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拷餉

?

第四十四章

拷餉

羅汝才的算盤打得很好。

根本就是讓李自成背黑鍋,而羅汝才得好名聲的意思,當然這並不是沒有壞處的,之前的後勤模式,都是入城分片自己去搶,而如今羅汝才如果不動手的話,只能從李自成那邊拿了,李自成一定會從中楷一層油。而且屠城劫掠之事,也是軍中下層的福利,其實之前屠城的事情也有,只是沒有輪到張軒而已。

不過,經過張軒當初爲羅汝才規劃的戰略目標之後,羅汝才的心思也漸漸大了,有了更大的目標之後,對軍中的紀律要求的比較嚴了。還能控制住曹營上上下下。

不就是多花一點銀子吧,反正大軍之中銀子從來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張軒還想再勸,卻被羅汝才堵住了,說道:“你不要想我對闖將說什麼?這件事情就到此爲止了。要想阻止闖將屠城,你自己想辦法去。”

雖然羅汝纔沒有說過,但張軒也知道,羅汝才與李自成之間,沒有外人看得那麼和諧,尋常一把手與二把手之間,還有矛盾,更不要說,兩人只是盟友關係了。

“是。”張軒只能答應下來。但是他還是沒有放棄,心中暗道:“我只能想辦法?”他心中閃過一個人,暗道:“也只能去找他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牛金星。

“張兄。我如何沒有勸過闖王啊?”牛金星嘆息一聲說道:“我家也詩書傳家,如何不知道上前有好生之德,但是數十萬人要靠着闖王吃飯,而如果不屠城只打破官府,官府的倉儲之中,又有幾斤糧食啊?這都是不得已而爲之。”

張軒心中也明白,這是現實原因。不解決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屠城之事。畢竟義軍說不好聽就是流寇,他們的糧餉全部來者於劫掠,而屠城不過是劫掠的升級而已。不搶就沒吃的,沒吃的就要餓死,與自己餓死,與別人去死之間,是一個人都很容易選擇。

“牛先生,這樣下去是不行的,王者之師,豈能動則屠城?如何能讓天下信服。小弟有一愚見,不知道行與不行?”張軒說道。

“哦。”牛金星笑着說道:“賢弟說來聽聽。”

“城中百姓也沒有什麼錢糧,殺之無益,反而是城中大戶,卻是個個錢糧滿倉,而守城中堅力量也都是這富戶,牛先生何不勸諫闖王,入城之後秋毫不犯,只需將幾十戶富戶抓緊縣衙之中,催要錢糧便是,給了錢糧遍放人,得到錢糧之後,取十之一二,放倉放糧,如此可引天下百姓爲我用。”

“如此好處有三,第一,義軍所得的錢糧都集中到闖王手中,再由闖王分配下去,如此就可以控制全軍上下,第二,富戶纔有幾人,只要闖王以此行事,則天下貧民就不會對抗闖王,如此闖王所過之處,就可勢如破竹了。第三,也可整頓軍紀,免除屠城之名。”

“不知牛先生以爲如何?”張軒眼巴巴的看着牛金星說道。

牛金星眼睛微微一眯,心中暗道:“不能讓此人到闖王身邊,否則我的地位何存?”不過,他絲毫不表露出來,說道:“果然是好主意,我們這就去稟報闖王。”他一把抓住張軒的手,一副要與張軒聯袂拜訪闖王的意思。

張軒說道:“牛先生且慢,這事情就拜託給牛先生了,小弟就不參與了,在此靜候牛先生佳音。”

他是羅家的女婿,這個標籤是他萬萬摘不掉的。雖然張軒並不懂什麼政治-鬥爭,但是有一點卻明白的很,那就是站隊,他最好不要與李自成多接觸,特別是私下的接觸。

牛金星心中瞭然,他是故意如此,聽張軒此言,說道:“如此我就告訴張賢弟如此大才,請闖王來請。”

