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

“狼子野心,不外如是。”裴熙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眼中帶了些許笑意,“這次機靈了。”

秦琬白了他一眼,才說:“我又不是事事都要問過你的。”

她如今要做得,便是入聖人的眼,讓聖人明白,她對朝政很感興趣,心思也不歪,手段更不差。魏王魯王能做的事情,她也能做,哪怕“沒有他們做得好”,卻也能輔佐父親,打理好偌大江山。

秦恪的性子,聖人是明白的,重感情,不理智,朝臣一旦和他親近的人發生衝突,勢必是偏幫後者的。這樣耳根子軟,心性不怎麼堅定的人,最容易爲佞臣所侵。秦琬必須讓聖人看到,她可以引導秦恪不走入邪道,再想辦法揭露諸王的醜惡嘴臉。唯有如此,聖人才會進一步考慮真正將江山傳給秦恪的事情,並將之付諸行動。

聖人對自己的心腹重臣們還是比較信得過的,這些人……也不是擰成一股繩,只要不是對一個人偏聽偏信,料想對方也膨脹不起來。

裴熙笑着搖了搖頭,才道:“既是如此,蘇銳就更是不能離開了。”有這麼一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回來的主兒虎視眈眈,蘇銳即便要走,也要尋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才行。安西都護府乃是三大都護府中排名第一的所在,不可等閒視之。

“沒事,匡內監會出手的。”秦琬滿不在乎地說,“魏王已經急了,他越是焦躁,就越容易出亂子。越出亂子,便越容易被咱們針對。”反正他用得都是陰謀詭計,而非陽謀,實在好對付得很。如今的情形,只要稍微添一把火,魏王就能亂起來。故秦琬問到另一件事上:“此番戰事,趙肅、蕭譽、曾憲的戰果如何?”

這是他們自己派系的人,她當然更關心這一點。

裴熙眨了眨眼睛,笑吟吟地說:“眼光不錯。”

“到底是多不錯?”

“這個嘛!”裴熙賣了個關子,“定會如你所願。”

秦琬見他故弄玄虛,恨不得掐一掐他的脖子,最後卻只道:“承你吉言了。”

蘇銳也是運道好,大破突厥王庭,斬首二十萬,並乘勝追擊,打得突厥牙帳都斤山方圓百里,竟無一突厥子民。

捷報傳來的時候,正值臘月,百姓本就想借着過年的興奮,掃除一下前些日子的血腥,討個好兆頭。聽見這個消息,更是歡呼雷動——與平定江南不同,掃蕩異族,尤其是一直以來覬覦中原的遊牧民族,更是漢人的大敵。

一時間,百姓爭相計算着大軍凱旋而歸,早就打定了主意,獻俘儀式的那天,定要起個大早,觀看大軍入城——那可是突厥的王子、公主,他們淪爲囚犯的場景,一百年也未必見得到一回。

這時候,聖人卻下了一道旨意,聲稱西域之事,事關重大。蘇銳身爲安西大都護,應鎮守西域,獻俘之事,令擇旁人。

此道旨意一下,朝堂的氣氛就不妥當了。

誠然,西域離不了蘇彧,但也不差這幾個月的功夫吧?大破突厥王庭,俘獲突厥王公貴族數百,這是何等的榮耀?漢之衛、霍,也就這樣了,豈有不允蘇銳回京一說?

文武百官們對突厥情況瞭解透徹的沒幾個,更不會知曉朝廷對思摩的提防,腦子轉了幾圈,想到的,也只有姻親帶累一事上。

魏王一系,本就有些兩極分化,看見魏王是熱竈,想要湊上來的勳貴、世家,如今就有了些去意,譬如裴熙的庶出叔父裴義,已經悔青了腸子。不明白魏王瞧上去挺不錯的,怎麼一步步走到這等地步,偏偏注都下了,沒辦法反悔,卻仍舊想方設法,尋找抽身的機會。出身寒微的,想跑也跑不了,一面打定了主意,想着若魏王倒臺了,自己怎麼踩舊主子,討好新主子;一面戰戰兢兢,祈求主子莫要倒臺。

在這件事情上,依附魏王的寒門子弟們,卻是有些無力。

聖人可不管這些人怎麼想的,他一道又一道聖旨頒佈下去,十分大方地***行賞。

蘇銳封刑國公,賜良田千畝,宅邸一座,金百。他的父母、祖父母,皆有追封。兒女麼,聖人也捏着鼻子,封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小官。

功勞僅次於蘇銳的,乃是一名老將,姓李名角,如今已六十有五,仍能彎弓搭箭,殺敵異常勇猛,秉性又非常謹慎,可謂老當益壯。

武成郡公任安西大都護的時候,李角便在安西都護府任職,蘇銳任安西大都護後,對他更爲倚重。此人穩健有餘,進取略差了一兩分,謀略也只是平庸。但非常時期非常事,蘇銳若能再待個十年八年,自然能爲朝廷多培養幾名將領,如今卻只能選擇最穩妥的法子。

