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

?

第十七章烽火崎山路

北邊的山巒在陽光的照射之下,若隱若現。看上去有幾分青山嫵媚之色。而並不算太寬敞的官道周邊,都是大片大片已經收割了的水田。

此刻正是夏季,稻田裡面的水正滿,看上去一片汪洋,不像是稻田,反而像是湖泊一樣。

好一副田園風光。

不過,在這副畫裡面的人,卻一點沒有愜意的感覺。

無數輛車,都在努力的一路向北,而官道在這一帶,也是北高南低。一路向北,全部都是上坡路,不管是牲口還是人,走這一段路都走的很吃力,大汗淋漓。

張軒也不再騎馬了,他努力推着糧車,希望能在官軍追上來之前,入山。

可以,他這個想法不過奢侈。。

在應山往崎山鎮的道路之上,官軍已經追了過來。

這一次並不是用來騷擾的小股人馬,而是賀人龍的主力。

只見從南面的過來的滾滾煙塵蔓延開來,羅玉龍與劉芳亮一左一右迎了上去,雙方戰鬥從車隊最後,一直蔓延開來。

“快。”張軒見勢頭不妙,早已做出了準備了,他並沒有像往常行軍一樣,將自己的部下去斷後,或者開路。而是聚集在自己的身邊。就在糧隊中間,只見後面一亂起來,張軒立即下令,將所有的糧車一字排開,雖然排得並不是太整齊,但是官道本就不寬,百餘輛糧車成爲官軍不可逾越的障礙物。

就在張軒剛剛安排好這邊的事情,就看見劉芳亮與羅玉龍所部從糧車的縫隙之中過來了。

張軒立即派人來接應。

“賀闖子點子硬,不可力敵。張軒我們快走吧。”羅玉龍沒有下馬的意思,在馬上說道。話一說完,就快馬加鞭的離開了。

張軒對此早有預料,故而毫不遲疑,立即準備撤退。

只見一桶桶火油倒在車輛之上,反正拉馬的牲口,全部被卸下來,張軒所部大半都騎在牲口之上。猛地一點火。百餘輛糧車將官道乃至道路兩側全部堵住了。好像是一道火牆。

張軒一邊督促是士卒離開,一邊心疼。

對,心疼,這百餘輛糧車,在張軒的心中就是數餘條甚至更多人的性命。

張軒在這個時代時間越長,越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時代,人命不值錢,值錢的是糧食。

“走。”張軒翻身騎上大黑,不再回頭,被簇擁在馬隊之中繼續北上。

賀人龍穩坐馬上,看着眼前熊熊烈火,而附近都是稻田。騎馬不大好走,賀人龍冷哼道:“雕蟲小技。”

賀人龍下令到:“下馬給我將這東西全部給我推開。”

立即有百餘名士卒下馬,用手中的長槍頂着燃燒着車輛,將一輛輛車輛推倒在路邊的稻田之中,不過片刻之間,就清理出道路。賀人龍部再次追了上來。

“賀闖子追上來了。”不知道,誰高喊一聲。

正在逃跑的人羣,更加瘋狂了。一時間,人擠人人挨人,這樣的擁擠程度,只能讓誰都走不了。

所謂兵敗如山倒,就是如此。

張軒死死的握住了馬鞭,心中無數念頭閃過,他如果不管不顧,夾着尾巴逃,定然是能逃走的,但他麾下這些將士,就丟到這裡了。

而他卻是萬萬不肯,將這些人丟下來的。亂世之中,沒有兵權之人,幾乎任人宰割,他既然決定,在這個世道之中混下去,他寧可死,也不能放棄麾下這幫兄弟。

戰死,不過一時的事情,如果沒有兵權,在亂世之中,性命委於人手,那是生不如死。

張軒翻身下馬,在大黑身上輕輕一拍,小聲說道:“好生逃命去吧。”隨即面南而立,正對衝過了敵人,振臂一呼,說道:“列陣列陣。”

張軒大聲疾呼,曹宗瑜,鄧和,紛紛響應。

這個時候張軒的真正的班底顯現出來的,那就是張軒從南陽招收的少年。他們跟着張軒經過好幾戰,而且張軒有時候也給他們講解兵法,張軒對兵法也是不太懂,但是他所講大部分都是紀律。

此刻他們響應張軒的號召,不過一會功夫,張軒所部列陣,兩個方陣一前一後,看上去戒備森嚴。刀槍林立。

賀人龍到了,看了一眼張軒所部,說道:“哎吆,不錯,還有兩把刷子。不過--”賀人龍一拉繮繩,帶着士卒從張軒陣勢一旁衝了過去。“我爲什麼要打你?”

