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

這種船是卡拉克帆船。是歐洲史上第一款用作遠洋航行的船艦,這是因爲它的龐大體積能夠在汪洋大海中保持穩定;此外,它被劃分大量空間,得以擺放足夠遠洋航行的物資。

甚至在很多決定性戰役上扮演過角色。

但是這樣大艦隊,一般不會來遠東,因爲沒有利益。

阿拉伯人雖然敗了個葡萄牙,就是被數艘這樣的戰艦聯袂擊敗,是一長以少勝多的大捷。但問題是阿拉伯的人海軍力量並沒有完全的被毀滅,就看現在。阿拉伯商船還是活躍在東西航道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在佛郎機的追殺之下,活的日益艱難起來。

這是他們定海神針。

就這樣數艘中型艦將一艘大艦遠遠的逼開,而剩下的戰艦形成了混戰狀態,黃士龍卻並兩艘大艦夾攻,一時間打的苦不堪言。

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彼此的火炮都給對方很大的殺傷,但是問題也在這殺傷之上,即便是在東雍型戰艦,被擊中不知道多少次了,很多結構上的弱點也顯露出來了,一根桅杆也被打斷了。

但是黃士龍的座船,依然在拼死作戰。只是水手傷亡大了許多。

不過,如果說全部東雍所有水手之中,那些水手是最爲厲害的,那一定是黃士龍座船上的水手,因爲這艘座船本來就是御船,是朱厚煌的座船。

爲雍王架船的自然是一等一的精銳士卒。

只有他們在這樣一茬一茬的死人之中,還保持前仆後繼的戰鬥,保持火力延續,不管死多人,火炮都沒有停止射擊。

黃士龍很慘,但是對面的佛郎機戰船也不好過,三艘戰艦,好說是三個用匕首互捅的人,咬着牙想捅死別人,卻不想自己也被對方捅了不知道多少下。

佛郎機戰船之上,神父已經忙不過來了。

一具具屍體,被擡到甲板之上,神父在一個一個給他們念悼詞,,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所謂的上帝的保護。

很快,他發現他不用唸了。因爲屍體已經不去彙總,不去搬運了,死在哪裡是哪裡,人手太少的緣故。

連這位神父,也必須參加戰鬥了。

這幾艘大艦,是整場戰鬥的核心,幾乎所有戰艦都是爲了這四艘大艦而打的,混戰在一起。

託梅暗暗高興,他沒有戰鬥的最中心地帶,而是亞齊人的船上,否則他不能保證在這樣的大戰之中,他還能活下來。

不過,他也有另外的煩惱,那就是亞齊人的海軍實在太差勁了。對,亞齊積攢的破爛,已經被打光了,幾乎所有亞齊船隻都被擊沉了。足足有數十艘之多,而佛郎機人與東雍水師這些專門加固過的戰船,彼此打了半天,傷亡還是零星的幾艘沉沒。

而亞齊人敗退,這些賣給亞齊的艦隊不能獨自支撐了,且不說亞齊水手,還有沒有戰鬥的勇氣了,但是亞齊蘇丹就沒有戰鬥的勇氣了。

亞齊臨海,海軍對亞齊來說還是挺重要的。所以亞齊蘇丹萬萬不能允許,亞齊海軍全軍覆沒在這裡。

亞齊蘇丹已經下令撤退了。

這一次不是假撤退,而是真的撤退。

他這邊一撤退,這一場海戰就接近結束了。因爲佛郎機人不會自己與東雍水師死拼的。朱厚煌想要保住艦隊,而佛郎機人也未嘗沒有這樣的心思。

佛郎機人造船業在東雍之上,但是佛郎機距離東方太遠,船隻沉沒,到國內派船過來,有一個很長的空窗期,這個時間夠很多人做很多事情了。

如果可以佛郎機萬萬不想這樣做的。

“大人,敵人撤退了。”

