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

“母后,”朱厚煌說道。

“不用說了。”吳太后說道:“藍兒誰的肚子也沒有大,你別想離開東雍一步。”

朱厚煌說道:“殿下,事情正急,必須孩兒去處置,不然就要出問題的。母后就網開一面。”

吳太后緩緩閉上眼睛說道:“別想,你如果想先斬後奏,哀家就死給你看。”

朱厚煌本來有先斬後奏的想法,畢竟他是東雍之主,吳太后即便是地位尊貴。想限制朱厚煌,也不大可能。

但是吳太后有了這樣的說法之後,他就不敢了。一旦吳太后就一個三長兩短。朱厚煌簡直無臉活在世間了。

吳太后也沒有在這裡與朱厚煌多囉嗦,轉身就離開。

朱厚煌坐在椅子上,一雙玉手輕輕的按住了朱厚煌的背上。輕輕的揉着,說道:“殿下,你覺得怎麼樣啊?”

來人正是許藍。

朱厚煌說道:“孤沒事。”只是朱厚煌聽了剛剛吳太后的話,沒有心思與許藍多說話,說道:“孤還有事。”說完推開許藍,離開了後院。

還不等朱厚煌到前殿,已經有一個小太監跑過來,在朱厚煌身邊說道:“殿下,戚將軍等人早已在外面等您了。”

“好了,”朱厚煌一擺手,說道:“孤知道了。”

朱厚煌來到大殿之中,眼睛一掃。發現該來的人都來了。

戚景通,吳明,汪直,俞大猷,許棟,東雍大大小小將領都來了。另外還有陸完,吳行之兩個人。

朱厚煌一進來,所有人都說道:“拜見殿下。”

朱厚煌一甩手說道:“諸位平身。孤讓諸位久等了。”

陸完說道:“殿下不必客氣,只是殿下身份尊貴,何必非要遠赴占城?”

朱厚煌說道:“安南情況複雜,機會稍縱即逝,孤不知道派人誰能掌控局勢,也唯有孤能牢牢把握局面。”

陸完說道:“如此說來,殿下非要去安南嗎?”

朱厚煌說道:“孤也想在東雍穩守,只是行之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吳行之說道:“的確如此,殿下南洋之行,打通了南洋諸國的商道,讓少府收入有明顯的增長,但是財政情況並沒有好轉的跡象,並不管怎麼算,東雍財政絕對堅持不到今年十月份。”

“所以,這一次安南內亂,孤一定要插手,占城就是孤插手安南的重要落家點。孤非要親自去看看,否則不放心。”朱厚煌說道。

陸完說道:“殿下這一件事情,需要從長計議,不可輕舉妄動。蓋因征伐他國的權力,出自天子,殿下擅自出兵,定然會讓朝廷震怒的。”

朱厚煌說道:“孤早已與皇兄通過氣。安南之事,由孤專之。”只是朱厚煌並沒有說實話,正德告訴他的。因爲正德告訴朱厚煌的原話,如果勝了,自不必提,如果敗了,就要追究朱厚煌的責任。而且廣西的兵力,不會爲朱厚煌所用的。

陸完說道:“既然如此,老臣就沒有意見了。”

朱厚煌所說的話有真有假,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就是朱厚煌從不想在軍中出現第二個權威,如果不戚景通身體受傷,從今開始,再也不能上陣殺敵,朱厚煌也不會讓他地位上升,成爲朱厚煌實質上的副手,管理軍務。

這一次征伐安南,必須得勝,如果不勝,對東雍的財政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朱厚煌甚至不敢相信到時候東雍到時候將是一個什麼樣子。