賀人龍看得分明,在張軒北邊早已亂成一團糟糕了。何必要與他計較,先將他放在這裡,他還能跑了不成。賀人龍所部也不全是騎兵,大隊人馬還在後面,到時候在慢慢的炮製不遲。

這裡雖然地勢已經有些起伏了,但畢竟不是山中,官道旁邊的地方,僅僅是不好走而已,而不是不能走。

賀人龍先對上的不是別人,正是黃旭一行人。

黃旭這些人徒有一腔血勇之氣,根本不能與張軒的部下相比,在張軒所部都已經列隊之後,他們纔剛剛聚集起來。也沒有什麼隊列可言,一盤散沙,賀人龍的騎兵瞬間衝了過去。

一時間,好像趕羊一樣,將他們打散了。無數人都倒在騎兵的馬刀之上了。

大部分騎兵順道向北追擊過去了。

張軒所部被數百騎兵圍住了。

張軒無暇爲黃旭他們擔心,他要爲自己擔心。

張軒看到身後的水田,說道:“全部下水田。”

張軒第一個踏入齊膝深的水田之中,此刻稻穀剛剛收過,水田之中空蕩蕩的。只是水面下的污泥,非常滑,不容易立足。

賀大明騎在馬上,暗道:“你以爲這樣就,我就拿你們沒有辦法了嗎?”

賀大明是賀人龍的兒子。賀人龍將他留在這裡,來對付張軒。

賀大明一揮手說道:“用三眼火銃來對付他們。”

三眼火銃是明軍常用的火槍,有三根槍管可以擊發三次,打過之後,還可以調轉過來,當狼牙棒來用,砸人沒商量。邊軍最喜歡用。

賀大明一聲令下,騎在馬上的騎馬,掏出三眼火銃,點燃火繩。

“砰。砰,砰。”三眼火銃打了過來。

雙方相距不遠。正好在三眼火銃的射擊範圍之內,站在前面的刀盾手一排排倒地,單薄的盾牌根本擋不住火銃的威力。張軒所部的武器全部是他自己督造出來的,絕對沒有偷工減料。

比如這盾牌,是一塊硬木,外面還牛皮包裹了一層。並非張軒不想再加鐵板什麼的,而是如果這樣加工之後,盾牌就太過沉重了。

而且盾牌面積並不大,舉起來不過正好擋住胸腹之間,其他地方根本遮擋不住。

面對這個局面,張軒的部下都失去的控制,有人往後退卻,有人將手中的標槍投了出去。一時間居然也建功了。變得混亂起來。

因爲賀大明並沒有看出來張軒的部下帶什麼遠程的兵器,比如說弓箭,比如說火銃。故而逼得很近,被一陣標槍雨砸下來,居然也死了不少人。

三眼火銃裝填困難,一陣火銃之後,有一個空檔的時間。張軒立即整隊,說道:“撤,撤。”

應山一帶丘陵地帶。地勢高低起伏,連稻田也沒有連成一片,或許說在古代,如現代這樣一望無際的稻田纔是特殊現象,張軒所在這一片稻田就並不是太大,張軒想趟過這一片稻田,從別的地方,進入山中,這些騎馬的就拿他沒有什麼辦法了。

不過,張軒想得有一點太美了。

在泥濘的稻田之中,走路困難多了,本來被火銃一陣打得有些混亂的部從,在稻田之中,顯得更加混亂。

賀大明見這個情況,明顯的嗅到了機會。

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章 萬石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四章 岳陽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章 搶飯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
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章 萬石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四章 岳陽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章 搶飯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