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

黃士龍想要與艦同亡。但是他麾下的士卒卻不答應,紛紛跪倒在地,說道:“大人不走,我等也不走。如果失陷大人,我等即便是回去,也必定會被處斬,請大人憐惜我等。”

說話之間,衆士卒一起簇擁着黃士龍跳進海水之中。

一刻鐘的時間。

黃士龍的所有努力不過耽擱佛郎機艦隊一刻鐘而已。

不過帆船不是現在的船隻,從停頓轉向,然後再轉回原來的航道,所需要的時間並不少。等亞伯奎清楚了黃士龍的干擾之後,再次出發的時候,遠方已經出現一道道帆影。亞伯奎心思沉了下來。

再次出現的是鎮海衛水師,鎮海衛水師這一次比起金門千戶所相比有些不同。金門所的戰船在黃士龍的指揮之下,已經向東雍方面靠攏,但是鎮海衛的水師卻還是如大明傳統水師一樣,大大小小的船隻,依次分佈,看上去密密麻麻有百餘艘船之多。但是大多數船隻都是小船,密密麻麻的堵塞了航道。

忽然亞伯奎也發現身後出現了帆影,是高埔千戶所,還有中左千戶所戰船。

亞伯奎本來想走,但是此刻發現想要走,恐怕沒有那麼容易了。

“既然你們不想讓我們走,那麼我就與你們大戰一場。”

亞伯奎看的明白,這些水師艦隊雖然數量極多,但是火力比較軟,這樣的戰艦,亞伯奎打過了不知道多少。

作爲一個將領,不想在不利於己方的地方作戰。

但是如果局面陷入不利的情況之下,亞伯奎反而下定了作戰的決心。

因爲廈門灣是一道狹長的海灣,亞伯奎不顧後面追擊,全軍撲向鎮海衛水師。佛郎機艦隊火炮猛烈的轟擊,在最前面的小船,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不過片刻之間,就紛紛被火炮打出一個個缺口。

他們這些船體積小,防沉措施也少。沒有那麼多水密艙,在火炮的轟擊之下,不一會兒就傾覆在海面之上。

從一開始,鎮海衛水師就不對手。只能憑藉船身來抵抗火炮的轟擊。

雙方的戰鬥,鎮海衛水師被打得 節節敗退。一寸寸的向後退卻。看着南邊的海岸線漸漸寬敞起來。

佛郎機艦隊快要衝出廈門灣,南方遠遠的出現一座城堡,這一座城堡,不是別的,就是鎮海衛城。繞過鎮海衛城,就能進入大海之中,到那時候,對佛郎機艦隊來說,就是龍入大海,以他們的實力,即便是多幾個衛所的兵力,也能被他們拉開距離,一一消滅。

對亞伯奎來說,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

不過註定要讓他失望了,因爲沿着南邊海岸線,又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船隻涌了上來。正是魏大臨所部。

魏大臨所部一百多艘船,壓了過來。

亞伯奎臉色猛地黑了。他不僅僅是因爲魏大臨所部的到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漲潮了。

很平常的朔望潮。年復一年,月復一月的潮起潮落。

但是今天的潮水卻斷絕了佛郎機船隊,離開廈門灣的最後努力。

在天地大力之下,不管是怎麼樣的戰船,都是一塊小木片而已。數百艘戰船整體的向廈門灣深處涌去。

“該死。”亞伯奎萬萬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這一帶漲潮的時間並不是太瞭解的。也沒有太在意。

如果沒有阻攔,即便是漲潮,他們想離開也是很容易的。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卻是在如此關鍵的時候,潮水幫助了敵軍一把。

