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

火槍齊射的威力雖然沒有火炮大,但是勝在火力密集,這些土著兵根本承受不了這樣的猛烈進攻。

每每火槍轟擊下去來,將蘇丹的士卒給打下來。

火炮打不中在壕溝之中的火槍兵。劉伯臣只能一步步將火炮向前推,不過劉伯臣還是體恤自己的部下。

那些蘇丹土著,死上多少人,他都不會看上一眼,但是自己的部下,死的多不好給叔父交代。接連數日的對轟之下。

柵攔在一輪輪的火炮轟擊之下。殘破不堪,再也堅持不住了。佛郎機人最大問題,並不是別的,就是人數問題。

每天的拉鋸戰,劉伯臣努力控制自己的傷亡。但是佛郎機人卻無法控制住。因爲火槍火炮這樣的東西,不是那些土著一天兩天就能學會運用的。

但是佛郎機壯丁,滿打滿算在這樣的攻勢之下,眉頭損失不多,但積少成多,也不是佛郎機人能承受的住。

不過,佛郎機損失殆盡的時候,一陣槍聲從一邊的山區上響起,正在攻城的劉伯臣,立即皺起眉頭,他看見山林之中,人影閃動,一時間也看不清楚有多少人。

爲了謹慎起見,劉伯臣下令收兵。反正在這裡打了十幾天。也不差這一天。他撤兵之後,派出土著士卒進入山林之中驅趕。但是沒有一點收穫。

劉伯臣皺起眉頭想道:“難不成換一個方向進攻,否則這些林子裡面的人一直在騷擾,恐怕不能竭力攻城,或者讓蒂多雷島的人馬去山林之中。”

不管怎麼說,如今這個情況。戰鬥無法進行下去了。

劉伯臣暫且休兵,去向劉老刀彙報情況。

劉老刀聽聞之後,說道:“你準備怎麼辦?”

劉伯臣說道:“佛郎機彈指可破,但是山林之中的騷擾,卻有些頭疼,下官想將蘇丹的人馬派過去,抵擋這些人馬。只用我軍就可以攻破佛郎機人了。”

劉老刀說道:“你先見一個人。”

一個人走了進來,他就是德那地島蘇丹。黑黑瘦瘦的蘇丹,向兩人行了一禮說道,說了一通話。

立即有人翻譯道:“小國蘇丹拜見天朝使者。”

劉伯臣知道眼前之人是誰了,立即心中疑惑:“他不是在佛郎機人那邊嗎?”隨即一想,馬上想通暗道:“定是此人將要改換門庭了。”

小國生存之道,不過是事大而已。臨陣改變門庭也是應有之意。

劉老刀問道:“你所來何事?”

立即有人將話翻譯給蘇丹,蘇丹又說了一番話。讓通譯翻譯道:“天朝對佛郎機動武,小王願意相助。”

“我們需要你幫助嗎?”劉伯臣說道。劉伯臣對蘇丹莫名其妙的自信感到嗤之以鼻。“林中那些人是你的嗎?怎麼想要展示你的實力嗎?”

