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

馬踏開封城二

很多事情,你只能決定如何開始,之後的種種變化,就超出了自己的控制。

縱然張軒再不願意。

也必須眼睜睜的看着,在小袁營的督促之下,一波一波沿着斜坡衝向開封城頭,然後被開封城頭的士卒依靠地利的優勢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來。變成一具具屍體,落在斜坡之上,大多都落在斜坡的下半部分,就這樣的下面的坡度一點一點的被墊起來。

這樣根本沒有希望的進攻,彷彿是送死一般。根本一點效率可言。

戰爭固然是一場拿命去拼的遊戲,但是不管什麼時候,張軒都珍惜每一名士卒的性命,即便讓他們死,也儘量讓他們死的有價值。哪裡有這樣的。

張軒根本不忍心多看。

這個行爲簡直要擊破張軒道德底線。

wWW ▲ttκa n ▲co

似乎這個世道,是比得誰更無底線,只要無底線的人才能活下去。

死人見多了,但是將人當做一種原材料,似乎與木頭泥土並列,當成一種用來填壕的原材料,卻讓張軒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每一想想這背後冰冷的邏輯,張軒就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好像一個跌入無邊的海底,所有的光明都一漸漸的遠去,遙遠的就好像是幾億光年外的光,即便睜開眼睛,也看不清楚自己,能看見的只有黑暗,能感受到到底只有窒息。

張軒卻知道,他不能逃避。

在亂世之中,這樣的慘事,不知道要有多少。

一場場飛蛾撲火的廝殺,持續了整整一天,到了下午時分,一具具屍體從城外數丈蔓延到斜坡之上。袁時中看向羅玉龍說道:“怎麼樣行不行?”

羅玉龍說道:“可以了。”他拔馬就回,想親自主持這一場突襲,但是被袁時中一把抓住繮繩,說道:“讓下面的人來吧。你不要親身犯險。”

羅玉龍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好。”

羅玉龍雖然好逞英雄,但也知道這一件事情並不是安穩,很可能很順利,也很可能,一敗凃地。袁時中的好意他還是能聽得進去的。

袁時中本想聽張軒的意見,一看向張軒,卻見張軒雙眼看着這一道屍坡,愣愣出神。袁時中眉頭一皺,心中暗道:“三弟,見識還是太少了,如此婦人之仁,將來恐怕要吃虧。”袁時中也就不問張軒的意見了。

“噹噹噹。”的鳴金之聲,傳遍整個戰場。

大隊士卒開始推出

戰場之中,城頭之上一陣歡呼,好像在慶祝終於又守住了一天。

但是卻沒有發現袁時中的小動作。

袁時中看似是撤退,實際之上,卻是換場,將攻城那些似乎是剛剛徵召的士卒撤到後面,而將小袁營的精銳放在前面,又隱隱約約留出一條通道。

大軍緩緩撤退到底時候,忽然有數百騎突兀的衝了出來,城頭之上的人,還沒有發覺是怎麼回事的時候,這數百騎踩着屍體直接向城頭上衝了過去。

誰也沒有想到,義軍居然敢騎馬攻城,再加上袁時中一計回馬槍打出,實在是打了城頭官軍一個措手不及。

而且這數百騎,也是羅玉龍在曹營之中,優中選優選出來的數百騎,或許做不到如虎豹騎,每一個騎兵都是百人將的地步,但也是曹營之中騎術最高的一撥人,從一兩裡外突然上馬加速衝鋒,幾乎在十幾個呼吸之間,就衝到了斜坡之上。距離城頭只有咫尺之遙。

突然性和速度。永遠是騎兵勝利的不二法門。

“砰。”城頭的火銃只來得及放一銃,馬刀就已經劈了下來。

“成了。”袁時中激動的幾乎要跳起來,大聲喊道:“擊鼓,擊鼓。”

