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

魏王雖不知孫侃的行徑,卻也焦頭爛額得很。

他這幾個兄弟雖心思各異,針對他的時候卻異常齊心——韓王不要臉面,凡事都衝在最前頭,渾歸渾,卻讓人頭疼;魯王詭計多端,隱於幕後,事情多半是他壞的。至於趙王,那就更噁心了,擺出一副兄長的架子,凡事都要教訓他幾句。你和他擺事實講道理,他和你談長幼有序;你玩謙恭禮讓吧,他還蹬鼻子上臉了!

懷獻太子入朝聽政的這些年,魏王只覺這個弟弟本事平平,驕奢非常,不過是投了個好胎,才能凌駕於衆人之上。直到他接過這份擔子,才覺偌大國家,想要方方面面都考慮到實在很難,更別說還有拖後腿的兄弟在,若是……唉,若不是聖人不願正他的名分,讓他做名正言順的太子,他何至於處處受制於人?

每想到此處,魏王便有些心煩意亂。

若聖人一直如往常那樣,丁是丁,卯是卯,倒也罷了,偏偏對藍氏優厚至此,破了多少年的規矩,怎能讓人不多想?老四、老七、老八的生母都算得力,在後宮中能說得上話,唯有自己……

正當他憂心之時,常青輕輕敲了敲書房的門,聲音很輕,神態卻恭敬之至:“主子,常青來了。”

“進來!”

常青身形如電,極爲迅速地開門、關門,頭也不敢擡,跪在魏王腳下,畢恭畢敬地說:“啓稟主子,蘇家的內賊已然查明,乃是蘇彧的心腹長隨之一。奴才順着這條線查下去,追查到了盛德記,再要往下,奴才怕驚動趙王府的密探,便停了下來。”

與秦琬相處得越久,常青就越不喜歡在魏王跟前待着——秦琬對常青一向客氣,看座是必然的,態度也很溫和,哪怕有種上位者的矜貴,遇到事情也多半是商量、徵詢的口氣,哪怕她早就拿定了主意,到底會問一句。

人都是有自尊的,哪怕常青一度打定主意做魏王座下鷹犬,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好一點的對待,正如同勳貴們明知魯王笑裡藏刀,依舊喜歡和魯王打交道,不願面對魏王的冷臉一般。常青在秦琬那兒體會到了被尊重的感覺,雖仍是爲秦琬效力,卻是與幕僚、親衛一般能說得上話的存在,而在魏王的眼裡,他常青,不過是個好用些的物件罷了。

他本就是個小義勝過大義的人,魏王對他有救命之恩,他感激得很,奈何魏王與他的理念想背離,他才起了反叛之心,又被秦琬、玉遲加以誘導,不願再回頭。照他的意思,與其這樣麻煩,還不如他直接將魏王給殺了再自刎,一了百了。秦琬卻堅決不同意他這樣白白犧牲,他心中感激,對敷衍魏王一事也就沒那麼反感了。譬如蘇彧的書房失竊,明明是他做的,他卻藉機扯出另一方的奸細,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反正對方也真的受了外人的禮,不過是沒來得及背叛蘇彧,僅此而已。

盛德記是趙王暗中的產業之一,也是趙王諸多據點中使用得比較勤的一個,卻早就被常青給查了出來,趙王還當這個據點十分隱蔽,也不知漏了多少信息出去。這也是血影前幾任統領都是一兩年換一次,最多不過三年,常青卻當了六七年血影統領的原因——他的辦事能力實在太過出色,一直以來也無甚異心,這幾年的時間又非常關鍵,魏王方一直留了常青性命,只是對他加派了監視的人手罷了。卻也不想想,常青的能力既然是他都能容忍對方多活幾年的出色,對方若一心想要遮掩行蹤,又豈會讓那些跟蹤的人發現?

趙王對蘇彧身邊的人下手,魏王半點也不奇怪。這世上能抵抗得住金錢誘惑的本來就少,論錢財,趙王是幾個兄弟中最多的,更莫要說他手上無數美嬌娥,無不是從小就被訓練伺候男人的本事,足以令任何一個男人嚐到**蝕骨滋味,沉醉在溫柔鄉中不想出來的絕色佳人。那些奴僕出身的傢伙,豈能抵擋得住這等誘惑?只是……“蘇彧到底帶了什麼回來?”魏王沉聲問,“他的書房裡可有不妥當的東西?”

“奴才未曾進過蘇世子的書房,拷問那人,那人說他不過爲錢財和美色所迷,鬼迷心竅才偷了好些藏得隱秘的字畫,也沒打開來看,東西便全被幾個黑衣人帶走了。”常青雖是老實人,一旦想要扯謊,還真是一套一套,“尋到蘇世子的血影衆回了信,說蘇世子捏住了誠國公府通敵叛國的證據,手上還有歷年的賬冊和名單。”

魏王聽了,眉頭微皺:“竟真是誠國公府?”蘇彧是哪來的門路,直奔誠國公府,還真尋到了對方的不是?自己該不會是被哪個兄弟算計了吧?可誰有這樣通天的手筆,能將這麼多事一一算計進去難不成……只是巧合?

