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

第八十二章臨危之際老臣心二

陳藎知道,他這一回去,不大可能活着回來了。

但即便如此,陳藎也覺得自己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這一次城下決戰,固然有隆武的意思,但是也有陳藎的一力支持。

畢竟以隆武的地位,如果沒有重臣支持,這樣的決斷,很難被上下一體執行。既然戰敗,就一定要有人承擔責任,隆武是不能錯,不會錯的,那麼挫的只有他了。

他已經遇見了,即便戰敗回去之後,他所遇到的千夫所指的場面。

與其這樣,還不如戰死在這裡,留一個好名聲。

所以陳藎這個時候,就抱着死志。

他即便是以親兵當督戰隊,督促潰兵與夏軍作戰,這些已經崩潰過一次的士卒,根本沒有勇氣再次作戰。雙方一交戰,就是一邊倒的局面,陳藎即便拼盡所有,也僅僅能拖延一些時間而已。

就在陳藎左右或死或逃,他手握長劍,面對數根長槍,根本招架不住,就被刺進身體之中,高高的架了起來,他最後一個念頭:“陛下進城沒有?”

隆武已經進了長沙城。

在長沙城南門之處,馬士英早已在等候多時了。

就馬士英本人來說,他是反對這樣貿貿然與夏軍決戰的。但是同時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也拿不出什麼解決的辦法。在隆武的力主之下,他只能妥協了。

因爲馬士英的反對。

隆武讓馬士英坐鎮長沙城,畢竟他出戰督戰,長沙城之中也需要一個重臣坐鎮,而今長沙城之中,可以稱爲重臣的也就馬士英了。

隆武見了馬士英,臉上慚愧之極,說道:“朕不聽先生之言,乃有今日。朕-----”

馬士英立即說道:“陛下何出此言,此戰必行,臣雖然反對,但也知道,局勢如此,沒有別的辦法。今日之戰,也非戰之過,還請陛下重振精神,坐鎮長沙城,待四方之援兵。總有反敗爲勝的一日。”

隆武說道:“舉城之兵,喪於今日,這長沙城還能守嗎?”

之前隆武沒有細想,而今安排了,忽然想到這個問題。

馬士英說道:“請陛下放心,有老臣在,別的不敢說,守長沙城,決計是沒有問題的。”

所謂未慮勝,先慮敗,馬士英畢竟是帥臣出身,不敢說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在軍事上卻不是生手,隆武讓他坐鎮長沙城,他自然做好接應的準備,如果大勝的話,這些安排也派不上什麼用場。只是而今大敗,正是他這些佈置派上用場的時候。

之前隆武在城外,馬士英不敢這樣做,但是隆武回來了,他就敢下手了。

隨着馬士英一聲令下。

長沙南城城頭之上,無數火炮開火。

長沙城中爲隆武經營數月,別的不敢說,各地的火炮調集了不少,而馬士英更是將火炮都調集在南城,一時間炮如雨下,向夏軍之中打了過去、

正在追擊的夏軍爲之一滯。

這些夏軍都追瘋了。畢竟夏軍幾乎脫胎於明軍之中,對明軍的一切都有所繼承,有所揚棄。即便張軒對自己本部人馬,在軍規軍法之上,有所修整,但是對下層士卒的首級功,從來沒有改變過。

張軒其實也想過,但是卻很少有一個有效的辦法來代替。

故而夏軍士卒,瘋了一樣搶人頭,誰也沒有注意到距離長沙城已經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距離,故而這一輪炮擊,這些士卒幾乎硬生生吃了下來,一時間死了不少士卒。

