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兵變

吳鳳儀上了岸,馬不停蹄的去找錦衣衛。

過了一日光景,這才與福建當地的錦衣衛接上頭。

一個破酒館之中,吳鳳儀等到一個老樵夫過來。吳鳳儀不由的皺起了眉頭,說道:“這是怎麼回事?我們錦衣衛見面,用得着這麼神神秘秘嗎?”

老樵夫用手錘了錘腰部,說道:“現在是多事之秋,咱們錦衣衛不得不慎重啊。”

“多事之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吳鳳儀問道。

老樵夫掏出一個旱菸槍狠狠的吸了一口說道:“現在不比當初,什麼天子親軍,都是狗屁,被那些沒卵子的傢伙壓在下面,不小心怎麼行啊?”

“說正題。”吳鳳儀將一錠銀子放在桌子上。

老樵夫立即將煙槍放下來,一把搶過銀子,放在嘴裡面要了一口,確信是真的之後,再看吳鳳儀的表現,有些訕訕的樣子,說道:“最近都苦慣了,很少見銀子了,見笑見笑了。”

“錦衣衛現在就窮成這樣了?”吳鳳儀鄙視了他一眼,作爲天子親軍,雖然俸祿不多,但是來錢的手段很多,隨隨便便都能刮出一層油水,當然鄙視這些下面的錦衣衛。“也不用多說了,趕緊說怎麼一個多事之秋?”

“就因爲銀子嗎?福州三衛已經有三個月沒有發下一份錢的餉銀了。而福建左布政使伍符也要高升了。他想將這個爛攤子留下來,但是接他爛攤子的人,卻不想接。正好羅侖向伍符索賄三千兩,但是伍符拒絕了。上面有羅侖的壓制,而下面有很多人落井下石。要將伍符弄下來。就有了福州兵變的事情。”老樵夫淡淡說道。

“福州兵變?”吳鳳儀大驚失色,不能自已。

“對啊,兵變。”老樵夫臉色平靜無比。

“你們錦衣衛一點反應都沒有嗎?”吳鳳儀吃驚不已。

“有什麼反應?你真以爲這裡是北京啊?還是以爲錦衣衛都是天兵天將。兵變這一回事情,不是我們錦衣衛能解決的。解決兵變需要的是銀子。而且你以爲我們沒有上報啊,報了,報到那個沒卵子的傢伙手裡邊。”老樵夫說道:“那沒卵子的傢伙,怎麼說的嗎?他說;‘不管我的事情。’聽聽,聽聽,他是陛下任命的鎮守太監,東廠的人,直接領導我們這些錦衣衛,結果他說不關他們的事情。”

吳鳳儀說道:“這一段時間,福州豈不是很危險。”

“不會太危險。”老樵夫,說道:“這一次是羅侖想要整伍符。不會太亂了,太亂了大家都不好收拾,只等將伍符整掉以後,再殺幾個兵變的人。這事情上就結束了。”

吳鳳儀心中暗道:“這樣程度的變化,應該對殿下不難應付,畢竟有三百士卒護衛,殿下的安全應該能夠保證。”

“哎,如果弄不出銀子,這一次伍符就在劫難逃了。”老樵夫再次拿起菸袋說道。

“銀子。”吳鳳儀忽然想起了什麼,猛地站起身來,心中暗道:“伍符莫不是再打這個注意吧。”一想到這裡,他就坐不住了。二話不說起身就走,出了店門之後,再次折返回來,對老樵夫說道:“我需要一艘快船,去福州,越快越好。銀子不成問題。”

“啪。”一錠銀子砸在桌面之上了。

雖然吳鳳儀緊趕慢趕上朱厚煌。

這一日,朱厚煌的十艘大船在侯官靠岸了。

吳明看着周圍,暗暗皺眉說道:“這好像有一點不對勁啊。”

卻見碼頭之上,全部靜悄悄的,好像沒有多少人,所謂南船北馬,侯官的港口定然是一城之中最繁華的地方。怎麼會這麼冷清。

“是不是被清場了。”吳一行說道。

“不像,清得太乾淨了。”唐寅說道:“殿下畢竟是藩王,文官是不想和藩王打交道了,他們只會盡了禮數。卻不會如此盡心。”

不管怎麼總得靠岸啊。當船隻剛剛靠岸,卻不知道從哪些地方衝出一批人來,這些人各持刀兵,向船上衝了過來,身後又有好幾條大船堵住了去路,就將朱厚煌一行人圍困到碼頭之上。

朱厚煌心中一動,他想到了很多,沒有聽說的正德年間,明朝南方有大的變故,這是兵變嗎?還是叛亂?

