死的人並不是太多的。

楊繩祖將士卒抽調下去,就地休息。

張軒接受營中瑣事,立即有人來報,說:“營中抓住一個大官,官軍裡面稱呼他爲桑大人。”

桑大人?張軒發動腦筋,似乎沒有想起幾個姓桑的官員,隨口說道:“先關起來再說。”

“是。”下面的人立即去辦了。

此刻已經是後半夜了,張軒整理物資清單,心中着實被嚇了一跳,無他,物資比較多。

不是小看王漢,即便他是河南巡撫,現在河南殘破到什麼地方,他也籌不出來這些物資來。

只是現在這些物資都歸張軒了,張軒頓時大喜暗道:”來的時候太急切了。糧食堪堪夠用而已,如果想要長久的僵持下去,就必須補充糧食。可解了張軒燃眉之急了。

所謂食敵一鍾,當吾十鍾。不過這些糧食的囤積點,並沒有在這裡,而是東邊不遠處的文家集。

“報。”一個傳令兵來說道:“秦將軍來了。”

話音剛落,秦猛就走過說道:“末將拜見統領。”

“怎能來的這麼晚?”張軒問到。

按理說秦猛應該走得比張軒快纔對。

“路上遇見了逃出來的卜從善,大戰一些場,斬殺卜從善。 卜從善人頭在此。”秦猛大聲說道。

“好。”張軒一聽卜從善這個名字,心中就厭惡之極。一想起卜從善在黃河大堤上做的好事,張軒頓時有一種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說道:“將人頭掛在轅門之上,讓全營士卒看一看。”

“是。”秦猛說道。

此刻天空漸白,啓明星在東方分外耀眼,能見度也上去了,最少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

而且地面之上漂浮在大地之上的煙霧,就好像是狼煙一樣,大片大片的彌散開來。

雖然空氣之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味道,但是在張軒感覺很是神清氣爽。說道:“秦猛,官軍遺留了大批輜重在文家集,你立即起身,去接管文家集,不可讓文家集落到官軍的手中。如果實在守不住,可以燒掉。”

“是。”秦猛大聲說道。退後數步翻身上馬,帶着麾下兄弟,再次出發,不過這一次的方向,是正東方,正是太陽升起的方向。

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二章 作坊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章 拼死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
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二章 作坊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章 拼死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