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搶收

?

第九章

搶收

隨州與河南只有一山之隔,不過在氣候上卻相差很大,最少隨州的地裡面還能種出來糧食。這個季節也正是豐收的季節,無數稻米都垂下了頭,看上去再過一段時間,就能收割了。

不過,隨州北邊的地勢還真是險要之極,說車不能方軌有一點誇張的了,但是山路之中,有很多土城關卡,都是古時候所留,但凡南北爭鋒隨州就是用武之地。。

一路上張軒得到命令,所有人都搶收稻米。

張軒自從獻了軸承之後,在軍中更受羅汝纔信重,在後營之中主管輜重,匠作兩營。隱隱約約是羅戴恩之下,第二人之勢。這命令一下,張軒的事務更加繁重。

隨州北部山地居多,糧食還不算多,但是來到隨州附近,頓時開闊起來,大軍中所有能動的人手全部去割稻了。

一連數日,營中吃得都是早熟的稻米。

隨州城一鼓而下,大軍在隨州停留數日,隨即如洪水一般南下,直接撲向德安

德安一帶已經接近漢陽府,這裡正是一片平坦,是水稻的種植區,雖然這幾年來天時不調,河南年年顆粒無收。但是這裡是湖廣,已經算得上是南方了,今年德安府也許算不得豐年,但是德安府地裡面的糧食,足夠大軍用上好些時日。

一進入德安府之後,大軍就散開,分兵數路奔赴德安附近的府縣,所爲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搶收。

如今已經是七月末,正是水稻收割的時節。

張軒的匠作營也變得忙碌起來,因爲要搶收糧食,就需要大量的工具,不僅僅需要大量的農具,還需要大量的車輛,否則即便是收割了也運不走。故而軸承也要努力打造。

張軒還設計了一種標準的馬車,這一種樣式的馬車是張軒參照汽車的一些結構弄出來的,沒有什麼革新的地方,唯一的就是標準化,相互之間大差不差,零件可以互換,即便稍稍差上一點,也可以臨時修整一下,釘在一起。就是爲了生產的時候方便。

畢竟軍中需要的,不是一件好車,而是千百輛馬車。

“大人,中軍有人來傳信。”羅岱說道:“說掌盤子有命令給你。”他說話之中,帶着興奮之感,這一段時間他都快淡出鳥來,如今終於來了任務,豈能不高興啊。

張軒立即去迎接,卻見是楊山。

楊山與張軒的關係好,他也非常看中與張軒的關係,故而一般與張軒有關係的命令都是楊山來傳達。

“楊大哥,什麼風將你給吹過來了?”張軒客氣道。

楊山說道:“張老弟,這一次我來,並不是閒話,將軍還真有事情要你做。”

“哦?”張軒說道:“是什麼事情?”

楊山說道:“南邊有人鬧事,而我們一時間抽調不過來馬隊,所有作戰部隊,也就你還閒着,將軍的意思,讓你走一趟,去將南方的亂子給平了。”

有人鬧事,張軒並不奇怪。

這年頭誰過的都不輕鬆,義軍將德安這一季的糧食給搶了,到了冬天德安定然會餓死人,德安本地百姓豈能不反抗啊?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過,張軒奇怪的是。義軍的主力居然被牽制住了。

之前這些事情都是義軍馬隊做的。

畢竟這些鄉民鬧事,對於打老仗的義軍非常容易平定下來。幾乎是舉手之勞,張軒管着輜重與匠作兩營,羅汝才軍中大小動靜都要從他們這裡取東西,張軒稍稍一打聽,這些局面都知道了。

“怎麼回事?”張軒皺起眉頭說道:“官軍到了嗎?”