“還請牛先生保密。”張軒說道:“不要說此策是出自我之手。”

“我豈是冒人之功的人嗎?”牛金星似乎被踩了尾巴一樣大聲說道。

張軒總覺得他有一點心虛,不過,他本意就在乎這個建言之功,執意說道:“還請牛先生成全。”

牛金星長嘆一聲,說道:“張賢弟執意如此,我也就勉爲其難了。”

牛金星送走張軒後,轉身就去求見李自成。

“張軒去找你說了什麼?”李自成說道。他只剩下一顆眼睛看上去明亮之極。

牛金星陡然而驚,不敢有絲毫的隱瞞,將張軒與他所說的話,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李自成眯着眼睛,說道:“張軒是一個人才。”

牛金星眼睛閃爍一眼,說道:“是啊,曹操有眼光,他寧願得罪闖王,也要將女兒嫁給張軒,可見張軒的才幹如何了。”牛金星是在隱晦的提醒李自成,這張軒是萬萬不能爲他所用的。

李自成說道:“你覺得張軒所言之事如何?”

牛金星說道:“臣以爲張軒所言之事,有些太天真了一些,其實闖王殺上一萬草民,在士林眼中看來,不如殺一士大夫,而河南局面,當家中有存糧的,大多都是士大夫,殺這麼多士大夫,對士林來說,與屠城無異。”

“也好,爲富不仁之輩,即便是殺上一千萬,我李自成也不會眨一下眼睛,他們看不上我李自成,我李自成還看不上他們。”李自成冷哼一聲說道。李自成對這一點並不是太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對軍隊的控制。

不要看李自成號稱百萬,其實他能控制的不過本部人馬而已,太多的附庸人馬都是打着李自成的名頭,但不受李自成節制,而張軒這意見能給李自成吞併各部的大義,李自成只要嚴禁劫掠,所有錢糧都由拷餉來。他能控制住自己本部人馬嚴守軍紀,但是那些附庸人馬卻有很多是狗改不了吃屎,如此李自成就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插手進去了。

李自成商量以定,立即傳令下去:“殺一人如殺我子,殺一女如殺我女。凡我部屬,敢擅殺一人,皆斬。”

李自成此令一下,項城之中,皆安堵如初,雖然城中數十大戶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數日之後, 項城之外,全軍肅立。

李自成在正位,羅汝纔在側,左右闖營的將領,曹營的將領,還有來歸附的闖王大大小小的將領。

全軍上下大概有數萬人全部在這裡站着。還有一些百姓圍觀。

數百人被壓了上來。這些人紛紛大喊,有人說道:“闖王饒命,闖王饒命。”

看押他們的人立即將他堵住嘴,聲音一下子靜了下來,只剩下嗚嗚之聲。

“我李自成從小給人放羊,深知百姓之苦,而你們大多也是貧苦出身,卻枉顧我的軍令,對平民百姓下手。須我李自成起兵,本來就是爲百姓請命,爲父老得活。如此是將我李自成的命令當成耳旁風嗎?今日當着全軍的面,行軍法,也讓所有人都知道,我闖營,軍法如山。”李自成的聲音極其洪亮,全軍上下數萬人聽得清清楚楚。

“闖王。我不服。”一個囚犯猛地噴出嘴中的布塊,說道:“我李老三不過殺幾個娘們而已。你就要殺了,我也是跟你的老人。當初千難萬苦都殺出來,你居然爲了區區一個娘們殺我?”

李自成認識這個李老三。

正如李老三所言,他是李自成的老部下了,李自成最困窘的時候,也就是去年,他身邊不過幾百騎而已。那時候他可以將全軍上下都認齊,又怎麼不認識李老三。

“李老三,你給我說說,你娘是怎麼死的?”李自成說道。

“朝廷催科,家裡沒糧食,我娘就不吃東西了。她自己餓死了。”李老三咬着牙說道。

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章 拷餉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章 拷餉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
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章 拷餉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章 拷餉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