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

裴熙百無聊賴地拈着棋子,木製的棋盤上,黑白交錯,相映生輝。

府邸之外,殺聲震天,人人自危,縱是手握利器的壯漢也有些不安。唯有他,眉間帶着三分驕傲,七分輕嘲,漫不經心地落了一枚白子。

趙肅是代王府舊部,帝后疑誰也不會疑他,一旦宮中生變,沈淮又不在身側,定會命他掌兵,抵禦敵人。

想到這裡,裴熙輕輕一笑,取過一顆黑子,擺到合適的位置。

玉遲善於揣摩人心,又時常出入宮禁,頗得皇帝信任,恰好可以補上趙肅的不足。張華渴望名留青史之意,玉遲早已察覺,裹兒又示意過,必要的時候,他可便宜行事,以玉遲的本事,總能找到合適的機會。

旋即,他又將一顆白子放在棋盤上。

酈深少時與穆淼是至交好友,後一文一武,文在中樞,武在北衙,爲了避嫌,這些年纔不怎麼往來,卻不意味着友情就此斷絕。兩人的立場雖不完全一致,酈深也會被穆淼的選擇所影響。

再是一枚黑子,吞了大半白子的領地。

常青於政事上素無半點心機,卻是一柄最鋒利的刀。用他,不但可以將敵人殺個七零八落,而且他忠厚的外表也是絕佳的掩護。只要對他說了不需隱瞞,裹兒是怎麼吩咐的,皇帝問起,他定是一模一樣回答的。

白子不甘失敗,憤而反擊,只可惜,徒勞無功。

裹兒主政,諸多勳貴重臣不買賬的事情,皇帝早就知道,也只是知道,並未切實體會究竟有多難。所以裹兒手上有沒有虎符,在皇帝看來都是一樣的。現如今,帝后可算是好好嚐了一回滋味。

最後,仍由黑子收尾。

陳玄行事謹慎,心思縝密,又帶着三分陰柔。他一定不會讓秦敬活下來,令裹兒背上惡名。所以,他會賜予秦敬一個非常完美的,一點都不符合皇族身份,卻很適合秦敬本人性格的死法。

十九道縱橫之間,一個“殺”字,鋒利得刺痛人的眼睛。

“郎主——”裴宣急急地跑到門邊,“亂兵已經退去了。”

“裴宣啊,你說這兒是不是小了些?”

“啊?”

“地方也小,伺候的人也少,實在住不開啊!”裴熙拂了拂衣袖,不染半點塵埃,輕鬆寫意地向外走去,見裴宣還愣在原地,睨了他一眼,“沒聽明白麼?府上要再進些人,記住,只要家伎和奴婢,明白麼?”

裴宣品度裴熙這句話蘊含的意思,不消片刻,已察覺其中意味,不由打了個激靈,連聲應道:“諾!”

不知不覺,竟汗透重衣。

裴熙趕到大明宮的時候,大明宮的戍衛已被金吾衛盡數接管——帝后經此一事,已如驚弓之鳥,除卻“自家人”沈淮,以及沈淮所執掌,此番幾乎未曾參與叛亂的金吾衛外,旁人一概不信。

沈淮聽見裴熙來了,連忙去迎接,猶豫半天,還是沒忍住心中的問題:“此番事變……”

“確實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裴熙知他想問什麼,乾脆利落地說,“我們本以爲會是九日後,卻未想到他心急至此。好在早就做了些準備,否則,還真讓他打了個措不及手。”

他這麼一說,沈淮心裡也平衡了。

沒辦法,趙肅這宮廷留宿得有點巧,很難讓沈淮不懷疑,這是秦琬早就安排好的,局已經做好,就等秦敬往裡頭鑽。

倘若真是如此,沈淮怎會高興?明明沈家才當是江都公主最好的臂助,若是江都公主告訴了別人,偏偏不告訴他,讓他背上“失職”這麼大的黑鍋,那可就太令人寒心了。

裴熙生來高傲,算計了人也大大方方告訴你,從不遮遮掩掩。在這一點上,沈淮還是信得過他的,想想也是,秦敬要造反,肯定得挑沈淮不在的時候。沈淮卻一向盡忠職守,絲毫不以皇親國戚自居,一個月頂多休沐三四回。真要留了心,其實很好算,畢竟越往後拖,陳玄和常青對禁軍的掌控力就越強,毫無疑問,情況也對秦敬越不利。

見沈淮鬆了一口氣的模樣,裴熙沒說什麼。

沒錯,以他們如今的力量,確實不能面面俱到,真正掌控全局。縱然在秦敬身邊安插了人,但秦敬是個誰也信不過的傢伙,並不會將計劃全盤吐露,一會一個主意也是經常的。何況安插得這麼深的探子,往往是不用則已,一用就再也沒辦法隱藏的,秦琬自然也不會將他們耗在日常瑣事上——雖不能知曉秦敬究竟拉攏了多少人,但只要守住最重要的玄武門,牢牢佔據高地,秦敬就是把南府十六衛全給攏了去,秦琬也有辦法對付。

