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

姚江上一片混亂。

再也不可能維持什麼陣型了。

大船小船,撞在一起,沙船的速度更是沒有了。更是短兵相接,這樣一下子,佛郎機炮的準確率大大增加。

因爲彼此之間根本正對着人臉開炮的。

很快就無法開炮了。

不是因爲別的,就是開炮角度的問題。

爲什麼這麼說?

因爲船上的火炮發射角度很多都是固定的,很難偏移,即便能偏移,能偏移的角度也很少。彼此大都藏在對方的射擊死角,再打也很南擊中,大多是射空。

沙船上的水手,已經準備將佛郎機炮給擡起來,畢竟佛郎機炮有大有小,真正畢竟小的佛郎機炮不過百餘斤,幾個人就能擡起來。到處射擊。

不過,這種辦法也不能持續很久,因爲雙方的距離太近了,就陷入了短兵相接的狀態之中,佛郎機炮根本不能繼續用下去了。

一根根長鉤鉤在船舷之上。

浙軍的水手,一個個撲上沙船之上。

沙船的船舷明顯比浙軍的小船高上一米左右,不過這些沙船體積並不是太大的。如果體積太大,就無法深入姚江了。

一片混戰。

火槍弓箭亂射,大船小船亂撞,時不時的有爆炸之聲傳來。

朱厚煌早就站在營地的高臺之上,用千里鏡望過去,細細的觀察這一場混戰。不過,他也幫不上忙。

“殿下,您看。”一個瞭望手忽然指給朱厚煌。

朱厚煌一看,卻見天盡頭一道煙柱變成了看兩道煙柱。

烽煙的煙柱煙柱多寡,表示了情況的危機程度。

剛剛一道煙柱,不過是表明已經接敵,而兩道煙柱,就表明戰事緊急了。

朱厚煌只能看着着急,現在的情況,朱厚煌根本沒有一指之力能增加到北岸去。只能幹看着。

朱厚煌心中暗歎:“現如今只能有一步走一步。北岸如何,只能看黎子云。”

黎子云已經沒有功夫想朱厚煌是怎麼想了。

他已經焦頭爛額了。

“殺。”一波波士卒衝了過來。連張經身邊的浙軍也上陣了。

在江上的烽煙四起的時候,黎子云所部的士氣也受到了影響。

畢竟雍軍士卒也不是木頭,也不是所謂的電子單位,士氣不會恆定的,大家都知道江面上的戰鬥關乎他們的後路。

所以由不得他們不擔心後面江面上的戰鬥結果。戰鬥的時候一分心,士氣浮動。

張經也發揮出他的優勢。

張經的優勢是什麼?是人多。

張經剛剛只攻一面,現在三面齊攻,除卻姚江這一面,其實全部有軍隊進攻。

雖然張經手中的兵力很稀爛,但是四面八方進攻也必須讓黎子云分兵。黎子云手中不過五千多人,守住三面,最少每一面都要安置千餘人,還有留有足夠的預備隊,所以黎子云手中的人馬,可以說是捉襟見肘。

再加上,張經也將浙江派了出來。

浙軍比張經的手下厲害多了,浙江一衝上去,黎子云就感到了壓力。

讓不得不點燃了第二道烽煙。

大營最中間是一座鐘樓,這座鐘樓本是小鎮最高的建築,現在就成爲黎子云的指揮所。他親眼看見,浙軍此起彼伏的衝了上來。

浙軍雖然沒有佛郎機炮,但是也一個個將虎蹲炮,已經什麼火炮,火箭,還有一個個火球砸了過來,這些火球是一些草球,也不知道這裡面到底塞了什麼東西,一時間。冒起煙來,刺鼻之極,百餘個火球打過來,沒有傷人,但是將兩軍陣前弄一片狼煙,讓人睜不開來。