常青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

他心裡明白得很,魏王只是將他當做一件工具,工具麼,用得順手即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故他從來不在任何事情上插話,只將自己調查來的事情一一稟報,權當自己只是個傳話的,若非如此,也不至於安然活過這麼多年。

與秦琬處的輕鬆相比,他竟有些恍惚,不知這些年是如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熬過來的。

魏王斟酌一番,已然拿定了主意,毅然吩咐道:“你讓人傳話給蘇彧,將賬冊的前三頁抄錄一份,以最快的速度交到孤這裡!”誠國公府通敵叛國與否,和他並無關係,若能打這時間差,從誠國公府中謀一二好處,自是最好不過。

幫容家隱瞞是不可能的,高翰一路隨行,哪怕提前回來了,事情也稟得七七八八,至多是沒有真憑實據,不好貿然對誠國公府動手罷了。這一點,自打失了賬本開始,誠國公心裡就該有數,否則也不會派人去追殺蘇彧,將一個護衛甚多的郡公世子逼得險些命喪黃泉。如今風水輪流轉,誠國公府已是朝不保夕,若他們願意投誠,將手頭的勢力交付,自己自會想辦法保住對方的一條血脈。

功名利祿,子嗣綿延,人這一生最在乎的,不就是這兩件事麼?

常青雖應了下來,但事情牽扯到了秦琬的夫婿蘇彧,一個鬧不好,秦琬甚至秦恪都要擔風險,故常青將消息傳出去後,便尋了個機會,將此事告訴秦琬。

秦琬正在打點行裝,準備回蘇家,聽得這個消息,不由笑了起來:“他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血影再怎麼厲害,到底是他這十餘年來才組建起來的勢力,豈有太祖皇帝傳下來的麗竟門神秘莫測?蘇彧身邊跟了血影的人,難不成就沒跟麗竟門的人?依我看,聖人怕是早就知曉了這件事,誠國公府之所以沒在聖人千秋之日再鬧出點動靜來,十有八九是被麗竟門給控制住了!”若非如此,以誠國公府連聖人賀禮都敢截的膽量,豈不會在聖人千秋時製造意外?

常青一聽,更加擔憂:“既是如此,蘇世子徇私枉法……”

“話雖如此說,咱們能攔着他不成?”秦琬嘆道,“他對魏王一向是畢恭畢敬,無有不應,喜歡的女人做了魏嗣王妃,何等尷尬,也沒見他離魏王府遠了半分。在他心裡,親疏遠近早有定量,我竟是被歸在外人那一類的。”

說到這裡,秦琬露出些許無奈:“看在阿耶和我的面子上,聖人縱知曉此事,也不會對他如何,頂多是辦不上頂頂重要的差事罷了。你卻不同,魏王素來多疑,若非你樁樁妥帖,事事得力,魏王也不會容你性命。這等時候,萬萬疏忽不得。”

常青也不知心中何等滋味,卻聽秦琬說:“魏王斷不會親自與誠國公聯繫,這事十有八九得落到你身上,誠國公若被聖人所擒,必是滿腔怨氣。魏王縱與他無甚關係,看在魏王是聖人屬意的繼承人的份上,他也會離間聖人與魏王,更別說魏王送上門去。麗竟門的人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情況實在兇險。你這幾日莫要分心旁的事情,多去誠國公府旁邊轉一轉,想想若是真被人跟上了,應當怎樣脫身。”

“多謝縣主關心!”常青聽了,異常感激,竟不知該說什麼,思量片刻,還是說了最最平實的一句。

秦琬壓根不將這些當回事,輕輕笑了笑,不待他說什麼,便道:“舉手之勞,不必言謝,倒是要勞煩你爲我跑一趟腿,想辦法打聽到樂平公主這幾日出行的路線,趁着還沒回蘇家,我與阿耶外出逛逛。”

樂平公主最喜歡湊熱鬧,無論是舉子匯聚,還是異族來京,她都要想辦法插上一腳。若非魏王約束,哪裡能捱到今日?眼見着許多國家的使者們在大夏的殷勤招待下,決意留幾日,逛一逛,順便與大夏的重臣們扯一扯求娶公主一事,樂平公主豈會放過這個熱鬧?

作者有話要說:魏王倒黴還沒那麼快,畢竟魯王也是謹慎的人,不可能孫侃區區小官說什麼他都相信,總要查一查,還要佈局。當然,秦琬也在佈局,方方面面,坑死魏王,O(∩_∩)O~

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二百零六章 虛僞假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怨自艾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何同第二章 代王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章 前塵第十五章 風言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三百九十章 奢靡之風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章 前塵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顯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情百態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十七章 所爲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風向之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二百零一章 見微知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二百零六章 虛僞假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怨自艾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何同第二章 代王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章 前塵第十五章 風言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三百九十章 奢靡之風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章 前塵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顯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情百態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十七章 所爲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風向之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二百零一章 見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