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

達延汗看着應州城城頭的王字旗說道:“應州城裡面是大同王勳,沒有想到這王勳老兒還有幾分本事。”

阿著說道:“這王勳也不過如此,如果在大同城之中,我等拿他沒辦法,但是在想小小的應州城之中。取他性命卻是不難。”

達延汗說道:“爲什麼要殺王勳?”達延汗淡淡一笑道:“和正德皇帝相比,王勳不過是一個小嘍囉而已。”

達延汗深深看了一眼應州城轉身就走。

王勳在城池之上看得清清楚楚,蒙古騎兵一隊隊繞過應州城向東而去。

王勳一拳頭砸在城頭之上,暗道:“不好。”

蒙古繞過應州城是爲了什麼,稍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就會知道,他們的目標是正德皇帝。不一會兒,魏彬就已經知道了蒙古人的動靜,慌忙跑到了城頭之上,來找王勳,說道:“蒙古人繞城而走,可是向皇上而去。”

王勳說道:“我已經將全部夜不收都放出去了,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將消息送到皇上那裡。”

在蒙古大軍環視之下,硬生生闖出重圍。其難度不下於太史慈北海城下連衝黃巾軍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夜不收都用演義之中太史慈的身手,這派出去的幾十個夜不收,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這一去,恐怕沒有一個能活着回來。一想到這裡。王勳心中不由得隱隱作疼。

“這樣就行了嗎?”魏彬的臉色有發青。他的眼睛直中爆出一絲兇光,四處一看,厲聲喝道:“退下。”

所有都退出到數丈之外,現在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魏彬,一個是王勳。

魏彬靠近王勳說道:“王大人,皇上的命令可是讓他拖住達延汗,可是達延汗繞過應州城,你如果沒有一點作爲,將來怎麼面對陛下。”

王勳說道:“魏公公,你也知道,咱們是什麼底細。總共萬把人,真正能跟得上蒙古人的也就三千騎兵,我們根本對他們無能爲力。怎麼拖住。追不上,打不過。除了據城而守,還有什麼辦法?”

魏彬說道:“如果僅僅是這樣,我就不會去找你了。我給你講個故事。當初從跟着英宗皇帝出京的大臣勳貴,全部戰死了。只是你相信,咱們別得不說,單單說當初的英國公張輔是什麼樣人,從小就跟着河間王張玉南征北戰,張玉是成祖爺膝下的第一戰將。英國公從小小就跟着河間王征戰,在永樂年間,三徵交趾,揚名海外,雖然年老,但是英國府的家將卻不是吃素的,身邊的家將恐怕是整個大同鎮的夜不收都比不過,這樣的他,即便是讓他領着走趟漠北,未必回不來。即便是萬軍之中,也能殺出一道血路。但是老爺子,卻硬生生的死在土木堡了。”

王勳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他已經猜出魏彬想要說什麼了。

魏彬見王勳不搭話,只好繼續說道:“私下傳聞,英國公是自殺的。皇帝出了事,英國公死了還能保全家族,如果不死,恐怕連家小也保不了。”

王勳哪裡還不明白魏彬說得是什麼意思了。如果任由蒙古人圍攻皇帝,但凡皇帝出了什麼問題,王勳如果不做出來什麼的話,那麼不僅僅是王勳,連王勳整個家族都會面對慘烈的局面,但是讓王勳傾城而出,王勳也不肯。

他是一個將軍,身系部下的安全,如果貿貿然輕身而出,根本是對部下不負責。

如果可能,這種危險極高的戰鬥,王勳絕對不想打,但是現在恐怕不打不成了。

看着王勳沉默的樣子,魏彬有點急了,說道:“王大人。你可要想想,以英國公大明第一勳貴,還不得不自殺保全子孫。更何況你啊?”

王勳忽然擡頭說道:“魏彬,英國公是怎麼樣,只是傳聞而已,但是王振的下場,可是天下皆知。”

魏彬一瞬間打了個冷戰,王振是什麼下場?王振是正兒八經的族誅。

魏彬聲音低沉的說道:“正是知道這一點,我們纔不能不做什麼?”

王勳咬着牙,直咬着後牙槽疼,甚至牙齒都快要出血了。

正德皇帝這一次出征,勝負幾何。王勳並不知道。

當年英宗出征之事,瓦刺能集結的不過三萬騎而已,瓦刺也先也不過是太師之位,上面還有蒙古大汗,名不正言不順。哪裡比得上達延汗的勢力與威望。那時候英宗以爲北征如同打獵一樣,結果被虜北狩。而當今的皇上,聽說是最不靠譜了,是不是也將出徵當成一場遊戲啊。

一想到這裡王勳就覺得一股無力之感。

他面前有兩條路,如果正德大勝,自己按兵不動,固然會被苛責,但也算不了什麼大事。最多被降職而已。這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如果正德出了什麼不測之禍。那麼整個王家都要倒大黴,說不定是有九族之禍。

王勳不是一個人,他世代家門,像他這樣的家族,從來不是他是一個人,而是一大家族。

死一個人,還是死一大家,他不敢賭。

王勳大喊道:“老虎。”

老虎立即從遠處走過來,說道:“大人。”

王勳說道:“傳令下去,讓兄弟準備好了,準備出城。”

王勳理也不理魏彬,轉身離開。

不過,王勳準備出城,會上達延汗一會兒,但是並不代表,王勳就一心想死了。王勳也不會傻乎乎的跟達延汗硬碰硬的。

等城外的蒙古軍隊全部撤離了。王勳才帶着不足三千騎兵出城,這樣的墜在蒙古騎兵後面的任務,根本不是步卒可以勝任的。能勝任的也只有騎兵了。

“跟在蒙古大軍後面,等到了地點直接繞過蒙古大軍與陛下匯合,也許能有驚無險。”不管王勳怎麼安慰自己,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這一次凶多吉少,在離開城門的時候,忽然停住腳步了,說道:“老虎,這一次你就不要去了。留在應州城中吧。”

王老虎說道:“大哥,你何出此言?”

王勳說道:“這一次非常兇險,我怕有去無回。我恐怕我去之後,家裡面沒有人扶持。”

王老虎笑道:“大哥,我王老虎,從從軍開始以來,不知道和閻王爺打過多少招呼了,早死晚死都是,而且,大哥你也知道,我肚子裡面沒有一點文章,能賣的只有這把力氣。大哥讓扶持家裡面,我恐怕被賣了還被人數錢的,再者今日這麼兇險,我又怎麼能不配在大哥身邊,即便是再兇險,我們也能殺出一條路來。”

王勳哈哈一笑道:“我等兄弟齊心,合力斷金。”

“駕。”

王勳出了應州城,並沒有追多快,只是遠遠的墜在蒙古騎兵的後面,數萬人過境的痕跡,簡直不要太明顯,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一清二楚的。

即便如此,王勳也是十分謹慎,畢竟他跟蹤的是五萬騎兵。不是五萬牲口。

山西這個地方,是大大小小的盆地與河谷相連,就在王勳緩緩的進入桑乾河谷的時候。忽然一陣號角之聲,兩邊上的山巒之上,忽然多出了不知道多少旗幟,地面上開始了激烈的顫抖,是大隊騎兵,不僅僅是從前面,還是從後面一起出現,將王勳堵在山谷之中。

王勳的臉色一下子陰沉如鐵。“該死,這一次精銳夜不收,全部損失掉了,居然中了韃子的埋伏。這一次不僅僅是凶多吉少,恐怕是十死無生了。”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