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

這個時代從天津到北京最便捷的道路,就是運河。香河縣城以西,就是杭雄所駐紮的地方。京杭雖然延綿數千裡,但是具體在每一處,運河並不是多寬的,雖然寬窄是因爲地勢而定的。畢竟運河很多地方都是藉助天然河道。

但是這一帶畢竟不是江南,水量有限,所以很容易就攔住運河,封鎖住航道。

“殿下,前方是就杭雄的營地。”吳庸之給朱厚煌指過去。

此刻的運河之上,一艘船都不能流通了。

且不說,杭雄將運河封鎖的死死的。即便是雍軍過來,也是調動數以千計槽船,覆蓋了運河所有水面。

雍軍安營紮寨也是水陸連營。

朱厚煌看過去,也覺得很棘手。問道:“這杭雄到底是什麼人?”

“杭雄,字世威。世襲爲綏德衛總旗,杭雄承蔭並積功升爲指揮使。正德七年,杭雄升爲都指揮僉事。十二月,四川百姓廖麻子率衆起義,攻破四川綿竹、金堂等縣,杭雄奉命前往鎮壓。正德八年,廖麻子重振旗鼓又舉義旗。四月,起義失敗。廖犧牲於劍州。事後,杭雄守備西寧,經尚書楊一清推薦,升爲延綏遊擊將軍。後從都御史彭澤經略哈密。正德十一年,與副將安國擊敗來犯的蒙古貴族小王子部衆,升爲都督僉事、改參將,連升爲都督同知,統率邊兵守衛京師。

正德十二年八月,先帝幸大同。杭雄爲先帝侍從,當即被升爲大同總兵官。

嘉靖初年,僞帝裁撤傳奉官,杭雄被裁減,調爲都督僉事鎮守邊防。二年,蒙古率萬餘騎兵進擾密雲,杭雄奮力擊退。不久,蒙古又大舉侵入邊境,杭雄不能抵禦,要求辭職,朝廷未許,調往延綏,在僉書後軍都督府任職。

三年九月,吐魯番酋長擾肅州。朝廷命杭雄佩“平虜大將軍“印任總兵官提督陝西、延綏、寧夏、甘肅四鎮軍務。杭雄的軍隊剛到酒泉,吐魯番酋長已退卻。杭雄不戰而得封錦衣千戶,班師回寧夏。

四年,升爲宣府總兵官。抗擊越來越頻繁的蒙古進攻。”吳庸之說道。

吳庸之或許沒有別的本事,但是對於關鍵人物的履歷,還是背的滾瓜爛熟的。

“原來也是先帝舊臣。”朱厚煌說道。。

如果仔細分析這杭雄的履歷,他應該是參加過當初應州之戰。朱厚煌細細想來,似乎對這個人有一點印象。

不過,那時候他關注的是江彬,許泰,沒有怎麼關注下面的人。

一看就知道,如果有辦法的話,嘉靖絕對不會放杭雄帶兵的,不過正如之前所言,正德在大明軍隊的影響太深了,雖然六年過去了,但是明軍高層之中,還有很多帶着正德痕跡的將軍,這杭雄就是其中一個。

“如此,就請殿下書信一封,與這位杭雄杭將軍敘敘舊情。”楊慎說道。

朱厚煌一聽,就知道是離間之計。

嘉靖對自己控制軍隊的能力從來是不自信的,他寧可讓邊軍爛掉,也不願意加強邊軍的實力,因爲他無法保證邊軍的戰鬥力,他寧可投入大資源,從浙江另起爐竈,創立浙軍。

按着嘉靖的想法,就等浙軍平定雍王之後,將浙江調到九邊去。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這離間之計,不過是上不了檯面的伎倆。朱厚煌不指望能有什麼大用處。

朱厚煌問道:“劉老刀,江面上事情就交給你了,能不能打下來?”

