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

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離開福船的。

這一段不長時間的亂戰,已經有很多人受傷了,有幾個人走不了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福船上面的小船,根本沒有那麼的位置帶所有人一起走。

劉老刀不得不忍痛將一些人留在船上,戰鬥在最後一刻。

總的來說,除卻劉老刀之外,儘量選年輕人。因爲年輕人能活下的去時候比老人長,這纔不虧本。

留守船上的人努力的壓制住圍攻福船的日本人。

“轟轟。”一個個火藥包給扔了出去,除卻少數幾個火藥包掉進大海之中,連聽個響的用處都沒有之外,其餘的人火藥包卻是砸在其他日本船隻上面。不過一會功夫,就將船隻上面的所有人給炸的七葷八素的。

趁着這個機會,劉老刀帶着自己的部下,順着繩索登上了小船,兩艘小船,裝着滿滿的順着的兩條日本船的間隙之間穿了出來。

日本船面對福船的船舷,就好像是一堵城牆一樣,但是此刻劉老刀的面對日本人船舷的時候,卻有了同樣的感覺。

真是一報還一報。

“轟。”巨大的爆炸之聲,將所有人的耳朵都震聾了一樣。

劉老刀耳朵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不住的吶喊,周而復始,往復不絕。讓劉老刀聽不到別的聲音。

不是別的聲音,正是福船的總爆炸,留守福船的人將所有火藥一下子點燃了,磅礴的力量瞬間將福船給撕成了碎片,整個福船就好像是一個大炸彈一樣,無數木片就好像是彈片一想,四處飛濺而去。

甚至有木塊打在劉老刀眉頭上,瞬間打出一道血印。

不過,劉老刀卻好像沒有感覺一樣,不,不是沒有感覺,他雙眼止不住的流淚,也不知道剛剛那一下子打到了淚腺什麼地方。還是劉老刀實在捨不得他的老兄弟們。

劉老刀有一些任人唯親的毛病,特別是他的座船上,都是跟着他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兄弟。雖然打仗哪裡能不死人的,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死的人是他們。

這讓劉老刀如何能接受的了啊。

“嗖嗖”一道道長箭破空而至。

他們從船上逃下這麼大動靜,又怎麼沒有發現啊。

這不,日本人都來圍剿他們了。

不過一艘大船,猛地撞過來,將一艘日本船從中間一下子給撞碎了。爲劉老刀開闢出一條航道。

這艘船就是來接應他們的船隻。

按東雍的軍法,如果失陷指揮官,下屬絕對不無罪。所以他們拼了命也要將劉老刀給救出來。

“大人。我們該怎麼辦?”

劉老刀被人用救下來,用繩梯拉上來。

他遠遠的看着他的座船。

此刻他的座船已經不成樣子,只剩下一個船的輪廓正在緩緩的下沉。

“怎麼辦?”劉老刀咬牙說道:“打到底,除卻佛郎機人,誰讓我們吃過這樣的虧。”

“大人,這裡地域狹窄。恐怕對我們不利。”

“我沒瘋。”劉老刀說道。他一邊說,一邊指着這些半沉半浮的船隻,說道:“這些船隻都已經堵塞了航道,他們船衝過的速度並不會太快了,我們只要保持速度,緩緩的後退,用火炮招呼他們,諒他們也拿我們沒有辦法。”

“是。”

這一艘緩緩的退卻,但是一邊退一邊火炮兇猛的轟擊下來,幾乎十幾炮,比如打殘一艘船。

“殿下。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再這樣打下去了,我們兒郎們受不了了。”一個滿臉黑灰的人跪在大內義隆的面前。

大內義隆說道:“難道,就這樣讓敵人溜走。”

滿臉黑灰的人說道:“殿下,再這樣打下去,大內氏就沒有會架船的人了。”

劉老刀感覺自己損失慘重,但是在大內義隆看來他纔是損失慘重一方。

是,這一次大內義隆動用的船隻幾乎填滿了整個關門海峽,但是那些漁船,根本派不上什麼用場,幾乎是被一炮打沉的命運,即便是不被一炮打沉,也不過是多打幾炮而已。

而大內氏水師真正的力量,並不是這些漁船,而是商船。

大內氏掌控了很長一段與大明的貿易權,所以大內氏商船都是立足於遠航需要的,比一些商船來說,都堅固了不知道多少。

大內氏水師真正的好手,也都在這些商船之中。

所以大內義隆也將他們排在最前方,讓他們打頭陣。

只是大內義隆萬萬沒想想到,損失會如此的慘重。

“繼續。即便大內氏再也找不到一個水手,這一仗也必須打下去。”大內義隆說道。

說實話,大內義隆真正重視的根本不是這些水師,而是大內氏的陸軍,因爲真正決定日本政治格局的從來不是水師,不是海軍,而是陸軍,與大明的觀念幾乎上差不多。所以能犧牲了水師來打擊到明寇,在大內義隆來說並不是一件虧本買賣。

大內義隆心中暗道:“這些商船沒有了,等有時間再建就行了,甚至以後大內氏或許不需要這樣的商船了。”

大內氏一戰之後,比如衰弱一陣子,遠航貿易的權力定然不會繼續留在大內氏手中。

“等將東雍水師趕出關門海峽之後,我就將關門海峽堵住,我看即便是雍軍水師再厲害,難不成能飛過來不成嗎?”

但是有時候,再嚴厲的命令也必須有人來執行。不然都是空喊口號,並沒有一點用處。

大內義隆還是沒有經歷小兵的戰鬥,根本沒有意思到,所有讓戰鬥到最後一滴血的命令,幾乎上根本不能完成。

他不知道衝在最前面說道商船上,傷亡到底有多大。

這連劉老刀也都不知道。

近處用散彈,火槍,大量的火力輸出,幾乎將對面甲板上的洗了好幾遍,甚至如果這裡有足夠深的海域,讓這些船隻都沉下去。劉老刀根本不會狼狽的要棄船而逃。

他之所以棄船,不是因爲打不過,而是因爲被困住了。

即便是能打下去,遲早也要被一重重敵人給圍困至死。

所以必須逃走。

如果不是給了對方巨大殺傷,他們兩艘小舢板,又怎麼能輕輕鬆鬆逃出來。

用船來統計兵力的話,日本的大多數船還在,但是統計人數的話,大內氏的水師幾乎折損了三成,而且是最精銳的三層,很多船根本不能動彈了,不是因爲被打壞了,而是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架船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便是天王老子的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完全聽從的。

雙方的戰鬥幾乎停滯了,雖然有日本還要船時不時的越過雙方戰鬥的廢墟,向前衝,但是零星的船隻,在準備好的火炮面前,幾乎沒有用處,要麼打殘,要麼打沉。

而且劉老刀指揮着船隻緩緩的倒退,一定要與對方保持距離。

這樣無趣的對峙,在天色漸漸暗下來的時候,走到了盡頭。

劉老刀不敢也不會讓艦隊在關門海峽過夜的。劉老刀率領船隊緩緩的離開了關門海峽。

大內義隆大喜過望,說道:“傳令下去封堵關門海峽,所有船隻一律不許通過。還有傳信天下,大內氏於關門海峽大破明寇水師。”

他心中暗喜道:“這樣一來,可以讓父親看看明寇其實並不可怕。是可以戰勝的。”他心中暗暗流淌一句話。

我已經戰勝了明寇水師。

在大內義隆的有意傳播之下,這個消息頓時哄傳天下,與朱厚煌長崎大火之事一併瞬間傳遍了整個日本。

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
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