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

朱厚煌一聽此言,心中大喜過望,暗道:“這薛某人不是不上道的人啊,只是有一些矯情,不過矯情不怕,等一會出去之後,我定然給他一個大大紅包。”

吳太后對薛神醫還是非常信任的,一聽薛神醫說是,頓時大喜過望,二話不說,立即說道:“賞賜全府,每一個紅包。”

朱厚煌心中一突,知道按母親的手臂,千餘兩銀子花出去了。

吳太后起身來回走動,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麼話好了,忽然想道什麼說道:“對,還願,還願。”

她向朱厚煌招手說道:“煌兒,娘前幾天拜佛的時候,向菩薩承諾了,只要今年之內,讓你有後,娘就給菩薩蓋一座別院。這事情交給你了。一定要辦好,等蓋好了,娘還要親自去看。”

朱厚煌又打了一突。

東雍還沒有寺廟,但是朱厚煌卻不想將自己寶貴的財力投入無用的寺廟建設之中了。更何況現在東雍的財政,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了,朱厚煌自己又不是不知道。

“這---”朱厚煌說道。他不知道該怎麼向母后說道。

吳太后一看朱厚煌的表情,就知道他不願意,說道:“怎麼?你不願意嗎?不願意我自己來。”說話之間,就要自己手上的玉酌給拿下來。

朱厚煌怎麼會讓吳太后這樣做,不就是幾千兩銀子嗎?朱厚煌一咬牙說道:“好好,孩兒照辦,孩兒照辦。”

吳太后讓朱厚煌屈服之後,連忙來到許藍身邊,說道:“這個剛剛懷上,是最需要小心的時候,你今後不用來看我,娘每天都去看你。”

什麼懷孕要注意什麼,這個那個的一大堆,讓朱厚煌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朱厚煌咳嗽了兩聲,向吳太后示意自己還在,說道:“母后,現在藍兒有身孕了,孩兒是不是?”

吳太后見孫子有了希望了,就不在乎兒子了,她說道:“你走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不回來也行了。”

朱厚煌長跪到地,說道:“孩兒不孝,此去定然及早歸來。”隨即磕了一個頭,起身離開了吳太后的宮殿。

出去之後,朱厚煌收拾一下心情,說道:“薛神醫,你做的不錯,孤定然重重有賞。”

薛神醫說道:“臣當不得殿下之賞,分內事而已,而且太后也賞過了。”

薛神醫雖然在府外開藥堂,但是在吳太后看來,卻是府中一員,府中發什麼從來有薛神醫一分。

朱厚煌說道:“孤說的是,你爲孤做假之事。”

“殿下。”薛神醫說道:“臣剛剛說都是真話,臣從來不在脈案上說假話,有什麼說什麼。雖然王后的脈相太淺,不過一個月身孕,等再過一個月,身孕才能顯露出來。”

“你剛剛說的沒有騙孤嗎?”朱厚煌猛地頓住了腳步。

“當然了。”薛神醫說道。

朱厚煌心中一震,他聽到了自己有後的消息,一股無以名狀的感覺從心中洶涌而出。是歡喜,是忐忑。還是別的什麼。只是朱厚煌一時間不想走了。

他猛地回頭,悄悄的站在吳太后宮殿外面,聽着吳太后給許藍說的育兒經。說道:“孩子,前三個月,是最最重要的,你要千萬小心。”

許藍的聲音傳開:“母后,你就說了三遍了。”

朱厚煌一時間愣住了,好像忘記了所有一切,只剩下母后與許藍兩個人的對話。

好一陣子,朱厚煌猛地回過神來,對自己說道:“朱厚煌,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怎麼能沉迷在兒女情長之中。”

朱厚煌深深的向裡面看了一眼,轉身離開了,心中暗道:“曹丕還知道,爲自己的兒子掃平天下,我也將爲炎黃後代,開闢出一片田地出來。”

