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

?

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

從義軍大舉南下,到達朱仙鎮,到左良玉夜遁,數萬精銳之師一朝喪盡。只有區區六日。

簡直是快的讓人目不暇接,快得讓人不敢相信。至少高名衡就不敢相信。在高名衡想來,數萬精銳之師,即便要敗,也要撐上一段時間,卻不想,這邊剛剛得到,河北之兵,盡爲虛兵的消息,不過兩三天的功夫,就得到了朱仙鎮大敗。

如果不是丁啓睿麾下一名楊姓將領,機靈的很,不知道怎麼繞過朱仙鎮帶着數百殘部投奔開封城之後,高名衡反覆詢問,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即便是高名衡不相信,也不行了。

闖賊在開封各門耀武揚威。將四位總兵,並丁,楊兩位督師的旗幟,紛紛踩在馬蹄之下,還捉了一些寧死不降的朝廷命官,在城外殺人示威,並向城頭射箭書。告知援軍已經全軍覆沒了,如果再不投降,後果自負。

在城中人心不穩情況之下,高名衡再城中散播謠言,說,李自成一隻眼睛,就毀在開封城下,故而李自成下開封必屠城。甚至說李自成已經下令,下城之日,舉城內外,全部斬盡殺絕,就是棍子,也要砍上三刀。

如此一來,開封城中,人心漸漸安定起來。

不過,高名衡的心思更加沉重了,他恍惚之間,發現自己的頭髮已經白了大半。

“大人,黃推官求見。”一個僕役說道。

高名衡嘆息一聲,他知道黃澍過來幹什麼的。

社兵。

黃澍去了一次小袁營,抱着一顆人頭回來了。

在張軒看來,已經是萬不得已的下策了,但是對黃澍來說,卻是永遠無法原諒的奇恥大辱。恨不得當即就領兵破了小袁營,將張軒給碎屍萬段。

但是現實不允許,他這樣做,故而他對建立社兵的心思,越發急迫起來,幾乎日日來高名衡這邊報道,說得都是同一件事情。

“告訴他。”高名衡說道:“我答應他。讓他自己去做吧。”

之前高名衡不答應是因爲,他覺得開封城中,這些類似明白的組織,已經夠多了。再多也沒有什麼用處了。反而有些浪費。只是現在朱仙鎮大敗,高名衡心中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急迫之感。

自然答應了黃澍。

黃澍得了高名衡的許可,立即離開巡撫衙門。立即召集李熙亮商議。

李熙亮

與黃澍一同渡河請兵,僥倖未死,也深受刺激。最建立社兵一事,非常積極,黃澍先召集開封城中大戶,十八家之多,從中募到糧食銀兩。雖然不多,但是得到一個承諾,就是城外闖賊一日不退,社兵的糧餉,他們支持一日。

有了糧餉之後,黃澍製作一面大旗。上書“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

黃澍帶着自己的親衛隨從,還有李熙亮的家丁,浩浩蕩蕩的在開封城中轉了一圈,將成立社兵之事宣揚得舉城皆知。李熙亮更是通知了他的好友。

李熙亮也有舉人功名。他的朋友大抵都是生員。一時間應着如雲。

黃澍又宣揚社兵的待遇,不管怎麼說,能吃飽飯,對於開封府底層的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不知不覺之間,闖王圍開封城已經有一月了。

這一月之間,開封百業凋零,百姓只能憑藉積蓄活命,而糧價日益高章,即便是黃澍殺人示威,也不過是讓糧價上漲的曲線更加平滑一點而已。卻擋不住這大趨勢。

只要能吃飽飯,就少不了爲之搏命的人。故而大旗一招,應者雲集,

在開封南門裡面,不知道多少百姓排着隊等這入伍。不過一兩日,就收夠了五千人。

黃澍以李熙亮爲社兵之長,命各生員爲各級軍官,又從陳永福手中挖出來幾個精於練兵的軍官,日日在城中操練,這些生員都是家在開封城之中,與開封城生死與共。又是讀書人出身,對大明朝廷自有一分忠心在。

而普通百姓對這些秀才,舉人老爺,尊敬非常。視爲文曲星,對他們的命令也都願意聽從,再加上後勤還算充裕,雖然在訓練之上有一些生澀的地方,但是看上去已經比一般的軍隊,要強上了不少。

就在黃澍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在這些汴梁豪傑身上的時候,閻李寨之中,一片歡歌笑語。

突然其來大勝,讓李自成振奮非常,朱仙鎮一戰,可以說義軍與官軍最大一次主力對決中的勝利,更何況這一場勝戰打得如此暢快淋漓,區區六天時間之內,將數萬官軍戰兵,打殘的打殘,殲滅的殲滅。

官軍在河南南部,湖廣北部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兵力缺口,這麼大缺口,絕非一時兩時,可以彌補得了,只需拿下開封城,揮師南下,可以說勢如破竹了。

如何不讓義軍上下高興非常。

袁時中與張軒自然也參加了這一場慶功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自成一

揮手,所有喝酒之聲,喧譁之聲,全部平息了,李自成臉色有些酒紅之色,說道:“諸位兄弟,今日大勝左良玉,爲當初戰死的兄弟們,好生出了一口惡氣,唯一可惜的是沒有殺了左良玉這廝,不過沒關係,左良玉已經被打殘了,要取他性命將來有的是機會,攜此大勝,我本該大舉攻城,一舉下開封城,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給了開封城一次機會,結果他卻不識擡舉,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張軒。”李自成說道。

張軒一時間有一點愣神,在印象之中,李自成從來沒有直接了當的招呼過他,一般都是通過羅汝纔來命令他。張軒第一反應是看向羅汝才,卻見羅汝才古井無波,好像絲毫不在意一樣,這才說道:“末將在。”

“鑄炮之事,進行的如何了?”李自成說道。

“已經差不多,百門火炮在三五之後備齊。”張軒說道。

張軒之前爲打造火炮,弄得鐵模了,一系列模具是相當的費工夫,而現在模具不過稍稍修改一下,就可以使用。這樣速度就快的多了。

“好,大軍修整五日。”李自成說道:“五日之後,以小袁營爲先鋒,主攻北城。”李自成獨目炯炯有神,有一種壓迫感過來。

袁時中不敢推辭,說道:“末將領命。”

“袁將軍,聽說朝廷派使者入小袁營,不知可有此事?”李自成淡淡的說道。

袁時中卻覺得汗毛豎起了,說道:“卻有此事。”

“很好。”李自成說道:“我聽說,你斬殺使者一半隨從,這事做得可不是太利落,下面那一半,這一次就請你攻破開封府,獻給我了。”

李自成朱仙鎮之戰,讓他的威望大震。義軍上下說不上上下賓服,但是連羅汝才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觸李自成的黴頭,更不要說袁時中了,袁時中知道這是李自成對他的敲打,他只能生受。口稱末將道:“末將領命,定然竭盡全力攻克開封城。”

“好,五日之後,我就在開封城下,看將軍的英姿了。”李自成說道。

一場大宴就此落下帷幕,張軒走出大帳的時候,已經是繁星點點,如銀河倒懸,如此夜景,在現代是絕對看不到的。張軒輕輕一嘆,心中暗道:“五日之後,卻不知道有多少人,再也看不見這世間的星空了。”

義軍圍開封城,蓄而不發,就是爲了打援,既然援軍崩潰,還留着開封幹什麼?等過年嗎?五日之後的進攻,絕對不會像之前那麼溫柔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章 搶飯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章 風起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章 樊城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二章 作坊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
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章 搶飯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章 風起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章 樊城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二章 作坊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