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

朱厚煌忍不住皺起眉頭,下意思的說道:“他有說什麼嗎?”

“有。”鄭懷興說道:“莫賊的意思是,不想在升龍城之中開戰,唯恐列代先王的經營毀於一旦。所以約殿下明日正午,在南門之外一決雌雄。”

“你覺得他有幾分真心,幾分假意?”朱厚煌問道。

朱厚煌這一問幾乎是下意思的,並沒有想從鄭懷興這邊聽到什麼了不得的答案。

鄭懷興說道:“殿下,不知道殿下先得到升龍城的財貨,還是升龍城的人心?”

“當然是升龍城的人心?”朱厚煌說道,他需要升龍城的人心嗎?當然是不需要,至少現在不需要,他不過對升龍城短期佔領而已,求的就是財貨,但是能這樣說嗎?

當然不能,否則朱厚煌的臉面往哪裡放啊?

鄭懷興說道:“殿下,既然如此,殿下何不下令休戰,再書戰書一封送上城樓,待明日此事定然傳遍全城,到時候舉城百姓,都會盛讚殿下仁德的。”

朱厚煌面無表情,心中不住抽搐,他聽了鄭懷興的話,越發覺得,連夜攻打是一個好辦法,最後一把火將升龍城燒了,毀屍滅跡,就好像湘軍在天京做的一樣。他看向鄭懷興的目光多了幾分探尋。

鄭懷興以爲朱厚煌真在認真的聽自己說話,卻不知道朱厚煌正在心中暗自琢磨,要不要將這個人給殺了。

鄭懷興繼續說道:“殿下,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瓦解莫氏軍心?”

“瓦解軍心?怎麼瓦解?”鄭懷興說道。

鄭懷興說道:“莫氏的根基不在升龍,而在升龍南百里之外的海陽。所以莫氏軍中大多少爲海陽籍。是海陽子弟兵。但是隨着莫氏入主升龍,他的親信將領,都已經將家搬到升龍,此刻城中就有很多莫氏軍中將領的家眷。當然關雲長敗走麥城之時,被如何瓦解軍心的,殿下可以用之。”

“好。懷興果然有王佐之才。”朱厚煌大喜道。他立即想到比鄭懷興多一點的東西,就是錢財,他可以用搜索莫賊餘黨的名義,對升龍裡面的官員進行大清洗,即便是洗劫了整個升龍能有多少錢,任何時候,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都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甚至在動亂的的升龍城中,這個比例只會更大。

如此朱厚煌可以去洗劫那沒有一兩銀子的苦哈哈嗎?

忽然他想起李自成在北京的所做所爲,立即明白了,原來李自成深明搶劫這一門學問的奧義所在,直接從官吏動手,自然能足夠的收入。

“就請,懷興代孤寫一封戰書,射上城樓,不過時間就放在三日之後,南城之外。”

鄭懷興聞言不由大喜道:“是。”

他有兩喜,一喜是朱厚煌稱他性命,這表示朱厚煌將他擋成自己人,二是朱厚煌讓他持筆寫戰書,顯然是很看中他。

鄭懷興熟知天朝典故,自然爲帝王代筆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內閣翰林學士。雖然不知道雍王身邊是不是這個規矩。但分明看重的信號。

前一點,他想得倒對。後一點,卻大錯特錯。

朱厚煌之所以這樣做,完完全全是因爲朱厚煌身邊沒有人。東雍缺人的厲害,但凡有一個人才都要塞到基層當小吏。而軍中事務,他一手調教出來的軍官雖然在四書五經之中,沒有什麼學問,但是執行朱厚煌的命令,然後寫上一份報告的能力還是有的,不過自然是大白話,毫無文彩可言。