北衙統共就四位真正有話語權的將軍,稍微分析一下這四人的性格,秦敬會拉攏誰,不問即知。如此一來,秦敬會選什麼日子造反,範圍就已經縮到一個很小的程度了。

計劃是他和秦琬定的,九日後也確實是最可能的日子,但今天,也不是沒算到的,只是被他們列在第二罷了,否則也不會有今日這麼一出。話又說回來,在裴熙心裡,這兩日的可能並非三七開,而是五五開,他卻隻字不提——帝后是秦琬的親生父母,秦琬關心則亂,並不會真正置帝后於險境,哪怕處處都安排妥當,萬無一失,秦琬也未必會同意,裴熙卻不然。只要有七成的把握,他就一定會冒險。反正安插在秦敬身旁的探子早就得了吩咐,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分毫都不會錯,帝后安全無虞。

含元殿內,秦恪聽見秦敬已被親信殺死,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半晌才道:“既是如此,取他的首級,懸於太廟三日,令他親自向列祖列宗告罪罷!”

衆人肅容稱是,秦恪經此一難,頗有些意興闌珊:“那些背主的奴才,也一併殺了。”

秦琬見父親竟沒想到還有一件事,目光巡視諸位朝臣一圈,沉吟片刻,仍站了出來:“父皇,蒼梧郡王謀逆,可要援引舊例?”

舊例?

秦恪一怔,未反應過來,沈曼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襬,比了比自己,秦恪這才明白——按照本朝的慣例,謀逆、叛國兩樁大罪,縱是皇子王孫也無權免責。就算是死了,也要被貶爲庶人,名字從金冊玉牒中抹去。

這本是大臣們該提醒皇帝的,但當今聖上的情況,大家心中都有數,誰敢冒着惹皇帝不快的危險說這件事?就算是秦琬,明着將此事說出來,也是擔了風險的——倒不是怕秦恪不高興,而是會有人說她是故意打擊報復,斬草除根。

話又說出來,就算此時不說,這麼大的事情,誰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皇帝素來不管事,這惡人遲早要秦琬來做。既是如此,早說和晚說又有什麼分別?還不如堂堂正正地提醒皇帝,也好過藏着掖着。

“既是舊例,那就遵循吧!”想到被出族的樑王和衛王,秦恪的神情更加低落,“其他瑣事就不必問朕了,一應交由江都公主處置。對了,張華,取虎符與先帝佩劍來。”

張榕心中一動,本想上前,眼角的餘光掃到不動如山的徐密和江柏身上,思忖片刻,也沒說什麼。

“先帝佩劍,曾賜予樑……樑庶人查案,所到之處,如先帝親臨。從今往後,江都公主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秦恪揮了揮手,不想多說,“朕乏了,你們都下去吧!”

衆人見狀,只得告退,秦琬擡眸,看了一眼母親,見沈曼朝她輕輕點頭,便走到張華身邊,輕聲道:“張大人,父皇母后都受驚了,還是請太醫院的御醫們來看看,開幾貼安神的藥方爲上。”

張華承了她偌大人情,比昔日的恭順又親熱三分:“殿下放心。”

秦琬戀戀不捨地看了父母好幾眼,這才與衆臣一道退下,沈曼見大家都走了,不由嘆道:“你呀,就是這樣,裹兒想和你說話,一直眼巴巴地看着你,你與她多說幾句又如何呢?”

“她也是太不像話!”秦恪憤憤道,“將心腹全往這邊調,絲毫不想想自己!秦敬那孽畜連逼宮的事情都做得出來,若是她落在秦敬手裡,會有什麼後果,她——縱是一片孝心,也不該這樣!”

沈曼又好氣又好笑:“你這不是將虎符和先帝佩劍給了她麼?從今往後,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啦!”

說到此處,她又有些憂愁:“這次的事情,牽扯到了那麼多人,由她來處理,我真怕她的名聲更……”

“我先前就是太在意這些,才令有些人會錯意,連犯上的事情都敢做了。”秦恪拍了拍沈曼的手,“你莫要擔心了,咱們的女兒,縱是名聲不好又如何呢?她若看上了誰,誰還敢拒絕不成?現如今最緊要的便是樹立她的權威,總不能令她一直提咱們操勞,說的話卻沒有半點用吧?處置又如何,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誰敢拿這個做嚼頭,那就是活得不耐煩了。”沈曼知秦恪心意已定,心中大石終於落下。

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七章 抽薪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六十四章 不按常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楊延之惑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二百五十一章 儲君之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九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人唯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
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七章 抽薪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六十四章 不按常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楊延之惑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二百五十一章 儲君之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九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人唯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