劉老刀說道:“請殿下放心,臣這就回去調集兵馬,明日大舉進攻,定然攻破敵軍的水寨。”

劉老刀所部並不適應雍軍水師推行的火炮轟擊的戰法,大多習慣奪船肉搏,所以劉老刀逐漸被黃士龍所代替。

但是在這裡劉老刀所部正好能用。

畢竟運河不是什麼大江大河,海船什麼根本行不得,船小,也架不了什麼大炮。所以想要取勝的話,就必須靠肉搏了。

不過劉老刀所言沒錯,現在劉老刀還真的調集兵馬。

因爲雍軍水師大多都在海外,少部分在天津駐守,用來封鎖運河。而調集過來船隻大多是漕運水手,指望他們打仗,是萬萬不能的。不過水路便捷,也許三五日,能調集好足夠的人手。

“殿下,臣以爲這一戰勝負不在運河,而在運河兩岸。因爲運河太窄來了。”汪直說道:“如果敵人想堵塞運河,隨時都可以。唯獨控制運河兩岸,才能讓運輸暢通無阻。”

運河很多地方,很寬闊,那些都順應天然河道的地方,真正人口開鑿的地方,都不會太寬的,畢竟要考慮成本問題。

堵塞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雍軍就有這樣的想法,爲了防止南方的明軍來支援北京,所以雍軍的備用計劃之中,就有斷絕運河的計劃。

“臣請命與吳將軍,分兵兩岸,先奪運河兩岸,再處理運河問題。”汪直說道。

朱厚煌說道:“好。吳明,汪直兩人各自行動吧。”

“是。”兩人齊聲回答。

兩支軍隊沿着運河兩岸展開。

“報雍軍從兩岸上過來。”斥候來報。

杭雄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立即派人打回去,讓雍軍看看我九邊精銳的離開。”話還沒有說完,杭雄就逃也是的離開。

剛剛杭雄正面對錦衣衛的查詢。

嘉靖纔不敢將最後的機動兵力給正德的舊部。而比如派錦衣衛來監督,監督杭雄的人錦衣衛就是陸九。

陸炳成爲錦衣衛指揮使之後,收了十三個義子,就是所謂的十三太保。被陸炳分別委以重任,而陸九就是任務就是監督杭雄。

杭雄知道自己身上楊一清的痕跡,正德的痕跡,擦都擦不乾淨,底氣不足,不敢與錦衣衛硬抗。

陸九看杭雄離開,也沒有留。

陸九重點關注杭雄所部,可以所每一支兵馬都是有錦衣衛的坐探,並不擔心杭雄投敵,但是爲了給上面交差,也必須爲難杭雄。不然上面的人聽說,你與被監視的對象關係很好,簡直是其樂融融。上面會怎麼想。

陸九很快就開始擔心雙方交戰之事了,雍軍北上簡直是未逢一敗。今日之戰的勝敗,陸九豈能不擔心啊?

他們錦衣衛是長期與雍王的繡衣衛相愛相殺的,雍軍與明軍交戰不足半年,但是錦衣衛與繡衣衛的交戰,已經持續了數年了。彼此之間血仇從來不少。

如果雍王得勢了,很多人都可以轉頭向雍王效力,但是唯獨錦衣衛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杭雄帶着五千騎兵沿着運河南下,不過,一會功夫,就看見了。雍軍的陣列。

雍軍的陣勢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好像是一塊塊磚石一樣,雖然在行軍之中,但是面對騎兵來襲,不過一會功夫就轉換爲方陣。

杭雄用望遠鏡看去,細細看看雍軍的軍陣。

雍軍的軍陣火器數量並不是太多的,都放在最前方,有火槍火炮,杭雄也相信雍軍還有那一中手持的炸彈,畢竟打了半年仗了,雍軍火器早就無法保密來了。

在火器後面,就是整整齊齊的長槍如林,中間留有通道,等火器一放之後,就會退回軍中之中,有大陣保護。

不過,杭雄卻看出破綻。無他,雍軍的軍陣太嚴密,太死板了。卻不知道戰爭是一種藝術,絕非按部就班就可以的。

杭雄放下望遠鏡說道:“諸位兄弟,建功立業,就在眼前,跟着我殺一個封妻廕子。”

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
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