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

秦琬換好常服,出了院門,蘇彧已等在那裡。

這位大都護的嫡長子身材頎長,容貌俊秀,站在門邊,堪稱芝蘭玉樹。他的氣質頗爲冷凝,即便對着新婚的妻子,神情也是淡淡的,卻無人會說他不是——世家貴族的做派,本就是這般,哪怕是夫妻,也要端正守禮,不能有一絲逾矩。

東萊蘇氏本就是赫赫有名的世家之一,蘇彧這一支的先祖是蘇氏旁支,卻憑着出身和本事做到了一郡之守,又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投靠了夏太祖,得了個襲五代的侯爵。雖說前些年曲成蘇家不發達的時候,東萊蘇氏完全沒拉一拉這個旁支的意思,大概是覺得你們有爵位就夠讓人羨慕的了,我們不求你就算好的了,你還想求我們?伴隨着這些年蘇銳的崛起,東萊蘇氏的示好也越來越頻繁,加上世人對世家還是很推崇的,勳貴明着鄙夷,暗地裡卻偷偷學世家的做派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曲成侯府縱不喜本家,也不好與他們公然斷了往來,人家投之以桃,自己也少不得報之以李,留存幾分世家風氣,蘇彧的姿態自不會惹人懷疑。

如果秦琬不知道他另有所愛的話。

正因爲如此,秦琬對蘇彧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權作打過招呼。

這個笑容溫和又恬靜,讓人見了,心都爲之沉靜下來,覺得自己與她捱得很近,卻又因爲她給人的尊貴疏離之感,不自覺就分出了上下主次的距離。與其說是妻子對夫婿的態度,倒不如說是主人對待客人的禮貌周到。

蘇彧噎了一下,卻沒表現出來。

他雖打小就被莫鸞逼着禮讓秦宵,那也是尊卑有別,這些年更是衆星捧月,少有人會給他臉色看。莫鸞一門心思撲在兒子上,蘇彧的教養自不會差,也沒真心胸狹窄到斤斤計較的程度。他心悅鄧凝,卻未做出什麼逾禮之事;厭惡婚事,到底也沒真給秦琬臉色看。不過是被人捧久了,乍然間遇到個身份比他尊貴的小娘子,又強塞成了夫妻,心中有些彆扭罷了。何況他本就不喜歡秦琬這般明豔張揚的女子,偏好鄧凝那樣進退有度,端莊大方,私底下又帶點若有若無的憂鬱的姑娘呢?

話雖如此,他也知曉鄧凝之祖和他生父在朝堂上的地位。文武聯姻本就稀奇,若是宰相與大都護聯姻,莫說聖人,滿長安的人都該睡不着覺了。故他雖心悅鄧凝,時常到她會出現的地方去,爲她拖着不肯許婚事,心裡頭也知自己與她不可能,爲不損鄧凝清譽,方將此事遮掩得不透多少風聲。他之所以如此,不過是存了幾分癡念,明白男子晚婚不愁,女子卻不能錯了花信,盼着鄧凝過得好罷了。若是鄧凝定親,彼此沒什麼往來,他興許也就絕了這個念頭。偏生鄧凝嫁到了魏王府,日子又過得極爲不好,蘇彧明知自己成了尷尬人,還忍不住想照拂鄧凝幾分,卻無計可施。

見着曾經愛過,至今未曾忘懷的女子日漸憔悴,明白自己動照顧她的念頭已是不該,待到成親後,更應該將全部的心思放在妻子上,蘇彧對“成親”便有些本能的排斥。如今見秦琬雖無當年所見的那般驕橫,對他也沒半分新婦的羞澀恭謹,想到鄧凝在魏王府微小謹慎,畢恭畢敬,步步不肯錯尚且折騰得只剩半條命的樣子,他對新婚妻子縱談不上厭惡,也稱不上喜愛了。

這兩人皆是心高氣傲之輩,彼此都抱着“你既然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有個面子情就好”的想法,禮儀風度未失,卻無半點親近之意。好在秦琬身份足夠高,哪怕不被夫婿喜愛,一輩子的體面尊重也是有保證的。瞧着她帶來的陪嫁,個個綾羅綢緞,鑲金戴玉,談起縣主來沒有不說她出手大方,寬仁厚道。只要不犯着她的忌諱,賞賜從來都是厚的,下人們看在眼裡,也不敢有所怠慢。

蘇銳度兒子品行,也不指望他能審時度勢,放下身段,平等地對待妻子。但爲了蘇家傳承甚至安危,他這個做父親的卻不能置之不理,也只有趁着他還在京城的時候,多讓秦琬認識一些蘇家外院的人,好歹樹立個“夫妻一體”的形象。將來二人若有什麼嫌隙,這些真正有本事有武力的人有了幾分顧及,也不至於立刻藉着武力將秦琬鉗制在府裡,這纔有讓秦琬和蘇彧夫婦去外院轉一轉的主意。

說是引薦,實際上蘇家外院也沒多少要緊人——蘇銳常年在外,莫鸞妙齡當家,拉着五個兒女,畏懼人言如刀,總是要避嫌的。若不是蘇銳爲好好“教育”頑劣的小兒子,三年前特意送西域帶了個西席來,他們連去書房這個步驟都能省了。

蘇銳爲小兒子請了個蠻夷西席的事情,京中雖未傳開,關注蘇府的卻都已經知道了。奈何蘇蔭對這個恩師十分瞧不上眼,一口一個“蠻子”,大家也就理所當然地想成胡人的形貌。誰料見着此人,才發現他身形高大偉岸,容貌卻是一等一的清癯,全無胡人的高鼻深目,倒有幾分江南水鄉的眉清目秀,又透着一股難言的滄桑和堅毅。舉止灑脫,進退有度,端得是一等一的好人品。

對這個西席,蘇銳重之又重地介紹:“這是來自於闐國的尉遲先生。”

蘇彧不大喜歡這個三番五次懲戒幼弟的胡人,只是禮節性地行了個拜禮罷了。秦琬倒是想起一樁,便露出幾分好奇之色:“我聽聞于闐國的國姓便是尉遲,莫非先生是于闐皇室中人?”

