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

秦琬對女學,無疑傾注了很大的心血。

她顧慮着聖人的反應,並不很敢在這時候插手朝政,卻又要朝臣看到她的本事,興辦女學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手段。

安笙被秦琬付諸了這樣大的信任,非常感動,一心要將女學辦好。爲了女學,不惜動用潁川陸氏的人脈——爛船尚有三斤釘,莫要看潁川陸氏因人丁凋敝而沒落,到底有些故交在,這些人家裡又很有些十分出色的女性長輩,總有幾個願意出來教書育人的。

本來想得好好的事情,偏偏在秦琬的要求下卡了殼。

秦琬既然對女學期望很大,希望再過幾年十幾年,能從女學中尋幾個助手來,甚至讓女性地位得以提升,便不可能單純教女子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女紅規矩什麼的。除了經史子集外,她還列了騎射、數算、農學甚至律法等科目,這些功課並不是天天要學的。但按秦琬的意思,六天之內,少數得留小半個時辰給其中一項,不求讓她們全明白,至少要略通。

這可就急壞了安笙。

騎射之類,勉強還能尋到老師,數算……略有銅臭之嫌,只怕高門貴女們不願去學,對這門功課有牴觸,農學亦然。至於典律,那是什麼玩意?縱然安笙才高八斗,涉獵甚廣,也沒琢磨過這東西。別說她一個姑娘家,就是男人,又有多少人會沾這些?經史子集都讀不完呢!

秦琬聽了安笙的說法,不由皺眉:“尋不到教典律的女師?男子呢?科舉也設明法一科,難不成情況糟糕至此?”

“差不多。”安笙不住嘆氣,“我特意尋人探訪了一番,才知朝廷雖設明法一科,州縣卻以進士、明經兩科爲要,其餘科目都不被重視。”

秦琬沉默半晌,才說:“竟至如此。”

大夏開科取士,自然不可能只取一類,林林總總設了四五十科,什麼進士、秀才、明經、明字、明法、明算等,最重要的自然是進士和明經兩科。蓋因這兩科所考的實務、詩賦、經義等,皆爲朝廷所重視。至於別的,倒不是不重視,只是你案子斷得再好,字寫得再出色,哪裡及得上洋洋灑灑,鍼砭時弊,或者闡述經義,詩賦過人帶來的震撼?

朝廷取進士、明經二科的人才多,前程也好,重視這兩科的自然就多,也將旁的拋在一邊。至於想走明法一道的,也不是沒有,但說句不好聽的,尋常百姓,哪能接觸到那麼多案子?這就限制了一大部分人,秦琬懂這些,那是因爲秦恪的***太高,再不問事務,耳濡目染,也知曉了許多,他學得又雜,方把這個說給女兒聽,權當睡前故事,勾起了秦琬的興趣,一心要學。以王府的條件,還有裴熙在一旁點評,方有今日成就。換做別人,即便想學,也要挖空心思,尋找機會。

再有便是,你即便有這本事,沒有好名聲打底,沒有足夠身份地位的人作保,安笙也不敢請啊!誰知道你人品如何,會不會在女學興風作浪?女學裡一旦出了什麼醜事,莫說送了女兒來的世家勳貴會暴怒,就是秦琬的名聲也不會好聽。

安笙覺得吧,刑律一道,離生活太遠。大家知道尊卑,明白長幼,大褶子上不犯事就行,何苦一條條典律倒背如流呢?奈何這是秦琬的決定,她不好明着反駁,只能委婉地說明難處,本打算讓秦琬收了心思。誰料秦琬想了想,竟道:“既然尋不到合適的人選,便將這門課記下,我瞧瞧每月能不能抽出幾日,爲她們分說一番。”

言下之意,竟是要屈尊親臨,當女學的典律老師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安笙豈會再說一個“難”字?欲言又止,最後化作滿滿的無奈。

紀清露見秦琬對刑律這樣重視,心中一凜,將原本的輕視收了起來,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要找到旁聽的機會——她越是接觸秦琬、安笙這些有才學,有思想,有本事的女子,便越覺得心急,恨自己先前荒廢了太多讀書的時光。正因爲如此,哪怕白天忙得腳不沾地,也一定要抽時間出來讀書,晚上不住在心中背誦。

她渴盼着自己成爲一個自由的、可以做想做之事的“人”,而非以色侍人,只能做生育工具、管家婆的“女人”。想要實現這一心願,只有跟着秦琬。

非但她,楊氏也是一樣的想法,實在是受夠了做女人的憋屈。明明是天災**,家業傾塌,一心想做家中的頂樑柱,只因是女兒身,世俗都覺得你離經叛道。茫然之時,驟然遇到個已經付諸行動,取得成效的,便如見到一盞明燈般,順着那抹微亮的光芒走,再也不肯放手。

秦琬知安笙脾性,微笑道:“說起來,還勞煩你走一趟大姑姑的府上,順便拜訪一下寶奴。”

安笙聞言,登時瞭然。

平輿侯隋轅與她們一向要好,他的妻子朱氏看似嬌小,手上的功夫卻不弱,騎射也是極爲嫺熟的,實不愧爲將門虎女。隋轅也不是那等不讓妻子拋頭露面的人——指不定他還會很羨慕朱氏,也鬧着要來當老師呢!