“不,小王絕對沒有向天朝示威的意思,只是想讓天朝知道,小王還是有些哪裡幫助天朝的。”通譯所說的話裡面,軟中帶硬。

劉伯臣一聽此言,心中惱怒,這個蘇丹所說的話,不過是好聽一點,其實還是炫耀武力的意圖。劉伯臣年輕氣盛容不得別人威脅自己,但是劉老刀卻不是這樣的人。

劉老刀雖然一直沒有催過劉伯臣進軍,其實他心中早已焦急的不成樣子了。

無他,香料羣島對於南洋來說,實在太過偏遠了,東雍與佛郎機的戰況根本傳不到這裡,劉老刀既然有志於取代許棟的位置,怎麼不關心東雍戰局變化。

他恨不得立即就擊敗敵人,馬上回到古晉,參與進與佛郎機的決戰之中。

但是他也知道急,也是沒有用的,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他也懂。

現在的情況,如果猛攻的話,三五天就能拿下佛郎機的據點,但是東雍水師的傷亡,絕對千百倍於現在。

現在東雍的傷亡如此之小,不是因爲別的,因爲在劉伯臣的安排之下,傷亡都被蘇丹的士兵承受住了。而不是東雍的士卒。

劉老刀知道,他想在軍中立足,上要有上面的賞識,下面要有自己的班底。他比不得許棟,許棟的班底都是自帶的。而劉老刀出身卻比不得他們,所以他關注他麾下每一個部下。

正因爲他才特地提點劉伯臣注意傷亡。

所以他比誰都想結束這裡的戰鬥,早日回到主戰場。

“你有上面能幫助我們的?還有,你有什麼條件?一起說出來吧。”劉老刀說道。

“小王沒有別的條件,”通譯將德那地島蘇丹話翻譯過來,說道:“只是小王之前冒犯天朝,想天朝既往不咎。”

劉老刀根本不在意這一點,說道:“只有蘇丹爲天朝立下大功,前番之事,就能翻過不論。”

“多謝大人。”蘇丹聽通譯解釋過,神色就輕鬆了一點。面對大明這樣的龐然大物,凡是對大明有概念的人都心中膽戰心驚。

或許東雍內部,在朱厚煌的心中,有大明與東雍之分,但是在南洋各地所有人看來,大明就是東雍,東雍就是大明,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

蘇丹今日冒死而來,已經準備好推出出斬首的準備了。他與隔壁蒂多雷島的蘇丹不同。

蒂多雷島要比德那地島面積大多了,蒂多雷島蘇丹不過是坐享其成之輩,而他卻是一手開創了德那地島不同的局面。

蒂多雷島蘇丹之所以與東雍聯合,不過是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也是在結盟之後才知道東雍的實力有多大,才讓出了主導權。

但是他知道。

第一條看上去沒有意義,卻是確定了東雍對他態度。

“小王不敢向天朝提意見,只是小王與蒂多雷島蘇丹的矛盾相傳以久,小王助天朝打敗佛郎機人,願意將佛郎機人在小國所有權益都過渡給天朝,但凡天朝所需,無所不與,只求天朝不介入小王與臨島的戰事。”這位蘇丹的聲音明顯的有一分忐忑,雖然劉伯臣聽不懂蘇丹話,只能聽通譯的轉譯,但也能從他的語氣裡面聽出了這一分惶恐,似乎唯恐劉老刀說出拒絕的話。

“好。你準備怎麼行動?”劉老刀似乎沒有在意的將小國的利益出賣了。直接詢問細節。

蘇丹更是痛快,翻譯轉譯說道:“今夜,就與佛郎機人聯繫,明天一早就將佛郎機營寨獻給天朝。”他更痛快,出賣盟友,就好像是一頓飯一樣。隨着雙方達成交易,佛郎機在香料羣島的存在,已經進入倒計時了。德那地島蘇丹立即回去準備。

他在深夜與佛郎機聯繫,給佛郎機人送了一批補給,這一批補給沒有什麼彈藥,最多的是糧食。還有一批壯丁。

其實佛郎機營地之中並不缺少糧食,吃糧食的人越來越少,糧食能維持的時間自然越來越長。

佛郎機的堅毅也顯露出來。

東雍每次進攻,都以大炮先行,雖然土著士兵貪生怕死,衝不上來。但是炮彈給小小的木製營寨的殺傷一點也不小。

佛郎機壯丁已經減員三成了。

這些佛郎機人之前,也都不是軍人,剛剛開始還有一些驚慌失措,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反而慢慢的成長起來。三成的傷亡,反而讓他們陷入一種絕望的亢奮,似乎看不見希望之後,反而更加勇敢,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堅持下,還有活着的可能,不堅持落到敵人手中,是沒有生路的。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傳說東雍軍隊不留俘虜的傳聞,傳得沸沸揚揚,越演越烈。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