除非是官軍大隊人馬到了,否則張軒想不到有什麼原因,讓義軍的數萬人馬全部抽調不出來。

“正是,傅宗龍已經到了景陵,與我軍圍繞着應城交手。”楊山說道。

張軒的大腦之中,瞬間翻出一張地圖出來,想到景陵應城在什麼地方。

景陵承天府,而應城就在德安之西,雙方距離不過百餘里。此刻雙方已經交上手了,義軍的兵馬自然都向應城集結,至於搶糧之事,就顧不得了,不過搶糧食,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羅汝才就想起了張軒。

張軒所部,或許打官軍沒有辦法,但是打那些百姓,應該沒有問題的。

張軒問道:“闖王是個什麼想法?”

楊山左右看看,見沒有外人,對張軒低聲說道:“闖王的意思是,這一季糧食收了之後,就放棄德安,離開這裡。不過,在此之前,需要堅守應城十日左右,所以你平定南邊的亂子,一定要快,要狠,否則附近鄉民都造反,十日之內搶收糧食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多謝楊大哥提點。”張軒說道:“我知道了,定然不會讓將軍失望的。”

楊山走好,張軒立即擊鼓點將。

張軒的訓練不錯,不過一通鼓沒有盡,所有人都過來了。張軒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的,不管之前,張軒訓練多好,他還是第一次執行軍事任務。還是傳說之中,名聲不好的搶糧隊。

“在將來的歷史書之中,一定會將我釘上恥辱柱上吧。”張軒的心中苦笑。但是也僅僅是苦笑而已。

任何東西都沒有活着重要,如果爲了我的活下去,要傷害一些人。那隻能說對不起了。張軒臉色頓時變得冰冷起來,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兇光。

不過一個時辰左右,張軒所部都做了好所有準備,張軒以百餘馬隊做親衛,帶着千餘部衆,向南而去了。目標就在孝感縣。

義軍進入德安府之內,就放棄了隨州,不過,以德安府雲夢縣爲中心,分別佔據,安陸,應城,孝感。這三座城池,分別在雲夢縣的三個方向,義軍老營就在雲夢縣之中。

義軍準備搶收的也就是這四縣之糧。

不過,對於四縣的控制,又有所不同,雲夢是老營所在,自然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而安陸縣,大軍從隨州過安陸而入雲夢,故而安陸一來被清洗一遍,二來後方也沒有追兵,安陸這邊倒也安分。

大軍雲集應城。

這樣應城搶收之事,可能做不到了,但是大軍在此,倒也沒有人敢造次。

不過,孝感縣的問題就有一點嚴重了。

無他,孝感距離漢陽太近了一些。大明對湖廣的統治中心,就是武漢三鎮,孝感在後世,都有與武漢的城際公交了,可見距離之近,如果從漢陽發兵,幾乎是一兩日的功夫。

有武漢方面的支持。

當地的士紳的膽子就硬了,敢與義軍派過去搶收的人硬頂,纔有了張軒此行。

張軒不過一日功夫,就來到了孝感縣。

孝感縣的城門緊閉,他叫了好半天才算是打開門。在孝感主持政務的不是別人。是宋獻策。五短身材,但雙目有神,一眼看過去,似乎能看穿人心一樣,真不虧爲算命出身啊。

張軒說道:“學生見過宋先生。”

宋獻策說道:“原來是憑之啊?”

張軒聽到“憑之”兩字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了:“這是我的字。”張軒雖然與這個時代磨合的差不多了,但是還有一些地方不習慣,比如忽然多出來的字。

張軒說道:“我家將軍派我來平定南邊的亂子,卻不知道雲夢縣到底情況到底如何?”

宋獻策感嘆一聲,說道:“是我辜負闖王啊,在雲夢縣以北,還能收到糧食,但是在雲夢縣以南,已經無人敢出去了,一旦去搶糧,定然會被鄉民羣起而攻之。此事就拜託憑之了。”

“請宋先生放心。”張軒說道:“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了。”

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章 黑夜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章 平城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章 裝備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章 猛鎮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七章 攻城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
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章 黑夜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章 平城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章 裝備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章 猛鎮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七章 攻城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章 汝寧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