果然在亞齊艦隊擅自撤退之後,佛郎機戰艦也開始撤退了。

剛剛黃士龍還命令進隊追擊一陣,但是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東雍水師船到死沒有沉多少,不過三艘而已,而且都是被大船擊沉的中型船。而亞齊艦隊那些破船幾乎被一掃而空,單單沉船的數量與噸位,東雍這一方是妥妥的勝利者。

但是黃士龍卻笑不出來。

黃士龍在朱厚煌的座艦上,他最明白,這個一千多噸的巨無霸,用四百多人操作,都是最好的水手,但是一場大戰下來,四百多人損兵折將,只剩下一百多人,甚至不從其他船上調人,這船幾乎上是開不動了。

這還僅僅是一艘船的情況,而好幾艘船爲了給黃士龍解圍,圍攻大船,都遭到的慘重的打擊,沉沒的船隻都是這裡的。

這幾艘船即便沒有傷亡過半也才差不了多少了。

東雍水師可以說是大傷元氣了。

現在的東雍水師不缺少水手,但是缺少足夠的技術人員,這些能與佛郎機船隻對射不落下風的炮手,可是黃士龍與麥哲倫調教出來的精英,死很容易,但是想要補充卻不容易了。

黃士龍說道:“撤退吧。”

這僅僅是一場小小的接觸戰,他們發現雙方都沒有將對方艦隊送進海里的能力,想要決定勝負,除非是接舷戰。

朱厚煌在馬六甲港口之中,看着一艘艘掛着日月同輝旗的戰艦入港。眼睛都紅了。

特別是朱厚煌看到了自己的座船,這一艘船行駛的很是艱難,已經進了不少水,如果不是,海上並沒有太大風浪,相信這一艘已經沉沒在大海之中了。

剩下的船隻大多數都是傷痕累累,本來整齊的船舷與甲板之上,有一片又一片的炮彈的痕跡,還有大片大片幾乎洗不乾淨的血跡。

“臣愧對殿下,有負殿下厚望。”黃士龍說道。

朱厚煌說道:“黃將軍大勝而回,孤必大賞之。”朱厚煌一把抓住了黃士龍的手臂,死死的按進去。

黃士龍立即明白,此刻萬萬不能說敗,如果首戰失敗的,會影響軍心士氣。而實際上來說在,這一戰東雍沒有站便宜,但也說不上失敗啊。

黃士龍立即改口說道:“這都是賴殿下洪福,列祖列宗保佑,臣才能大勝敵軍,亞齊水師幾乎全軍覆沒,佛郎機水師也知難而退了。”

朱厚煌說道:“大賞三軍,每一個出戰人員,賞銀十兩。”

“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所有下船的水手,都齊聲高呼,似乎一瞬間忘記了到底有多少人死在這一場大戰之中了。

朱厚煌親手拉着黃士龍進了馬六甲內城之中。

馬六甲內城就是當初法摩沙城堡之中,去除了很多佛郎機風格的建築物,成爲了馬六甲的中心。

“殿下,臣辜負殿下重託,令艦隊損失慘重。請殿下責罰。”在沒有外人的時候,黃士龍立即跪倒在地請罪。

朱厚煌說道:“起來說話吧,說說戰情究竟如何?”

“是。”黃士龍將這戰情一五一十的描述出來,特別是三艘比大型東雍型戰艦,還要大上一圈的戰艦。其他強大的火力,勇猛的作風,讓黃士龍現在相信還心有餘悸。

朱厚煌也是心中一動,他以爲他的座艦,大型艦已經夠用上很多年了,萬萬沒有想到,只不過是佛郎機人的平均武備而已。

朱厚煌問道:“有什麼辦法,能抵抗佛郎機的大船。”

黃士龍說道:“只有更大的船隻。”

朱厚煌二話不說,道:“傳令少府,在合適的地方,再建築第二個,第三個船場。”他隨即想到,僅僅要少府造船,也不行,必須舉國一致,朱厚煌說道:“傳令給楊先生,讓制定一個鼓勵造船的政策,孤回去就要看。”

“是。”立即有侍衛下去傳令。

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章 不服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
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章 不服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