這些人支撐起朱厚煌軍中的指揮系統,自然不用更多的幕僚。

這些都是跟着朱厚煌一戰接着一戰磨礪出來,但是寫戰書之類的任務,朱厚煌找遍全軍,未必又比鄭懷興的合適的人了。

鄭懷興讓去找了一些筆墨紙硯,讓一個士兵趴下,用宣紙鋪在背上,毛筆一點,就開始寫起來。

朱厚煌表示很無語,找筆墨紙硯的時候,不再找一張桌子嗎?反正費不了多長的時間,似乎是文人的惡趣味。朱厚煌表示無法理解。

鄭懷興的文采如何,朱厚煌沒有去欣賞,他草草看了一遍,只覺得一手行楷寫的不錯,但是典故太多,朱厚煌非要一個一個去想才能想明白,但是朱厚煌沒有那個性質去猜。直接遞給鄭懷興說道:“送上去。”

這一次不需要鄭懷興親自去送了,派一個士卒再次坐着吊籃上了城頭。

莫登庸手中就多了一張戰書。

莫登庸看到手中這一張戰書,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此刻皇城之中只有三千疲憊之卒。如果朱厚煌不顧傷亡的來攻,說不定他只能匆匆忙忙的逃走了。

一旦離開了皇城,莫登庸的下場,他自己就可以知道。

黎氏的餘澤尚在,他一旦離開升龍,就代表的他的失敗,到時候定然有一批人要起來造他的反。到時候外有大明,鄭綏,內有各地 叛亂,他的日子就不好過的很了。

不過有了這一份戰書,能將戰事退到三日之後,足夠莫登庸喘過這一口氣來了。、

朱厚煌給莫登庸下了戰書,將數千士卒留下來,在廣場對面的府邸之中,安營紮寨。

這些府邸的主人自然一掃而空,如果與鄭氏關係近的,不過是暫借而已,如果與莫氏關係近的,自然以莫氏黨徒論處。

皇宮附近的人都是達官顯貴,房子也是高宅大戶。外牆比一般的外牆高多了。所以以外牆爲支持,幾乎是一座小城池了。

再加上這個時候才運進城池的火炮,防禦力已經足夠了。

朱厚煌立即將吳鳳儀找過來。說道:“舅舅,你也知道東雍的財政情況,而今年東雍的財政能有一個什麼樣的收穫,就看舅舅了。”

吳鳳儀作爲東雍最高的情報機關的負責人,可以說比朱厚煌本人更瞭解東雍。對朱厚煌的財政,他這裡也有一分報告,自然可以知道,財政已經惡化到了什麼程度。

朱厚煌離開東雍已經一個多月,即便在吳行之的百般節儉之下,也漸漸枯竭,幸好,王陽明從峴港送到東雍第一批銀子,不多,大概有十萬兩,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十萬兩隻能解燃眉之急,概因在江西第二批,第三批俘虜都開始起運了,未來花錢的地方,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所以必須在升龍大撈一筆,只能多不能少。

“臣定當不負殿下之命,從升龍城之中榨出銀兩來,只多不少。”吳鳳儀說道。

朱厚煌說道:“舅舅知道孤的心思遍行了,不過不需要太過,以莫氏黨徒的名義,將各路官員抓過來,好生拷問,如果真的有清官,放一馬一行。還有給鄭氏一個面子,其餘的一個也不能少,人命與錢財讓他自己選,而且家中有人在莫氏軍的,統統控制起來。記住一個也不能少。”

“是。”吳鳳儀說道。

如果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吳鳳儀面對這樣的任務,或許會有些牴觸情緒,但是吳鳳儀錦衣衛出身,錦衣衛是幹什麼的?從來是幹髒活的。而這樣的活,在錦衣衛的眼中連髒活都算不上。

“還用,不要多用我們的人,要用安南自己人來,讓他們得罪人,還有不讓他們有機會貪污。”

朱厚煌再次說道。

他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效仿臨時工之計而已,朱厚煌作爲大明雍王殿下,終究是要些臉面的,不是李自成這樣的草寇。將事情半完之後,朱厚煌再將辦事的人一殺,就能洗白。

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章 豹房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四百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
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章 豹房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四百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