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

鳳陽。

輕輕的吹到紗窗,吹到香爐之中的青煙,馬士英身前看上去愈加渺渺了,再加上馬士英一身道袍。恍如神仙一般。

馬士英從夏邑撤退之後,與黃得功分道而行,黃得功南下截擊曹營人馬,馬士英與盧九德回到了鳳陽,稍稍休息一段時間,就要大舉西進,沿淮河而上。

此刻正在冥思修養,閉目養神。

“大人。”一個精緻的小童躡手躡腳的走進來,說道:“黃將軍來報。”

馬士英一揮拂塵,雲淡風輕的說道:“拿來。”

小童雙手呈上。馬士英順手拿過來,拂塵又是一甩,小童會意。悄然無聲的退了下去。

馬士英一看大聲說道:“好,就知道滸山從不負我。”

卻見上面寫得,黃得功從直撲峽石城,與曹營一部大戰,大破之,斬首三百。餘者盡渡河而南。隨即黃得功從下游渡河。屯八公山下。與壽州掎角之勢,賊人數攻之,盡破之。

見了這個消息,馬士英的心思也就安定下來。

他思忖一會兒,決定讓黃得功將曹營拖在壽州城下,並寫信給左良玉,請左良玉由安慶北上,又寫信給路振飛,借漕運人馬,欲糾結十萬之師,一具將曹營殲滅在壽州城下。

看上很沒有信心,卻是現在各省督師的常態,不糾集數倍於流寇的兵力,是不敢與流寇激戰。

當然了孫傳庭是一個例外。

馬士英兩封書信,剛剛寫完。

就聽外面一陣馬蹄之上,高呼道:“徐州急報,閒雜人等不得阻擋。”

緊接這咚咚的腳步之聲,一個軍漢闖到院外,才被攔截下來,他大聲喊道:“馬大人,徐州上下岌岌可危,請馬大人看在徐州一城百姓的份上,早發援兵。”

馬士英眉頭一皺,暗道:“徐州,徐州又出了什麼事情,何騰蛟走的時候,不是說已經擊潰芒碭三大寇,還斬殺張方造。按理說,徐州也應該安分一段時間了,難道---”馬士英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小童進來,見馬士英臉色難看,越發輕手輕腳。

“拿來。”馬士英板着臉喝道,拂塵已經丟到一邊了。

小童不敢怠慢,立即呈上。

馬士英打開一看,心中一冷,卻是凌濛初所寫的急報。

區區蕭縣之失,馬士英從不放在心上,天下之間,每個月不知道有多少縣城失陷,馬士英的神經也大了,但是馬士英對一兩個縣城的得失,也不是怎麼在乎了。

他在乎的是張軒袁時中所部的去向。

“恨不能當時剿滅此曹,以至於而今的麻煩。”馬士英心中暗道。

馬士英心煩意亂,將桌子上面寫好的兩封書信,扔到一邊。知道此事不行了。

首先徐州有問題,最擔心的不是馬士英,而是路振飛。無他路振飛是漕運總督,而徐州緊挨着運河,一旦張軒在徐州得手,大軍東出,截斷運河,那可是大麻煩啊。

想從路振飛那邊借兵之事,想都不要想了,恐怕路振飛得知消息之後,反而要他出兵徐州。

但是如此一來,支援黃得功的事情怎麼辦?馬士英也知道鳳陽軍的精銳人馬,也就勇衛營,其他不過是碌碌之輩。

沒有黃得功,他數萬大軍出兵徐州,萬一打成夏邑那樣的僵持怎麼辦?更重要的是鳳陽空虛了。

比起什麼徐州,什麼壽州,唯獨鳳陽纔是馬士英的命門所在,皇陵有失,馬士英的官一定會罷的。

馬士英心中沉吟一會兒,暗道:“如今只能以拖待變了,索性孫督師出關在即,只有孫督師大勝闖營,曹營定然不敢在壽州久留,定然要流竄到其他地方去了,那時候就沒有我的事情了。”

