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

裴熙的話語縈繞在房中,久久未曾散去,在場的衆人卻沉默了。

聖人對穆家何等偏心,世人有目共睹,偏偏穆家不懂珍惜,得寸進尺,竟敢沾染聖人爲秦氏皇族想好的退路,實在是蠢得令人髮指。不僅如此,此舉無疑讓聖人左右爲難起來——他若罰了穆家,衆人只會認爲穆家聖心不再,穆家人自己也惶恐難安,勢力大不如前倒在其次,狗急跳牆纔是最大的問題;他若不罰穆家,只罰姜家,局勢更會不妙。

與備受帝王信賴從而崛起的穆家相比,姜家雖不至於太過耀眼,到底有幾百年名門世家的名望和底蘊撐着,也一直被視作“大夏帝王重用世家子弟”的代表之一。而在這些世家的眼裡,穆家無疑使暴發戶中的暴發戶,最讓他們羨慕也不屑的存在。此次的事情,諸王是幕後推手誰都知道,穆家參與亦是鐵板釘釘,世家不敢朝王子皇孫發泄怒火,對穆家卻沒那麼寬容。若是穆家沒事,姜家有事,非但姜家,諸多世家都得動一動別的心思了。

“這大過年的,論功行賞自是喜上加喜,卻沒有大動干戈的道理。”長久的靜謐後,秦琬緩緩道,“咱們先等等看。”

代王望着愛女,滿腹擔心。

他不想爭奪皇位,自然不關心什麼姜家穆家受不受罰,只是覺得愛女的處境堪憂——兩個由他庇護,出身頗低的武將隨軍出征,竟還被捲進這種腥風血雨裡,若換做裹兒……光是想一想那幅場景,代王便忍不住心中憂慮,思忖許久,竟道:“待會我進宮一趟。”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聽見代王求見,聖人也很詫異,心中轉過萬千個念頭,甚至連庶長子是不是真長進,懂得僞裝的想法都冒出來了。待聽了秦恪的來意,簡直哭笑不得:“寫一張聖旨,承諾海陵的婚事由你做主,朕不插手?”

秦恪對父親一貫敬畏,在聖人面前頭都不怎麼敢擡,憑着一腔愛女之心說完要求,聽見聖人這麼多,驟然間就矮了半截,卻還是硬着頭皮,支支吾吾地說:“兒子怕您將裹兒定給蘇彧、李凌之流,才……”

聖人何等眼力,自然瞧出兒子所說字字句句出自真心,正因爲如此,他也被勾起了慈父心腸,嘆道:“朕知你疼愛海陵,朕又何嘗不疼祚兒和楨兒?千挑萬選,總想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平順如意。哪怕見着了適合的人,也覺得略有些不足,總想再看看,以爲後頭還有更好的,結果呢?”陳留郡主嫁給了高衡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懷獻太子妃沒本事籠絡太子,便朝太子的姬妾下手,害得太子以爲他無法生育,怕聖人因此廢了他,懼怕之下做出糊塗事,落得個九泉之下無人供奉的下場。

陳留郡主的婚事還能說是陰差陽錯,造化弄人,懷獻太子的婚事可就真是拖久了的毛病。據代王所知,早在懷獻太子出生後,聖人和穆皇后這對天下最尊貴的夫妻就爲兒子的婚事絞盡腦汁,足夠資格做太子妃的閨秀列了一長串,名單隨時在增加和刪減,鬧得十餘年裡與太子年紀相差不到三歲,父兄又頗有權勢的小娘子都沒辦法說親。

就因爲看得人太多,這也好那也好,又感覺這個人有些不足,那個人也有些不足,加上穆皇后的身體日漸不好,心思比較急,才選了那麼一位看似溫良賢淑,實則心如蛇蠍的太子妃。至於太子妃壓根管不了太子,爲保住地位纔對姬妾下手之類的苦衷,女人或許能夠理解,但在這些從不缺女人獻媚討好的天潢貴胄眼裡,自然是罪大惡極。

想到堂姐與九弟的遭遇,秦恪便有些拿捏不定。

他本就是個優柔寡斷,耳根子很軟的人,旁人說得話但凡有一兩分道理,聽進去的他就會受影響,何況是聖人所言呢?想到自己一身榮華權勢都來自於聖人,聖人若是駕崩,新帝登基,自己雖爲新帝長兄,處境卻必定大不如前,連帶着女兒的親事也要受影響,免不得左右爲難。

聖人見長子神情鬱郁,不知所措,心生憐惜,嘆道:“你且放心,我必會爲海陵選一門稱心如意的親事。”

“兒子……”秦恪糾結半天,忍不住低聲問,“能不能不選蘇彧?”

瞧他還惦記着這件事,求了自己一次不夠還得求第二次,聖人又好氣又好笑:“你還和他卯上了?”