李角資歷老,年齡長,旁人見他鬚髮皆白,精神矍鑠,英武非常,至少沒有“不服”這一條。求穩,這便夠了。蘇銳也不會不顧忌李角的年齡,故他此番戰事,一心給幾個年紀偏大,素有威信的將領表功,意圖很明確——我走了,安西都護府也不至於後繼無人,哪怕李角不行,也有別的人頂上,總能平穩過渡幾年。

有這些封爵的老將盯着,只得了勳和散官職位,沒得爵位和實職趙肅與蕭譽就不怎麼扎眼了,但對他們的年紀來說,仍舊很是光榮。

趙肅軍功八轉,爲上輕車都尉,封定遠將軍。

定遠將軍是正五品上的散官,上輕車都尉亦是正四品。莫要看這兩個都不算實職,待遇卻優厚得很,而且他這憑軍功,而非恩蔭得封,兵部的冊子上會記檔的。一旦朝廷要用人,優先便會往這些人裡頭挑。

統領一地府兵的果毅都尉,即便是最爲豐饒的上等郡,也不過是正五品上的實職。以趙肅如今的軍功,若是哪地,尤其是中、下的郡縣缺了果毅都尉,他往兵部一遞條子,只要沒後臺特別硬的競爭者,便可走馬上任。

比起穩紮穩打的趙肅,蕭譽就更了不得——他是在御前出過風頭的,與葉陵,還有一道去了西邊的姜緣三人,儼然是衆星捧月般的人物。蘇銳知他們出挑,有意交予重任,他們也不負所望,生擒了西突厥的左賢王。若不是蘇銳怕他們年紀輕輕,風頭出得太多,聖人、姜略也有此等顧慮,封賞還會更厚些。

饒是如此,他們的光彩也遮不住。

蕭譽軍功九轉,爲從三品護軍,封宣威將軍,是爲從四品上。葉陵、姜緣,亦是同樣。若他們有意入南北二府,做個僅次於大將軍的左右將軍,毫無壓力。

沈淮身上有個郡公爵,聖人又步步提攜,他自己也辦成了很多差事,才做到左金吾衛大將軍。蕭、葉、姜三人,因此番軍功,便可直接做他的副手,可見聖人賞賜之厚。

更讓人驚歎不已的,還是曾憲。

曾憲被髮配到西域後,蘇銳也沒有徇私,將他編入了隊伍,卻留了個心眼,只讓他呆在守城的隊伍中,不令他出戰,也算全了一分勳貴間的情面。看在他識文斷字又機靈非常的份上,五大三粗的上司對他頗爲倚重。誰料西突厥玩起了“聲東擊西”“圍魏救趙”,想要截大軍糧草,曾憲屢出奇策,抵禦了幾波進攻。

不僅如此,在上峰貪功,貿然出城,主力被擊潰的情況下,他鼓動士氣,帶領殘餘的將士以及城中百姓,抵禦十萬大軍的進攻,堅守了整整兩個月,終於等到了友軍的援助。可以說,不是他拖住了敵人部分主力,此番戰事,斷沒有這麼成功。

聖人未曾想到曾憲真如秦琬所說,發揮了作用,還是這樣重要的作用,不免犯了嘀咕,心道難不成這就是天意?

魏王呈上的祥瑞,聖人喜愛歸喜愛,卻不欲助長這等風氣,讓弄虛作假的人有可乘之機。除了“嘉禾”,他並不期盼任何祥瑞。但曾憲的赦免與立功,卻是實打實的——聖人並沒有一絲保住曾憲性命的意思,兩派爭得最激烈的時候,他也生出了曾憲一死以平爭端的想法,只是覺得這樣治標不治本,加上秦琬的辦法更好,才付諸實施。如今一看,若無曾憲堅守城池,大軍就要疲於奔命,天氣漸冷,行軍艱難,糧草補給也難以跟上,又有思摩這樣可怕的敵人,說不定真能讓突厥恢復元氣。

一想到這裡,聖人的心思,便向長子再偏了偏,對“浪子回頭”的曾憲,也不吝封賞:軍功六轉,爲上騎都尉,封昭武校尉。至於田宅、奴婢,也有所賜予。

這則消息一傳出,魯王一系,歡騰無比,盧鄉侯老淚縱橫,隋轅睜大了眼睛,沒想到有這番變故。魏王卻臉色鐵青,卻又無能爲力——曾憲在長安做了二十幾年的浪蕩子弟,也沒見絲毫出挑的地方,誰能想到他竟有這樣的才能,又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呢?

不行,再這樣下去,只會被活活逼到絕境。他不能坐以待斃,看樣子,得走那一步棋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九十七章 紀氏清露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十章 趙九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九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一百四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六章 賢惠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子議政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桃花終開第二百七十四章 隔閡已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一生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九章 危機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二百九十六章 愛子棄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六章 賢惠第二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十九章 生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行吾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四十二章 天子一怒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二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義公主第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三百九十六章 生不同衾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十一章 誤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三百三十三章 棋子命令
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九十七章 紀氏清露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十章 趙九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九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一百四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六章 賢惠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子議政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桃花終開第二百七十四章 隔閡已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一生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九章 危機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二百九十六章 愛子棄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六章 賢惠第二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十九章 生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行吾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四十二章 天子一怒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二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義公主第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三百九十六章 生不同衾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十一章 誤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三百三十三章 棋子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