既然女學是秦琬開辦的,她任人唯親,誰也不能說不是。更何況請朱氏做老師,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當利公主。

當利公主聽見安笙的來意,並未爲難,笑了笑便讓安笙去一旁的平輿侯府尋那對小夫妻。待安笙走了,方揉了揉太陽穴,心腹女官連忙湊上去爲她按摩,輕聲道:“殿下,這是好事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親爹當皇帝與異母兄長做皇帝,待遇當然不一樣。當利公主與東宮雖未交惡,也不算親近,遠遠及不上陳留郡主。這等時候,能結交東宮自然要結交,畢竟當利公主還有三個兒子的前程需要考慮。

當利公主的大兒子沛國公隋軒、二兒子瞿陽縣公隋桎皆與魏王走得很近,尤其是隋桎,在魏王案中牽連不小。好在他是高門公子,魏王也只是拉攏爲主,並未讓他做那些傷天害理,特別觸犯法律的事情,才讓隋桎逃過了聖人的雷霆之怒。饒是如此,隋桎也被免了職,若非他的生母是聖人最疼愛的當利公主,他連爵位能不能保住都難說。

聖人尚且是這等態度,更莫要說秦恪了——對魏王系,這位新上任的太子無疑是深惡痛絕的,當利公主與太子不親,三個兒子中兩個犯了事,一個不頂用。東宮若不表明幾分親近,哪怕有當利公主撐着,隋家也就只能剩一份公主與國公體面的空架子,這當然是當利公主所不願看到的。

秦琬欲請朱氏爲女學之師,無疑表明了友好的態度,只要東宮肯看顧隋轅,朱氏能時常出入東宮,與秦琬說得上話,隋家的榮華便能一直維持。

當利公主嘆了一聲,心裡有些說不出是什麼滋味:“我從未想過,這個家的重擔,竟有一日會落到寶奴身上。”

自己的三個兒子是什麼德性,做母親的最清楚不過。哪怕偏疼小兒子,她也明白,大兒子和二兒子纔是比較頂用的,小兒子活下來就是福分了,稀裡糊塗卻快快樂樂地過每一天,沒什麼不好。所以她除了品德上對隋轅要求得比較嚴格外,其餘什麼都不在乎,隋轅愛做什麼做什麼,名聲毀了不要緊,娶的妻子出身低也不要緊,只要他喜歡就好。卻未曾想到有一日,整個隋家的興衰榮辱,竟要靠隋轅和秦琬多年來的交情來維持,甚至她這個做公主的母親都要往後靠。

女官聞言,柔聲道:“三郎赤子之心,以誠相待,上天自有福報。”心底卻說,這大抵就是傻人有傻福吧!多少聰明人汲汲營營,機關算盡,反送了卿卿性命。隋轅呢,由着性子亂來,結果一朝天地風雲變,他反成了炙手可熱的存在。

當利公主想了想,覺得也是這個理,小兒子心地純善,必定會爲兩個兄長說話。隋家也沒犯太大的錯事,過個五六年,有自己和隋轅的臉面,另外兩個兒子的仕途又能起來。

她的心情剛鬆快一些,便有使女來報:“沛國公夫人與瞿陽縣公夫人一道去了平輿侯府上。”

當利公主聽了,眉心就擰成一個結,很不高興地說:“這兩個女人,真會趁熱竈!”這樣急地趕上去,實在很丟她的顏面。

女官噤若寒蟬,不敢再說什麼。

當利公主對兩位兒媳的舉止十分不滿,朱氏對兩位嫂嫂又會好到哪裡去?

沛國公夫人自恃大家出身,瞧不上朱氏,覺得她門第略低,舉止輕浮。加上當利公主偏心之名傳遍四方,沛國公夫人越看越覺得小叔子夫婦變着法子撈婆母私房,挖隋家牆根,時不時要敲打一番,令朱氏十分不快,心道你是哪門子大家閨秀,烏雞眼似的,心還不如我這個武將之女寬。

瞿陽縣公夫人雖出身沒落勳貴之家,卻是隋桎親自挑的,行事妥帖,舉止有度,無人不讚,完美能幹得不像真人,把朱氏比得灰頭土臉。朱氏是個心寬的人,並不會爲這件事就怎麼樣,真正讓她疏遠這個二嫂的,還是瞿陽縣公夫人對妾室的態度。

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十章 趙九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謂蛀蟲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九十四章 棘手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二百五十一章 儲君之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身相代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一十八章 終歸故鄉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二章 代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平之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九章 危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域風雨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安之礦第六章 賢惠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七十章 初見魏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七十章 初見魏王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
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十章 趙九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謂蛀蟲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九十四章 棘手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二百五十一章 儲君之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身相代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一十八章 終歸故鄉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二章 代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平之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九章 危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域風雨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安之礦第六章 賢惠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七十章 初見魏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七十章 初見魏王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