不過,這年頭的火炮。根本做不到精準的打擊,更不要說,夏軍追得如此之瘋。與明軍潰兵都混在一起了。

可以說,馬士英這一輪射擊,根本就是無差別的射擊。

夏軍被當頭一棒,頓時冷靜下來,追得最瘋的不是別人,正是王進才部。

可以說主將的風格影響到軍隊的風格,王進才就是這樣的人,輪到搶攻的時候,他比誰都積極,故而王進才部追的比誰都緊,被這一輪炮擊打擊最狠。

各部士卒立即在軍官的指揮之下,後撤了一段距離。

這時候城頭之上,有無數人高聲大喊道:“繞城而走,在別的城頭進城,不許在城下停留,否則殺無赦。”

下面自然有人不願意。他們就在城門之前,只需開開城門,他們就安全了,誰願意再跑上好幾里路,畢竟後面還有夏軍的追殺,很可能都無法活着跑到下一個城門。

有人大聲喊道:“快開門。”

“對。開城門。”

無數士卒吵吵鬧鬧的。甚至有人想遊過護城河。

面對這樣的局面,馬士英只有一個命令,就是:“殺。”

隆隆的炮聲再次響起,卻不是瞄準夏軍的,而是面對這些潰兵。

這些潰兵幾乎都在城牆角下,那更是一打一個準,眨眼過去,橫屍遍地,鮮血淋漓的,甚至說這一場戰事之中,死在明軍自己人手中的士卒,並不比死在夏軍手中的少多少。

在這樣的高壓之下,大隊潰兵只能聽令,繞城而過,從別的城門入城,或許有少數人從城牆上抓住繩子吊了上去,不過這樣的僅僅是少數的,大多還都是軍官。

王進纔此刻也來到最前面。

看這樣的局面,心中一動,看着長沙南門,暗道:“雖然明軍看上去嚴陣以待,但是這一戰,他們幾乎是傾城而出了,哪裡有太多士卒,趁着這個時候,正好攻城。如果能攻下長沙城,那麼功勞可就大了。”

一想到這裡,王進才心中微微激動,立即督促麾下各部攻城。

不過,沒有攻城器械,甚至沒有炮火掩護,這樣的攻城,只是倉促無比,不過,城下的潰兵密密麻麻的,夏軍一衝,就變成驚弓之鳥,變得混亂不堪之極。

城頭也分不清楚誰是誰?

畢竟夏軍雖然打着旗號與明軍不同,但是具體到盔甲服飾。其實相差不大,就連明軍與清軍如果除卻旗幟號角之外,盔甲的樣式也相差不大。故而他們只能無差別打擊。

一時間,王進才猛攻長沙城,明軍士卒的死傷還在王進才所部之上。

王進才的進攻,似乎點燃了導火索。各部也紛紛開始進攻了。一是長沙南城炮火連天。

張軒帶着親兵臨陣視察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局面。張軒用千里鏡看城頭之上情況,看見馬士英的旗幟,心中微微一嘆,暗道:“馬士英果然是老臣,不可輕敵。”

城頭雖然有大量的民夫,但是在馬士英的指揮之下,應對還算得當,再加上城頭上的炮火衆多。張軒今日又沒有準備太多的攻城器械,甚至連火炮都沒有運過來。

攻城之際傷亡太大。

張軒從來不想打兩敗俱傷的戰事。

各部將領都被軍功迷了眼睛,張軒卻不能這樣,張軒下令道:“下令各部收兵。今日到此未知。明軍大敗虧輸,折損士卒無數,一時半會恢復不了元氣,今日攻城器械不到位,強攻城池,不過是妥妥損失兄弟們的性命,明後兩日,待攻城器械,火炮都到位之後,再攻城不遲。”

張軒一聲令下,各部士卒就開始緩緩的撤退。

今日一戰,雖然沒有追着敗兵一口氣拿下長沙城,但是對張軒來說,已經很滿意了,畢竟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今日一戰明軍再也沒有反擊之力。長沙城中士氣低落,能戰的將士恐怕沒有三萬,夏軍佔據絕對優勢了。

“長沙城這邊是穩了,卻不知道其他方面怎麼樣了。”張軒心中暗道。

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章 鄖陽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
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章 鄖陽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