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

就在朱厚煌在安排自己的在東雍上的落腳之地的時候,澎湖島上也不平靜。

吳鳳儀作爲一個合格的錦衣衛,收集情報,緝拿人犯,甚至是刺殺,行兇。等是一等一的在行,但是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酷吏,卻有一點力有不逮。在朱厚煌一離開,吳鳳儀就大張旗鼓的想找三家的短處。想要抓住三家的把柄,好名正言順的將三家幹掉。

朱厚煌的吩咐,吳鳳儀不能不聽,其實按他的想法,看誰不順眼,直接上門抄家就是了。但是朱厚煌非讓他先定罪,再處罰。並且這罪行還不能是假的,這就有一點難度了。吳鳳儀想了半天,只好發展線人深入調查三家了。

只是地方與地方不同。

如果是在北京,南京,甚至是福州,這個辦法也算不上錯,但是這是在澎湖。

整個澎湖能有多少人啊。雖然不能說個個沾親帶故,但是十個人裡面有八個就有抹不開的關係,結果吳鳳儀這邊一調查,三家就立即知道了。

只是這三家的反應也各個不同。汪家祖祠之中

汪老爺子爲列祖列宗上了香之後,說道:“我們汪家紮根澎湖也有百年了,今天這個事情不處理好,從今之後,恐怕就沒有汪家了。你們說說,咱們該怎麼辦啊?”

“要不,咱們舉家回徽州吧。”一個老頭說道:“這麼多年了,多少年前的陳年舊事了,想來也沒有人追究了。”

“不能,二爺爺。”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孩子,說道:“咱們這一支離開老家這麼多年了,貿貿然回去。我恐怕老家那邊也不滿意。”

汪家相傳是汪大猷,但是他們自己都知道,根本不是那一回事情,不過是冒名而已,自宋代以來,允許平民百姓爲祖先立祠堂以來。不知道多少人想給自己找一個名聲大的祖先。據說當初朱元璋一度想認朱熹爲祖宗,後來放棄了,是以汪家人想在本地找一個聲望大的做祖宗,也不足爲齊。

汪大猷將軍在澎湖島上開闢了數百畝田地,並且在這裡建立去軍營,現在這遺址還在,冒得他的名聲,對汪家是有好處的。

而實際上汪家這一支是從徽州跑過來了,早年他們這一支犯了事,不得已逃到了海外之地,算是安穩下來了。

汪老爺子當然知道,這樣貿貿然的回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別的不說,汪家這幾百口人,回到徽州又怎麼養活自己。這一件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討論了,這麼多年來,施家聯合那些海商一步一步的將汪家逼的幾乎無路可走了。陳家雖然不團結,但是澎湖陳家和福建的陳家,打斷胳膊連着筋。施家也不敢逼迫的太厲害,說不定人家,轉身去老家找人過來了。

只有汪家根基淺薄,被施家死命的壓制住。汪家已經好幾次商議是不是離開澎湖。

“直兒。你是家裡的長孫,說說你的意思吧,吳大人咄咄逼人,你有什麼辦法化解。”汪老爺子問道。

“是。”汪直說道:“首先,吳大人還是講道理的。”

“什麼講道理的。講道理就是這樣,四處查訪,恨不得要揭我們的老底,這是講道理嗎?”汪直此言一出,下面立即議論紛紛。

汪直說道:“諸位叔伯,如果吳大人直接上門抄家,我們有反抗的能力嗎?”

“但是我們這也禁不住這樣的查啊?”一個壯漢說道。“咱們汪家在海里討生活,手裡面哪裡沒有沾過血啊,這樣刨根究底的查,終究能查出來什麼的,到時候咱們怎麼般?”

這纔是問題所在,澎湖島上三個家族,哪一個都不是乾乾淨淨的。只要詳查,那一家都能查出幾十條性命。畢竟這海外無法之地,好好先生是站不穩腳跟的。。

“現在的局面並不是我們怎麼對付吳大人,而是讓我們汪家如何在雍王殿下手下生存。吳大人爲什麼一定要清理我們,不就是因爲澎湖在福建與東雍之間,是要害之地,我們在這裡,殿下不放心。”汪直說道。“民不與官鬥,更何況是雍王殿下這樣天潢貴胄。咱們硬抗是絕對沒有好果子吃的。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雍王殿下知道我汪家效忠之意。”

“怎麼才能讓殿下知道我們汪家的效忠之意?”一個好像是賬房先生的人說道。

“二叔。”汪直行了一禮說道:“您在海上行船,去過東雍嗎?”

這個好像是賬房先生的老者,是汪家的實權派,汪寒。他說道:“這裡離臺灣不過一兩更水程,我怎麼沒有去過。”

汪直說道:“那麼我們家遷到東雍去怎麼樣啊?”

汪直這一句話說出來,大家如夢初醒。汪老爺子一拍桌子說道:“好。”

這麼多天,他們哪裡不知道雍王的目的所在,雍王想開擴東雍,但是想開擴東雍需要什麼,需要人丁,特別是對東雍熟悉的人。而汪家世居澎湖,豈不是正好得用,他們在澎湖,雍王不放心,但是汪家跟着他去了東雍,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汪家能站在祠堂之中的人,都不是笨蛋。立即領會的這個意思了。

“不虧爲我汪家的麒麟兒,”汪老爺子說道:“只是,要怎麼將我汪家這個意願,傳達給雍王殿下啊?”

“這個。”汪直一時間有一點爲難。雍王現在在東雍,而且吳鳳儀對澎湖監管的又十分嚴厲,根本沒有機會去見雍王。而且夜長夢多。如果拖得時間長了,說不定就吳鳳儀就找到罪證,將整個汪家都連根拔起。一時間汪直急得滿頭大汗,也沒有想到一個能繞過吳鳳儀直接接觸到雍王的法子。

汪老爺子看着汪直一點也不着急。忽然一個汪家人從外面進來,來到汪老爺子耳邊輕輕耳語幾句。汪老爺子的眼睛珠子之中閃過一絲光彩。說道:“今天就到這裡吧,直兒,你跟我來吧。”

衆人散去,汪直連忙去扶住汪老爺子,汪老爺子一邊走,一邊低聲對汪直說道:“剛剛施家的人來了,說要見我。你說,他們這個時候過來,到底是想幹什麼啊?”

汪直想了片刻,眼睛忽然亮了起來,想說些什麼。被汪老爺子一把擋住了他的嘴,說道:“不可說,不可說。說出來就不靈了。”

汪家大廳之中,一個人正等在哪裡,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施大用。施大用見汪老爺子過來,立即起身說道:“晚輩還蒙老爺子親自相迎。實在是慚愧啊?”

汪老爺子眼睛之中閃過一道寒光,隨即就隱去了,嘆息一聲,好像是一個老朽一般,說道:“我膝下無福,白髮人送黑髮人,孫兒還小,不懂事。有什麼事情,還是我這把老骨頭出面啊。”

汪老爺子這一脈子嗣不少,不過有好幾個都莫名其妙沒有了,比如汪直的父親。剩下的都不成器。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貓膩,汪老爺子心中也有所猜測,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施大用聽了這一句話,有一點不正常,立即掩飾過去了,說道:“吳大人這些天的舉動,您都聽說了嗎?”

汪老爺子露出一絲愁容,說道:“我也聽說了,可是有什麼辦法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而這吳大人油鹽不進,施賢侄啊,你不知道,剛剛我們汪家就在祠堂商議,但是一個辦法都沒有啊。正着急啊。”

“如果我有一個辦法?”施大用神秘兮兮的說道。

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十七章禮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十七章 練兵2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十七章禮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十七章 練兵2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