“咚咚咚咚咚-----”鼓聲來回激盪,聲音遠遠的傳來,袁時中恨不得親自提到上陣,千人士卒放足狂奔,就要跟着馬隊衝上城頭,此刻城頭之上,已經喊殺聲一片了。

馬踏開封城,固然很是痛快。

但是也是問題多多,首先踩在屍體之上,與踩在地面之上是不一樣的,再加上這個缺口的寬度有限,不知道多少匹戰馬從兩側高速滑落,瞬間骨斷筋折,當場跌死的也有。

即便如此,曹營士卒也保持住了最重要的要素,就是速度,一古腦的衝上了城頭,與城頭官軍陷入短兵相接之中。

在這個時候,只剩下百餘騎兵紛紛下馬,徒步作戰。

官軍的真正的精銳都在與闖營對陣,這裡都是二流武裝,而曹營卻是精銳馬隊之中精益求精,肉搏戰之中,顯示得尤爲明顯,雖然只有百餘人,但是卻不防守,反而進攻,在數丈寬的牆面之上,殺得官軍步步後退,甚至有人躲閃不及,從城頭之上猛地跌落。

沒有過多少工夫,小袁營的士卒也衝了上來。

在小袁營衝上城頭的時候,張軒猛地鬆了一口氣,似乎從壓抑的氣氛之中清醒過來。卻見一面硃紅色的大旗從城頭飄落,小袁營的大旗卻插在了城頭。

雖然只是第一面,

但是張軒卻知道,有這一面大旗在,開封城勝負已定。

此刻的開封城,已經是強弩之末,還能勉強維持不崩潰,已經是開封城守將的能力了。但是一旦城頭失陷,再反撲回來,卻不是他們能做到的。

張軒在開封城下努力了近兩個月,此刻開封城唾手可得,張軒反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開封城就這樣打下來了?”張軒心中暗道:“開封城中四十萬人,應該不會重複歷史上沉入水底的悲劇了,我總算是做了一件扭轉歷史的大事件。”

“三弟,你的辦法好。”袁時中大喜過望,笑得臉上都有一些扭曲了,說道:“開封城破了。”

“開封城破了。----”

聲音遠遠的傳開,開封城之中首先得到消息。

高名衡首先得到消息,他沒有多驚訝,說道:“將府中所有能用的人手都派上城吧。還有告訴陳將軍一聲。”

高名衡整理一下官府,坐在巡撫衙門的正堂之上,看着身邊一草一木,摸着光滑的驚堂木,心中暗道:“這就是我的殉節之處了。”

不用高名衡通知,陳永福也很快得到消息了,陳永福一聽,臉色一白,強忍着不摔倒。心中暗道:“必須封鎖消息,否則一旦全城崩潰,恐怕想跑也不能跑了。”

陳永福當日知道,開封城已經圍死,幾乎沒有什麼縫隙在,大隊人馬決計逃不了了。

但是事到如今,陳永福也沒有想到將士卒全部帶走,他只想讓陳德離開。一面鎮定精神,一邊派人將陳德叫過來。絞盡腦汁爲陳德安排一條出逃的路線。只是時間不等人。

陳德剛剛來到陳永福身邊,陳永福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聽下面高呼:“闖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的賊人的聲音之中都充滿了狂熱之意。甚至連攻城都停了下來。有百餘騎兵上前大聲喊道:“城上的人聽着,開封北城已經爲義軍攻下,開封城破了。闖王答應你們,只要棄械投降,既往不追,只追究陳永福父子兩人,能斬陳永福父子人頭的,賞白銀萬兩。”

一時間城頭的官軍士卒頓時大驚,似乎也聽見了城北傳過來的喊殺之聲,似乎越來越響。

陳德一時間六神無主,問陳永福說道:“父親,是真的嗎?”

陳永福狠狠的給了陳德一耳光,說道:“這個時候是能問這個的問題嗎?”

陳德的臉上也刷得一下白了,因爲他知道陳永福這樣的反應,本身就是一個答案。

.。

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七章 軸承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七章 下蕭縣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十九章 敵襲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章 授田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
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七章 軸承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七章 下蕭縣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十九章 敵襲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章 授田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