但是如果得勝的話,朱厚煌也有憂慮,就是勝利之後,攻打安南的主將在軍中的權威,將會影響到朱厚煌在軍中的權威。

在軍中建立權威,既簡單又困難,簡單就是隻要能領着士兵打勝仗。就能收復軍心。而對安南的進攻,朱厚煌已經考慮過很久了,不是沒有把握,相反還是相當有把握。

因爲現在的安南,不是成祖事情可以動員三十萬大軍的天南小霸主。早已四分五裂了。莫登庸佔據安南東都升龍府,而小皇帝所說的國舅鄭家,就在西京清化府。兩強對峙,除此之外,在安南南部還有一個大軍方,就是阮氏。其他大大小小的軍閥。根本再也沒有當初安南全盛之時的盛況,即便是莫氏協天子以令不臣。讓朱厚煌估計,莫氏全部兵力也不超過十萬之衆。而且要分守各地。能夠集結出來的機動兵力,最多不過五萬。

而且各人對勝利也有不同的標準,在成祖之季,將安南收爲版圖纔算得上勝利。但是現在朱厚煌只需擊破莫氏,維持黎氏統治就可以了。反正朱厚煌的意思是從安南大大撈上一筆,至於黎氏能夠維持到幾時。朱厚煌就沒有這分閒心。

只是朱厚煌一想道後院倔強的母后,心中就不由的感到一陣煩惱。

軍中自然不用朱厚煌卻說服,因爲朱厚煌在軍中的權威向來不淺,全軍上下唯命是從。朱厚煌又說服了陸完,外臣沒有人會反對朱厚煌了。但是母親的反對,依舊讓朱厚煌無法應對。

他早已將南洋艦隊調過來了,還徵調了一些少府船隊,只等明天立即出發了。但是母后的阻擋卻成爲一道走不過去的攔路虎。

朱厚煌正在苦思冥想,怎麼應付過母后的時候。忽然聽道咚咚的敲門之聲。朱厚煌立即明白是許藍來了。

很簡單,下人來找朱厚煌,都是門外報門的,不敢敲門,敲門的也只有朱厚煌幾個妻妾而已。而許藍是來得最勤的,似乎是正妻的天然權力。

“進來吧。”朱厚煌說道。

門一響,許藍推門而入,手中端着木盤,木盤上有一個紫砂壺,壺口還有嫋嫋青煙冒出來。說道:“妾身爲殿下沏了一壺茶。”

朱厚煌說道:“放下吧。”

許藍將手中木盤放在桌子,爲朱厚煌倒了一杯茶。

朱厚煌信手端起來,品了品,覺得味道不錯,但是朱厚煌哪裡有心情喝茶。只不過沾沾嘴,不辜負許藍的心意遍是了。

“殿下,還是爲母后不讓你離開東雍之事而煩惱嗎?”許藍小心翼翼的問道。

“哎,還是孤手下沒有合適的人手,否則留在東雍陪陪母后,也不是不行,只是今日這個局面,安南那邊決計不能耽擱的。”朱厚煌以爲許藍要爲吳太后做說客,就給許藍解釋道。

許藍明亮的眼睛對着朱厚煌說道:“或許,妾身有辦法。”

“你?”朱厚煌狐疑的看着許藍說道:“你有什麼辦法?”

許藍說道:“殿下是做大事的人,對這內宅之事不大瞭解,其實殿下想騙過太后,只需讓妾身裝懷孕便行了,以殿下之命,令薛神醫說個謊,不就行了。等他日顯懷的時候,殿下也就從海外回來了,到時候多給母后說幾句好話,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朱厚煌眼前一亮,說道:“好。”隨即他又猶豫幾分,說道:“只是如此一來,你在母后那邊可就落不了好了。”

現在的人都說惡婆婆,但是現在惡婆婆即便是再惡,也比不過古代的,特別是吳太后管轄內宅,即便是朱厚煌也不敢與吳太后硬頂。許藍這一次幫助朱厚煌騙過吳太后,如果讓吳太后記恨的話,將許藍吃不了兜着走,是顯而易見的。

看陸游多喜歡唐婉,但是在母親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休妻。即便是朱厚煌貴爲親王,如果吳太后硬要找許藍的麻煩,朱厚煌能做的不比陸游多多少,畢竟在這個以孝治天下的時代,朱厚煌絕不可能因爲一個女人與母親鬧翻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九章 打虎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
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九章 打虎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