浙軍猛地衝了過來。

一下子抵消了火炮的優勢。

濃煙也讓黎子云看不清楚前面的狀況。

不過有一點黎子云卻是明白的,那就是這一層防線是擋不住了。

雍軍的營地是以一個小鎮爲基礎建造的,小鎮雖然小,但也有千餘戶人家。雍軍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在小鎮外面打了一圈柵欄。一道壕溝。

此刻擋不住了。

黎子云下鐘鼓樓說道:“召集所有人,跟我上。”

黎子云緊了緊身上的衣甲,帶齊所有的預備隊,猛地衝撲了上去。

他知道,現在守不住了,但是越是這個時候,就越不能撤退,一撤退,整個軍隊都崩潰了。那時候更不可收拾了。

一場大敗之後,軍隊的組織就崩潰了,不管從士氣上,還是在軍隊組織之上,想恢復過來,都需要好一陣子,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到了那時候,黎子云就知道,自己麾下將近四分之一的兵力,在實際作戰之中,已經可以劃到損失的行列之中。

黎子云現在兵力就已經捉襟見肘了,再損失四分之一,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不過,雍軍的素質上還是勝過浙軍的。

當然瞭如果沈希儀的部下,黎子云不敢說能勝過對方的,但是現在浙軍與雍軍都承受着大規模擴編的戰鬥力下降。

楊一清在損失沈希儀所部的精銳之後,只能將身邊僅存的部隊打散擴編,在幾個月之內又拉出來好幾萬大軍。但是戰鬥力下降,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雍軍也有這樣的狀況。

但是雍軍戰鬥力並沒有下降多少,就是因爲雍軍徵召的大部分都是縣兵,即便不是縣兵,也都有從縣兵之中服役的經歷,這樣的經歷讓他們很好的適應在軍營之中的生活。

幾個月的從軍,讓他們的戰鬥力也都提升起來了。

不過,比起之前的雍軍還有一些差距,就是先天之上了。

畢竟雍軍是從東雍壯丁之中挑選出來最適合從軍的人,先天上有所差距,雍軍這才擴軍放寬了限制。

當黎子云衝過去的時候,煙霧剛好散去。

黎子云眼前一片狼藉。

豎起來的柵欄被推倒了不少,柵欄前面的溝壑也被填滿了不少。

不過填滿溝壑的不是別的,而是屍體。

煙霧雖然遮擋了視線,但是並不遮擋佛郎機炮的威力,不過是屏蔽了煙霧之中人的感官。因爲對雍軍來說,他們射擊的時候,並不是看對手的。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不要指望火槍火炮的準頭,在朱厚煌的訓練之下,他們從來都是覆蓋射擊的。

當然了也不是說煙霧一點用處都沒有了。

當然是有用處了。

因爲黎子云營的兵力不足,火力也不足。

幾十萬大軍,即便是北港拼了命也打造不出來幾十萬杆火槍,打不出數萬門佛郎機炮,如果以之前雍軍營的火器編制,足以抵擋住對手。

但是現在雍軍的火槍編制,甚至不如當初的四分之一,又有分別的分配,實際上雍軍面前的火器密度不足,是擋不住他們的決死衝鋒的。

而張經的麾下,也沒有什麼決死的心思。

他們很多時候並不是被打退的,而是被嚇退的。

但是在煙霧之中,所有人都用打溼的碎布擋住來了嘴巴,彼此看不見彼此,什麼也不知道纔有勇氣猛衝。

以至於不知道多少人掉入壕溝之中,甚至將壕溝填平。他們還踏着屍體推翻柵欄,衝進雍軍陣營之中。

逼着雍軍不得不與他們肉搏。

不過,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覺,某人在某方面有長處,在別處就一定有短處。

浙軍就是這樣想的,他們想來,雍軍火器這樣厲害,在肉搏上一定就不行了,這種莫名奇妙的感覺,已經成爲浙江作戰的主導思想。

不管浙軍從打陸戰,還是打水戰,都是想辦法將對方逼入肉搏的地步上。但是事實證明,這只是他們想當然耳。根本不是事實。

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
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