經過一連串的事情,秦恪對六弟魏王已沒什麼好感,卻不好當着聖人的面說魏王的壞話。偏偏他又有一腔憤懣要訴說,壓根忍不下,思來想去,只得小聲嘀咕一句:“我可瞧不上他。”

聖人見蘇銳出類拔萃,本以爲他的兒子也是難得的人傑,見到蘇彧後不免有些失望。倒不是說蘇彧不好,相反,蘇彧論文采,論吳公,論學識,論樣貌,論氣質……無論哪樣都很出挑,但聖人見過的人才實在太多太多,這等程度的優秀實在難給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話雖如此,聖人卻不會輕易對誰做評價,以免因自己一句話鬧得人心紛亂,影響時局。

聖人對秦琬的印象很好,在她身上瞧見了長孫秦琨影子的同時,也扼腕她不是男兒身。想到陳留郡主舊事,再看看糊塗的長子,聖人心中百感交集,含糊幾句,哄走秦恪,又沉默許久,才無奈嘆道:“恪兒這孩子……唉!”

匡敏侍立一旁,聽得聖人這句嘆息,免不得心中一突。

他跟隨聖人多年,對聖人縱談不上了解十分,也能琢磨出六七分,自然明白聖人雖沒到越老越糊塗的程度。但是,伴隨着時光的推移,這位精神矍鑠,主宰衆生的老人也越發重感情。

代王與魏王的生母皆是卑微之身,奈何兩兄弟的性格完全不像,一個溫文端厚,懦弱怕事,一個沉穩內斂,心思深沉。聖人對前者既愧疚,又恨鐵不成鋼,但對他的溫厚又很是喜愛,對後者卻極爲不喜,嫌其過於冷酷,手段狠辣,對之苛刻非常。

世間之事向來如此,有對比就有高下,聖人不喜鍾婕妤,自不樂意鍾婕妤的兒子繼承皇位。若沒代王在,瞧在魏王才幹出衆的份上,聖人說不定就捏着鼻子認了魏王做自己的繼承人。偏偏又有個身爲皇長子,足夠名正言順,卻因生母出身卑微不被聖人所喜,從來就不敢覬覦那張椅子,還被聖人流放過的代王在。與“合心意”的代王一比,魏王的不甘心和力爭上游便有些刺眼,雖說聖人是英明天子,不會被這等情緒影響太過,但到底有影響不是?

九重宮闕中生活的人,誰不靠天子爲生?聖人再怎麼高深莫測,情緒內斂,也架不住後宮中人成日察言觀色,小心揣摩——若聖人真打定了主意讓魏王繼承錦繡江山,諸王縱不甘也不敢鬧得太過,頂多暗中積蓄實力,圖謀兵變罷了。偏偏聖人對魏王的情緒很是複雜,隱隱有不接受這個兒子的意思,才讓諸王的心思越發活動,底下人有學有樣,惹得朝廷局勢越發渾濁起來。

這些事,匡敏看得明白,卻沒有任何身份和立場去提醒聖人,只得陪着聖人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新年。

聽着山呼海嘯般的“萬歲”,慶賀江南的平定,譙郡公府裡的於氏卻沒半絲喜色,不安地絞着帕子,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俱全。

秦琬託她幫趙肅說親的時候,她嫌趙肅身份低,碰壁幾次就甩手不幹。沈淮要她找孃家侄女,她明着答應,暗地裡卻壓根沒當一回事。如今見趙肅立了大功,凱旋歸來,如何不難受?更不要說……瞧着一旁低眉順眼站着的年輕婦人,於氏險些將帕子擰爛。

她身子不方便的時候,也曾安排過使女去侍奉沈淮,但那些都只是上不得檯面的通房丫頭,到了年歲就要配小子或放出去嫁人。哪像眼前這一個,良家女出身,美貌清麗,只因父喪耽誤了花信的媵!

於氏惦記着妾室威脅,沈淮卻已到了代王府,聽趙肅和蕭譽說他們南下的經過。原來,蕭譽和趙肅進了平叛隊伍後,頗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心道長安城那羣各有後臺的老爺兵我對付不了,你們這些是農民的府兵我們還不能對付?故他們費了一番心思收復手下,誰料投誠實乃虛情假意,上峰給予的錯誤情報加上手下的叛亂,險些讓蕭譽命喪黃泉。趙肅知秦琬心思,對蕭譽行蹤多有注意,恰好救了他一命,卻未料對方打算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兩人無奈之下狼狽逃亡,又不甘一生這樣埋沒,趙肅忽想到自己在彭澤的時候認識得那些水匪,知曉他們暗中集結成了一個頗大的組織,成爲水路一霸,便與蕭譽商定。兩人深入匪寨,憑三寸不爛之舌和代王府權勢說動對方,本只是想見縫插針,卻遇上了藏身漁家的魯王。

第二章 代王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義公主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宮妃嬪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三十五章 本性難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二百四十一章 來使雲集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二十七章 刻薄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子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四百零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四章 嫡庶第二十五章 變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博望侯爺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四百三十六章 錦繡江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
第二章 代王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義公主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宮妃嬪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三十五章 本性難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二百四十一章 來使雲集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二十七章 刻薄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子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四百零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四章 嫡庶第二十五章 變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博望侯爺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四百三十六章 錦繡江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八十二章 武將紛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