潮水將他們處於十分窘迫的地位。

魏大臨所部,鎮海軍水師一併擠進廈門灣,廈門灣雖然寬達數十里,但是衝進去數百艘戰船,一時間也顯得擁擠之極。

亞伯奎當機立斷,他知道現在衝不出去,將來的情況就大大不妙了,他力下令佛郎機戰船避開鎮海衛的戰艦。向北邊而去既然南邊不行,只好爭取從北邊繞出廈門灣。

但是魏大臨又怎麼能放過他們。

魏大臨在一百多艘商船之中,選出比較結實的十幾艘裝了最多的火炮,魏大臨親自坐鎮,衝在最前方。

大大小小的船隻一層層的包圍起來。

從外面看根本看不見佛郎機戰船的蹤影。

量變引起質變。

雖然眼前每一艘戰船在佛郎機戰船脈前都不是對手。但是如此浩浩蕩蕩數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即便放在一邊任佛郎機火炮轟擊,想要全部擊沉,也需要好幾天時間。

而且這些戰船也不全事軟柿子。

亞伯奎此刻也不顧保存實力了。

亞伯奎一直以來,都很注意戰艦的損失,因爲他知道,他的補給港在萬里之外。一旦戰艦有了損失,很可能不能渡過這萬里海疆。在大海之上什麼都可以發生。一些小小的損失都能變成足以讓戰艦沉沒的傷勢。

但是亞伯奎此刻也顧不得了。

亞伯奎之前有所保留,此刻全力發揮,不顧惜戰艦了。戰鬥力更是完爆魏大臨所部,而且不管怎麼說,佛郎機水手的品質怎麼不好,但是他們在操船技術,在海戰技術上,要超出不論是東雍水師,還有大明水師一大截。

他們敢萬里遠征到這裡,都是一羣亡命徒。

被逼到絕路之上了,更是發揮出十二萬分戰鬥力。魏大臨所部擋在最前面,傷亡最大了。魏大臨已經換過三次座船了。

而魏大臨所部,也不是東雍正規的軍隊。見衝在前面的戰船,不過一會功夫,就被擊沉。可以說軍心浮動。

下面的人都不敢上前了,魏大臨不得不數次換乘座艦,以至於,他一換到某一艘戰艦之上,戰艦上的人都會哭喪的臉。因爲他們知道他們馬上就要死了。

雙方戰鬥規矩,從鎮海衛以北海域,橫渡整個廈門灣,打了大半天,金門所也遙遙在望了。

魏大臨看着船上人的士氣,再看身後跟過來的船隻,心中暗道:“不行,再這樣下去,就堵不住佛郎機人了。”

整個戰場的形式,就是魏大臨所部在佛郎機艦隊以東,封鎖了整個廈門灣,而鎮海灣水師就在魏大臨所部與佛郎機戰艦後面,不過是銜尾追擊而已。

而中左所與高埔所的戰艦,在佛郎機戰艦西邊,看上去好像是魏大臨所部夾擊。其實雙方拉開足夠的距離,彼此之間的火炮根本不能射到彼此船上。

所以最激烈的戰鬥都發生在魏大臨所部與佛郎機戰船之間,魏大臨所部屢屢以撞船的手法,迫使佛郎機戰船改道,不能衝出廈門灣,而凡是敢衝出來撞擊船隻,都會受到佛郎機戰船的熱烈關照,幾乎不是已經沉沒,就是正在沉沒之中。

而魏大臨手頭也沒有人,如果他手下的還是他魏家艦隊,他知道手下誰是勇將,誰也不能擔任大任。而魏大臨此刻的手下,幾乎都臨時交到他的手裡的。魏大臨對他的瞭解很少,所以魏大臨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衝在最前面,要不是魏家還有些底蘊,他身邊有一些魏家的老人拼死相護,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只是,他一個人如此拼命也不是辦法,固然是將爲兵膽,兵亦爲將膽。他拼死作戰,勉強維持住士氣不崩潰,但是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魏大臨心中有一些沮喪,暗道:“今日一戰,如果堵不住對方,我就是大敗虧輸了。”

這一戰,魏大臨手下的船隻損失慘重,沉沒了十幾艘,這還是佛郎機人一心想要走,纔有這樣的傷亡。

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章 侍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
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章 侍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