一想到這裡,朱厚煌轉身離開了這裡。

碼頭之上,一行都準備好,五千人都已經上船了。戚景通再次作爲留守,吳明作爲戚景通的副手,專門負責練兵事宜,等兵器供應上來後,第二批軍隊還要訓練出來。

朱厚煌站在碼頭之上,對他們做着最後的交代。朱厚煌說道:“此去,如果一切順利數月之內,孤必然得勝而回,這幾個月之間,東雍接託付給諸位。”

“我等定然不負殿下所託。”衆人齊聲說道。

朱厚煌有將目光投降許鬆,說道:“許大哥,東雍財政你也知道危機到什麼程度,所以開源之事就託付給你了。”

許鬆朗聲說道:“臣謹受命。”

雖然長史府這邊也有海關收入,但是財政收入大頭還是少府這邊。而財政又是東雍現在的根結所在,由不得朱厚煌不多叮囑幾句了。

朱厚煌又看向陸完,說道:“東雍政事,皆由陸先生主持了,還有呂宋之事,也勞陸師操心了。”

其實這些事情,朱厚煌與陸完私下裡早已溝通過了,現在不過是再囑咐一遍。

陸完說道:“殿下放心,有老臣在東雍,東雍內外一切平安。”

陸完這是話裡有話,朱厚煌專門給陸完談過他對護蠻軍的想法,所以陸完的話裡面就隱隱約約所指的就是護蠻軍。

其實就陸完自己來看,他對護蠻軍一點也不在乎,不是他因爲護蠻軍不是沒有反叛的可能,而是陸完看來,即便是護蠻軍反叛,也不過是反手能滅掉的角色,根本不用多操心。不過朱厚煌既然說了,陸完也在心中默默算計起護蠻軍來。

等朱厚煌征伐安南迴來之後,纔得到陸完是怎麼處置護蠻軍,那個時候朱厚煌才知道,比起陰人,自己的修爲還差太多了,如果自己不是有一個好出身,根本駕馭不了這樣的人才。

當然這是後話。

朱厚煌再次將目光看想戚景通與吳明,說道:“練兵事務,就教給了兩位了。”

戚景通與吳明同時說道:“臣等不負所托。”

兩人雖然說的是同一句話,但是兩人想的卻各有不同。

朱厚煌與戚景通一起的時候,說的都是公事,但是與吳明說的時候,就有太多的悄悄話了。

戚景通與陸完的關係,朱厚煌不會轉眼之間就忘記了。雖然戚景通主持東雍軍務,但是因爲他雙腿殘疾,正在練兵事務是承擔在吳明身上的。

朱厚煌還想讓吳明想辦法從各縣縣兵之中抽調士卒作爲軍中骨幹,要知道各級縣兵之中很多人都是從雍王親軍之中分下去的,此刻再次調過來,作爲骨架,再將寧王亂軍俘虜填充進去,就是一支軍隊。即便戰鬥力有點差,但是忠誠度可以保證的。

而且朱厚煌也有用吳明作爲副將牽制戚景通的意思。

這是朱元璋故智了。朱元璋就喜歡設立副將作爲主將的牽制,副將都是與朱元璋親厚的人,朱元璋收過好幾個義子,都當過大軍主將的副將。其中意味深長之處,仔細讀史就能品出來。

朱厚煌再掃過衆人,心中將所有事務都過了一遍,覺得該說都說過了,其餘的也不用多說了,他選出來的人都可以稱作人才,讓他們主持東雍政事絕對沒有問題的。

朱厚煌說道:“孤去也。”說完之後,朱厚煌大步離開了碼頭。

後面的人都拱手道:“恭送雍王殿下。”

朱厚煌登上船之後,魏瑞舟立即下令起航,一面面風帆升起來,在海風的鼓吹之下,全部漲滿,船隻一個接着一個離開了碼頭,在臺灣之中組成船隊,向北航行,繞過沙洲之後,進入大海之中。

“安南。我來了。”朱厚煌看着碧波盪漾的大海心中暗道。

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
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