衝過來的士卒,將船隻圍住卻上船,雖然一個個拿着刀兵擺架勢,但是看上面黃肌瘦,沒有多少實力。

一個人走到前面大聲說道:“在下福州中衛百戶,求見雍王殿下。”

“一個百戶來求見我?”朱厚煌心中疑惑頓起。

要感謝正德,如果不是諸侯跟着正德在戰場上走了一遭,現在這個樣子,他早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不過對現在的朱厚煌來說,還能鎮定下來。

不管再兇險也比不上戰場上的兵危戰急。

“讓他上來說話。”

朱厚煌身邊三百士卒早已準備好了,火藥都填裝好了,一個個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岸上,只等朱厚煌一身令下,就準備射擊。

忽然船邊有一身水聲,一個人從閩江之中爬了出來,正是吳鳳儀,他也顧不得渾身溼漉漉的好像是落湯雞一樣,立即來到朱厚煌身邊說道:“殿下,福州兵變。”

隨即言簡意賅的將所有的事情都歸納一下,告訴了朱厚煌。

朱厚煌嘴角一勾,說道:“你說外面的人是伍符的手筆。”

“絕對錯不了了。”唐寅說道:“伍符這樣做,將您圍起來,嚇上一嚇,如果您給了銀子,下面士卒就沒有了鬧事的理由了,到時候他藉此事,大開殺戒,狠狠清理一下這一次算計他的人,畢竟藩王遇襲,不是一件小事。一舉兩得。”

朱厚煌冷哼道:“他不怕我報復嗎?”朱厚煌生氣的,連孤也不說了。

“不怕。”唐寅說道:“即便是殿下的報復,又能怎麼樣啊?最大丟官罷職。不過士林之中,平息不了兵變而去職,與得罪藩王而去職,評價是不一樣的。”

說話之間,那來來拜會朱厚煌的鎮東衛百戶已經過來了,一見面就說道:“下的福州中衛百戶林海拜見雍王殿下。”

“起來吧。”朱厚煌說道:“那麼圍攻藩王,不怕被滅九族嗎?”

林海是一個高瘦的老頭,看上去有好幾十歲了,搖搖欲墜,半隻腳就踏入棺材裡面了。說道:“這一次上來,小老兒,就沒有想過活着回去。只要雍王能答應小老兒所請,小老兒的九族就交給殿下又如何啊?”

“這個人有了死志,”朱厚煌也不知道說些什麼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迫之?

“說吧。你到底想說什麼?”朱厚煌雖然已經知道了,他想說些什麼,但是還想聽他怎麼說。

“福州左右中三衛,每衛額兵五千六百人,再加上家屬,總管有五六萬人,都靠着餉銀過活,已經三個月沒有發過餉銀了,很多人家都一斷了炊,就請雍王殿下行行好,爲大夥墊付餉銀吧。”

朱厚煌雖然覺得他很可憐,卻說道:“不行,這絕對不行。這一件事情是福建都司的事情,孤不能越俎代庖。爾等還是快快退去吧。”

朱厚煌很明白,軍權是禁忌,對宗室來說尤其是如此。且不說這二十萬兩銀子是朱厚煌幾乎所有的家底了,決計不能亂花,就算是花,也不敢給軍隊發軍餉,沈萬三是怎麼死的,他代替太祖勞軍,所以他死了。

朱厚煌雖然得到正德信重,但是人在萬里之外,所做所爲還是不要犯忌諱的好。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十八章 經緯【1】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四十七章禮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十八章 經緯【1】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四十七章禮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