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

?

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

“周王府?”高名衡一時間沒有想起什麼。陳永福不得不詳細解釋說道。

“周王府的城牆也在兩丈之上,而且周王府的城牆,也是洪武年間所修,堅固無比。周王府的圍牆與北城牆平行,之間有一些民房,不過,也因爲守城的緣故,全部拆除了。”陳永福說道:“只要將這道城牆與北城牆相連,北城區與周王府圍牆之間,就是一個天然的甕城。”

“屆時,我們只要守住城頭,與周王府的城牆,賊人即便是打入缺口之中,我們居高臨下,炮矢齊發,讓他們有多少人,死多少人。”

高名衡眼睛一亮,心中暗道:“我怎麼沒有想到。”

在洪武年間,開封一度被當成了北京。故而周王府當初修的時候,有幾分皇宮意味,而且周王府本身就是宋代皇宮的舊址之上修建起來的。堅固什麼了,就不用說了,本身就是一座城中之城,也是開封城中地勢最高的地帶。

周王府的城牆一度想借用開封府城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沒有做成,而是周王府院牆與城牆相距裡許,這平日是小老百姓的居住的地方,不過戰事一起,這裡全部被清空了,安置軍隊,傷員,乃至重重守城物資。

這裡已經沒有什麼人。

“如果。”高名衡眉頭一皺,說道:“如果賊人奪取外城牆,豈不是賊人可以居高臨下攻擊下面。”

“大人所言甚是。”陳永福還不忘拍一個馬屁,說道:“下官以爲,這個開封城牆萬萬不能放棄,一旦那段城牆孤立,就從這段城牆與與周王府院牆之間,建起一道城牆,如果一來,城牆就有足夠的物資人員供應,即便是賊人在外城牆之上多開幾個缺口,也不影響我們對城牆的控制。”

陳永福一邊說,一邊在城牆之上畫圖。似乎在地面之上,打出一道道格子。

高名衡瞬息明白,陳永福是將開封城牆與周王府圍牆之間,分做一個個小甕城。

“好。”高名衡說道:“城上之事,就託付給陳將軍了。城中之事,就交給本官了。”

陳永福說起來的簡單,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太簡單的事情,不管是徵用周王府,還是修建出陳永福設計的這個樣子,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過,高名衡根本沒有想成本問題。

因爲不解決這個時候,開封府恐怕就沒有以後了。

高名衡二話不說下了城牆,先去拜見周王。

以高名衡的想法,

他並不想見周王。

無他,文官與藩王之間,天然的不對付,藩王也知道自己身處嫌疑之地,儘量避免與文官交接。

但是而今的局面,容不得高名衡想太多了,要徵用周王府,他這個河南巡撫不親自出面,效率根本高不起來,而城頭之上的戰事,急如星火,哪裡容得下這麼樣浪費時間。

在周王府的承運殿之中,高名衡稍稍坐了一會兒,周王就過來了。

“外臣拜見周王殿下。”高名衡起身行禮。

“高先生免禮。”周王說道。

這位周王朱恭枵已經年過六十了,身穿一身金線道袍,看上去倒也清瘦。

高名衡客氣幾句,就將陳永福的計劃說了出來。

周王頓時愣住了。

周王府不小,但是周王府人也多啊?

後院那地方,周王雖然不去,但也知道,早已被家中之人站滿了,想要將這些旁支全部安頓好,要費不小的功夫,更不要說是現在這個時候了。

“好。”周王說道:“既然巡撫大人開口,周王府上下,一體遵行,不要說徵用周王府後院,就是拆了孤這承運殿,孤也一體遵行,只是我想聽巡撫大人一個實在話,這開封城能不能守住了。”

一句話,將高名衡問住了。

高名衡對周王倒也沒有什麼惡感。畢竟這位周王對他的支持,也算是竭盡全力了,李自成三次攻開封城,如果沒有周王府的竭力支持,開封城早就支持不住了,即便是現在周王府的府庫恐怕也空空如也了,而且周王府也派旁支宗室上城,這十幾日廝殺,周王府旁支死在城上,也有十幾個了。

雖然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但是卻表明了周王府的態度。

周王賢王之名,在隔壁福王的襯托之下,變得越發英明起來。

但是高名衡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如果周王如其他藩王一般橫徵暴斂,高名衡自然含糊過去了,但是周王如今相助,再說一些沒用的客氣話,有些過意不去,但是開封城現在局勢如何,高名衡又怎麼能說出口啊?

他作爲開封城最高官員,他萬萬不可從自己口中說出一句開封城堅持不下去了,或者開封城將破的話。

但是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回答。

“孤知道了。”周王忽然站了起來,說道:“我周王一系,世代都在開封城之中,當與開封城共存亡。真到有那一天,孤王,絕對不會

像福王,襄王一樣,有辱天家的。”

“請殿下放心。”高名衡說道:“臣有完全之策,即便事不可爲,也可送大王出城。”

“哦。”周王陡然一驚。一時間也想不起什麼萬全之策。他暗自思量,如今開封城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所有城牆都被封鎖住了,爲了防止城牆失陷,或者城中人心有變,開門逃走。

高名衡早就下令,用磚石將所有的城門給封死。

可以說現在開封城根本沒有一個能打開的城門。即便是從城頭之下墜城而出,也只能走一兩個斥候,而他周王府一大家子,數百口人之多。怎麼可能這麼走出去。

如今讓他一個人走,他還不如死在這裡。

畢竟他已經六十多歲了,承襲周王位,也有十幾年了,天下什麼樣的東西沒有見過,沒有玩過。捨棄一大家子,自己活下去,有什麼意思啊?

高名衡不想說這一件事情,但是如今的局面一點點向高名衡不想看到的方向滑落,高名衡不想做的事情,也不得不預先有所準備了,周王作爲藩王,自然要通知。

高名衡眼睛一瞄,周王立即會意,一揮手,將左右的侍女侍衛,全部趕下去了,說道:“卻不知道巡撫大人有何良策。”

高名衡上前,將計劃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周王一聽,幾乎要跳了起來,說道:“這這這----,這太乾天和了?再說,孤王一系,世居開封,於心何忍啊?於心何忍?”

“如果僅僅是開封一府之事。”高名衡的聲音之中也帶着幾分疲憊,說道:“下官也不願意出此下策,但是開封太重要,開封乃中原軸心所在,開封一失,中原不爲朝廷所有,東數百里,就是運河所在。北方已經凋敝,北京全部仰仗一條運河,一旦運河有失,北京就成爲一座死城,故而開封萬萬不能落在闖賊手中的。”

“如果能守住,是最好不過,但是如果守不住的話,這開封城也不能落在闖賊手中。”高名衡最後強調。

周王有幾分失魂落魄說道:“可有聖旨?”

“如此之事,豈能有聖旨。”高名衡說道。

“孤知道了。”周王臉上不知道什麼樣的表情,總之,神采一點點的褪色,就好像是行屍走肉一般,說道:“孤知道該怎麼做?朝廷大局爲重,朝廷大局爲重。”

高名衡心中也難受的緊,說道:“下官告退。”

周王“嗯”了一聲,連屁股都沒有擡一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五章 高鬥樞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章 取士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二十章 黑夜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五章 高鬥樞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章 取士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二十章 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