聽見她這樣說,蘇彧的眉毛動了動,面上頗有些火辣辣的感覺,畢竟秦琬不說,他還真不知道千里迢迢的于闐國國王姓什麼。如今聽秦琬一體,他雖有些說不出的滋味,心裡頭便有幾分信了。

安西大都護在大夏極有實權,對西域諸國的國王來說也是地位超然的人物,尋常胡人見他都難,怎會得到他的信重和推崇?若是西域哪個國家的皇室或者宗室,這樣倒是說得通,長安權貴見胡女嬌媚**,也會嚐嚐鮮,西域權貴納幾個漢女又有什麼稀奇?江南女子身材嬌小,體態玲瓏,與胡女截然相反,被寵幸也屬正常,但若此人真是于闐國的宗室,留他在蘇府是否不合時宜,若有人藉此誣阿耶通敵叛國……

蘇銳聞言,朗聲笑道:“你看看你,又騙到了一個。”

玉遲搖了搖頭,無奈道,“尉遲非姓,亦不是你想的那兩個字,而是美玉的玉,姍姍來遲的遲。”蘇銳站在一旁,忍俊不禁,到底記掛着小姑娘的面子,笑道:“你也莫要介懷,我第一次見玉遲的時候,也當他是于闐宗室。”

玉遲?不是尉遲?

蘇彧實在不知說自己這個弟弟什麼好,當了三年弟子,連先生真正的名字都不知道,奈何……罷了,蠻夷而已,即便會幾篇詩文,習得幾手功夫,長安難道找不出這樣的人?阿耶讓他做四弟的西席,看重得也就是他不沽名釣譽,又不通禮數,會在蘇蔭犯錯的時候下重手責罰罷了。

與蘇彧的複雜心思相比,猜錯了玉遲身份的秦琬沒半點尷尬,反倒點了點頭,讚許道:“既是如此,玉先生定然十分有爲!”

宗室這等身份嘛,與皇家血緣近的還值點錢,若與皇家血脈遠了點,除了一個名頭外,興許還不如許多臣子。漢、燕兩朝未曾滅亡的時候,便有許多宗室落魄到只能做個平民百姓,憑個名頭唬唬人了。玉遲瞧上去也就三十四許,若無所作爲,蘇銳何至於擔了被人污衊的風險,將他這個胡漢混血請做西席?所以,他必須很有本事,能耐大到蘇銳都不大相信他一人可以打拼下這麼大的基業,必有家族幫助的緣故。

蘇銳見秦琬如斯敏銳,又是歡喜,又是嘆息,喜得是兒子兒媳若是一條心,有這麼個身份尊貴又聰慧敏銳的兒媳在,何愁蘇家不興旺?愁得是兒子配不上秦琬,偏生擺出一副讓人不喜的模樣,好好的姻緣,即便不成仇家,也不會真親如一家了。

他心中轉過萬千思緒,面上卻不露分毫,亦讚道:“這是自然,玉先生乃是西域最大商隊的擁有者之一,赤手空拳打拼出偌大基業,何等有爲!”

蘇彧對蠻子還是輕視的,加上幼弟時常被罰,他本能地對玉遲存了偏見。如今聽得玉遲的身份,若非畏懼父親的威勢,簡直要當場詰問蘇銳對兒女有幾分看重了——蘇蔭是安西大都護,曲成郡公的小兒子,世家的子弟,讓一個蠻夷做西席已經貽笑大方了,這人居然還是個商賈?士農工商,商排最末,雖不至於零落塵泥,到底不被人正眼看。

秦琬出身彭澤,少時條件艱苦,不容她擺皇族架子,便沒像這些權貴一般,聽見“商”就彷彿看到了什麼髒東西。

相反,她聽裴熙說過,西域諸國掌控着往來商路,土地又貧瘠,便多重商賈之事,將西域的珍奇物事運過來,再將大夏的瓷器、刺繡、絲綢等東西賣過去,利潤之大,非比尋常。但同樣,眼紅這份財富,意圖染指的馬賊、沙匪、盜賊甚至官員也特別多。正因爲如此,想將一直商隊經營出來,錢財倒在其次,兵力和後臺纔是最要緊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謂蛀蟲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零五章 涼州生亂第三百一十八章 終歸故鄉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三十六章 盤算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十三章 得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細如髮第一百五十四章 範大娘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二百七十四章 隔閡已生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十五章 風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合常理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三百九十章 奢靡之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八十五章 傢俬豐厚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四百五十六章 請立皇女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一百七十八章 冰雪聰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盧氏遭貶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四百一十九章 高麗之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二十章 廝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四十九章 理智感情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二十章 廝殺第二十二章 認可第三百一十五章 桃花終開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
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謂蛀蟲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零五章 涼州生亂第三百一十八章 終歸故鄉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三十六章 盤算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十三章 得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細如髮第一百五十四章 範大娘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二百七十四章 隔閡已生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十五章 風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合常理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三百九十章 奢靡之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八十五章 傢俬豐厚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四百五十六章 請立皇女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一百七十八章 冰雪聰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盧氏遭貶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四百一十九章 高麗之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二十章 廝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四十九章 理智感情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二十章 廝殺第二十二章 認可第三百一十五章 桃花終開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