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

朱厚煌從日本大勝而歸,對很多地方都有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地方,就是東南沿海的所謂倭寇。

在朱厚煌征戰日本的時候,官府與這些倭寇已經交手了好幾個回合。

先是嘉興之戰。

張經鎮守嘉興,與王和尚等倭寇相持不下,然後沈希儀率領部下突然出現在嘉興城外,以五千對數萬,將大股倭寇打的落花流水。

不過,王和尚等頭目都機靈的很,捨棄那些裹挾的百姓,分成數路逃竄到海上。嘉興之勝,並不能盡全功。

這些人化整爲零,反而讓張經更加頭疼了。

張經因爲嘉興之勝,被火線提拔,專門主持平定倭亂。

比起整個江南,張經手中可以打的兵力還是很少的,不就是張經手下的民壯,還有從西南調過來的沈希儀等部。

而且還有一個讓張經頭疼的事情,那就是姚鏌來了。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但是現在的情況下,張經的權力範圍與浙江巡撫的權力範圍有很多重疊的地方。

如果這個巡撫是一個文弱一點的還好辦,但是姚鏌是什麼人,那個是大明鼎鼎的邊臣。

他被調過來,就是爲了平定倭寇之事,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不過,張經畢竟資歷比不上姚鏌,他只好退讓。

浙江範圍之內的倭寇,張經不再管,他專門負責浙江之外。

且不說之前的倭亂都在浙江範圍之內,單單說,張經手底下的兵,都是浙江人,這樣的安排張經能信服纔怪。

官府這邊,雖然明面上還是一體,但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不是那回事。

不過,倭寇的低潮要來。他們要省很多事了。

王和尚等人面面相覷的對坐着,誰也不想開口。

還是同樣的地方,但是所有人心情與上一次會盟的時候,卻一點不也同。

王和尚說道:“徐大頭領,這就是你的辦法啊,現在好了,大內氏服軟了,日本已經不向我們賣東西了,這還怎麼打下去?”

從這些人購買帶血的商品的,不僅僅是日本人,但是不得不承認,日本是他們的一個大市場,不過當朱厚煌狠狠教訓了一下日本,再也沒有人敢擅自與他們交易了。

琉球水師已經加大巡邏的頻率,任何從浙江到日本的船隻都會被檢查,而且長崎一帶已經是東雍的勢力範圍了,去日本也沒有路了。

當然了大海茫茫,總有路線到日本,但是到了日本就能找到優質的客貨嗎?

這些海盜都是爲了錢,可以說爲了錢什麼都敢做,但是沒有錢,再讓他們冒險,可就對不起了。

他們化整爲零之後。屢次得手,搶到了大量的東西,但是不能換成銀子,對他們也沒有什麼用。

沒有足夠的銀子犒勞下面,根本無法堅持下去。

徐海說道:“這事情怪不得我,你以爲我不打出雍王的旗幟,雍王就會旁觀嗎?你知不知道海禁誰的損失最大,是雍王。雍王遲早要插手的。我不過是將這個時間給往前推了一些而已。”

王和尚說道:“別扯這些沒有用的東西,說,現在該怎麼辦?”

徐海見王和尚好像訓斥手下一樣訓斥他,頓時大怒說道:“王和尚,不要以爲你有一個盟主的頭銜,就真厲害了,你要知道,我的損失不比你少,怎麼辦?我知道該怎麼辦嗎?”

“大膽,你說什麼?”王和尚的部下紛紛大怒。

王和尚現在還真有幾分盟主的樣子,最少身邊的狗腿子從來不少。

但是徐海身邊,也從來少不了部衆,一時間雙方都拍案而起,不住的叫罵,甚至有人都有人拔刀了。

“好了。”一個人忽然怒喝一聲,說道:“大家都是好兄弟,還想兵戎相見不成,將刀都給我放下來。”

說話的是盧九。

盧九是幾個人年紀最大的,所以出來做這個和事老。

徐海一揮手,讓麾下的所有人將刀給收了起來,說道:“盧老哥,這裡我是待不下去了,再待下去,說不得有人會拿的腦袋,給某人的盟主位置立威。”

王和尚冷哼一聲,說道:“徐海,你將大家害成這個樣子,不給交代,就想走,那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王和尚目露兇光,說道:“我不是要爲我這個盟主立威,而是要你給大家一個交代,現在大家都活不下了,你也別想活。”

“是嗎?”徐海冷笑一聲,什麼也不說,緩緩的將手按在刀柄之上。

如果之前雙方的叫囂,還是做個樣子的話。現在卻是真的要動手了。

“好了。”陳四也出來說話了,陳四抽着大煙袋,猛地吐了一口煙說道:“王和尚,你先殺了徐海,我沒有意見,但是不能再這裡殺。你在這裡殺了徐海,今後,誰還敢來這裡見你?還講不講江湖道義了。”、

王和尚沉默了。

他想殺徐海的目的,不單單是因爲徐海的餿主意。也有想吞併徐海的部衆的意思。王和尚因爲盟主的身份,勢力擴充的很快。一旦火併了徐海,他這個盟主的位置就是鐵打的,誰也不敢反抗了。

但是此刻他不得不想想殺徐海的鏈鎖反應了。

陳四對徐海說道:“徐海,你出的餿主意,害大家這樣,想不給個交代就走,可能嗎?”

徐海冷靜的說道:“陳四哥,你想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就聽陳四哥開口了。”

徐海此刻也回過神來,他這才覺得,王和尚居然真的想下手,頓時背後冒出一身冷汗,這是王和尚的地盤,如果王和尚真要動手,徐海還真的無法保證,自己能不能殺出去。心中暗道:“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他決定服軟了,只要能活下來,怎麼都好說,回去之後,再報此仇不遲。

不過,他也相信,盧九等人都不會眼睜睜的看着王和尚殺他的。

不是爲了他,如果王和尚能隨意殺一個大頭目,開了這個先例之後,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的。

陳四說道:“你出二十萬兩,給王盟主賠一個不是。事情也就算了。”

“好,這一次是兄弟我不對,連累大家了,這二十萬兩我出了。”徐海說道。二十萬兩銀子,即便對於徐海來說說,也算得是一筆比較大的財富了。徐海心中隱隱作疼,心中暗道:“這一件事情,絕對沒完。”

“要不要,我現在就讓手下將銀子送來。”徐海說道。

“不用,我信得過徐兄弟。”盧九說道。

徐海說道:“好,多謝諸位哥哥信任,只是我徐某人身體不適,想要回去休息了,銀子自然會送上。不知道幾位哥哥覺得怎麼樣?”

王和尚冷笑一聲,說道:“想走就走,我這裡也不是綁票的,不過,走了之後,想再回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王和尚心中隱隱約約有些後悔,他覺得自己做的準備不夠充分,沒有一舉將徐海拿下來,不過,徐海離開之後也好,徐海一走,王和尚覺得吞併其他幾人的部衆,更有希望一點。

徐海哈哈一笑,說道:“多謝王頭領的大恩大德,今後必有後報,告辭了。”

也不知道徐海說的是不是反話,反正徐海不想在這裡多待了,連東西都沒有怎麼收拾,就被一羣手下簇擁着走了。

徐海走了,這裡爲之一靜。王和尚說道:“諸位眼下的事情,到底該怎麼辦,誰拿一個章程啊?”

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章 善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
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章 善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