“不過,徐州的事情也要解決。”馬士英暗道,他想了想了,給路振飛寫了一封書信,隨即又寫一分書信給山東巡撫邱祖德。沒有其他的事情,只是求兩方會剿徐州之賊。

並寫信給黃得功,囑咐他好生堅守。隨即也將勇衛營其他各部,派遣過去。數萬人的勇衛營或許不足以破曹營,但是堅守應該是無虞了。

馬士英做完這些之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令讓請楊龍文過來一趟,如此如此的吩咐下去,楊龍文說道:“放心吧,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楊龍文來去匆匆,隨即帶走的,還有一封調劉澤清北上徐州的調令。

馬士英目送楊龍文離開之後,他忽然冷笑一聲,聲音很冷。

壽州城下。

八公山在壽州城東北方向,從八公山上,就能眺望到壽州城,相距並不遠。

而這個八公山,就是當初著名淝水之戰的八公山。

此刻的八公山之下,並非草木皆兵,但是一座大寨依山而建,正是黃得功的大營。

黃得功破羅岱,乘勝到了城下,壽州知州,請黃得功入城,黃得功不願意入城死守。在成爲結營。曹營派步隊來攻,都被黃得功打退。如果不是曹營馬隊虎視眈眈,黃得功乘勝追擊,曹營的步隊恐怕回去的人不會太多。

黃得功想起擊敗羅岱那一戰,心中有一些沉重,暗道:“曹營馬隊,今非昔比。着實厲害多了。不過還好後面大隊人馬,就要到了。”

勇衛營並非都是騎兵。騎兵只是其中一部分,不過黃得功喜歡帶騎兵陷陣而已。

勇衛營是京營最後的精銳,也承襲了京營的傳統,大抵分爲弓弩,短兵,火器,再加上黃得功常帶的騎兵。攻起來能勢如雷霆,守起來,也可以堅如磐石。憑藉眼前曹營眼前的攻勢,絕對不可能啃下來的。

“不過,曹營的馬隊如此厲害,這步隊卻如此稀疏,連張軒麾下都不如。”黃得功看着撤退的曹營步隊,心中起了疑心,暗道:“羅汝纔會不會有什麼陰謀詭計。”

黃得功忽然想起身後的八公山,立即下令說道:“派人上山搜山,凡是能通過大隊人馬的道路,全部設烽火,即便這山中有一絲動靜,我也要知道。”

“是。”任有袴立即去辦了。

八公山並不是什麼險峻的大山,黃得功擔心羅汝才當面佯攻,派遣大隊人馬翻過八公山攻他的營盤。

事實證明,黃得功想多。

曹營大營就在壽州正西。

曹營一路之上徵召的民夫精壯,再加上士卒,後勤什麼的,有小十萬人馬。分做數營,連綿數裡,將壽州包圍三面。

此刻羅汝才大帳之中,劉汝桂跪在地面之上,說道:“末將屢攻不可,喪我軍威,請殿下責罰。”

“劉將軍請起。”羅汝才說道,眼睛向羅玉龍一看,羅玉龍會意,立即上前將劉汝桂扶起來。

羅汝才說道:“勝敗在兵家常事,我--咳咳。孤之大軍,馬隊強而步隊弱,不是一日兩日了,劉將軍只需去打,你損失多少人,孤讓長史給你補多少人,孤相信仗打多了,步隊自然知道怎麼打仗了。”

劉汝桂感激涕零說道:“臣遵命。”

“末將請戰。”羅岱大聲說道:“末將前番不甚敗於黃得功之手。願率麾下將士先登,報仇雪恨。”

羅岱一想起前日一戰,還恨得牙癢癢的。羅岱被堵在山上,放不開手腳,黃得功又兩倍於羅岱,羅岱只能想辦法渡河脫困,還是留一個尾巴被黃得功吞下來了。

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羅汝才也沒有多責罰羅岱,但是羅岱是何許人也,他就是咽不下這一口氣,想與黃得功再戰一場。

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岳陽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六章 匠作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
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岳陽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六章 匠作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