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

?

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

在常國安觀敵料陣的時候,張軒曹宗瑜等人也在看着常國安一行人。常國安的使者很快就被羅岱接了過來。

王九斤乃常國安陝西鄉人,跟着常國安時間最長,故而最得常國安信任,這種代表他送信的任務,大多都是他來的,他如今也三十有四,屢經戰陣,對戰陣之事也算是熟悉之極,一入張軒營中,就不知道不好對付

卻見一個個士卒身上都鼓鼓囊囊的,頭上還帶着帽子,讓他覺得自己的衣服有一點單薄了。有一點寒意。

的確,張軒一視同仁,幾乎收刮乾淨整個臨潁,就是爲了讓他三千人馬吃飽穿暖。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個時代,不管是明軍還是流寇之中,都有大把大把的吃不飽,穿不暖的士卒。

僅僅從這一點上,王九斤就知道,這是精銳。

更不要看,這士卒的站位,看上去鬆散,一羣一羣的,但是王九斤都能看見,其中他們都是一個人爲中心聚在一起的,王九斤心中暗道:“這大抵是他們的長官吧。

再看看一門門火炮,都是新鑄的,還有明亮的刀槍。

“是硬茬子。”王九斤心中暗道。

“小的,拜見曹營駙馬。”王九斤遠遠的看到張軒,頓時心中生出一股妒意。心中暗道:“這不就是長了一張好臉嗎?”

張軒心中暗暗奇怪,他有過很多稱呼,但是被人稱爲曹營駙馬,還是第一次。他說道:“起來吧,卻不知道常將軍派你來有何事?”

“我家將軍掛念長輩的情分。”王九斤說道:“給大人您一條生路,您就此撤軍,將這小商橋讓給他。他就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放您一條生路。如果您執迷不悟的,就休怪他不講長輩的情分了。”

張軒冷笑一聲,說道:“我看在兩家之前的情分之上,放你一條生路,我不殺你,你走吧。”

王九斤可不是什麼硬氣的人,聽張軒放他走,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張軒對曹宗瑜說道:“看來,我這位長輩,今天不會進攻了。”他說話之間,回頭看見狼煙。

如今的狼煙沒有當初的粗了,但是依舊日夜不絕,就是向城中表示自己的存在。讓城中堅持下去。

張軒也漸漸的積攢一些打仗的經驗了,自然能看得出來,常國安根本沒有想過什麼長輩的情分,不過是想拖延時間而已,而

張軒在這裡駐紮的本意,也不過是拖延時間,拖過十日左右,等闖王大軍回還,到時候就能看左良玉的好看,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數百里之外的開封城下,不但沒有撤軍,還打得正激烈,想要援軍,十日之內,卻是遠遠不夠了。

王九斤將張軒營中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常國安,常國安摸摸鬍子,說道:“看來,曹操選女婿的本事也不錯吧。傳令下去,明早五更造飯,天亮列陣,日出出擊。”

崇禎十五年正月十一的整整一天,雙方在小商河南岸,相隔一里有餘。遙遙相望,除卻百餘斥候在這一片空地之上,奮勇廝殺之外,其他方面平靜的讓人心焦,唯有遠處隆隆的炮聲從郾城方向傳來,似乎是這一場大戰之前的配樂。

過年之前,正是一年最冷的時候。而凌晨時分,正是一天最冷的時候,而崇禎年間正是小冰河時期最冷的時候。

說滴水成冰有一點點誇張了,但是一盆水潑在地面之上,轉眼之間就變成一片冰面,卻是確鑿無疑的。

但是這一日,常國安大營之中,在這個最冷的時候,卻沸騰起來。

張軒所部雖然都有帳篷,更多的士卒,喜歡在馬車之中休息,車中火炮挪下來了,幾個人擠進去,也挺暖和的。而張軒卻幾乎沒有閤眼,他合衣在一帳篷之中,閉目養神。並努力打鼾,聲音遠遠的傳出來,讓巡營的士卒聽見,好安定軍心。

不過,就張軒自己,卻怎麼也睡不着覺。這一夜張軒都是迷迷糊糊睡得很淺。

也不是知道是緊張,還是冷。在對面有動靜的時候,張軒就已經被驚醒了,出了帳篷,站在雪牆之前遠遠的看過去。

此刻,天還沒有亮,天地之間一片黑暗,什麼都沒有,唯有對面的篝火的跳躍,好像是一個小紅點一樣映入張軒的眼睛之上。說道:“埋鍋造飯吧,將前幾日所有的馬肉全部給將士們加餐,一塊也不要留了。”

張軒心中暗道:“明年的今天,或許是很多人的忌日。”

天慢慢的亮起來,雖然太陽還沒有升起,但是能見度卻慢慢的提升了,兩個營地之中,一股股炊煙沖天而起。就在太陽動東邊升起的時候,一道道金光從張軒左手邊射過來的時候,常國安所部已經出營列陣了。

常國安的陣勢嚴謹之極。

常國安千餘騎兵分爲兩股,分別在左右兩側保護側翼。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徵調過來不少盾車,在陣前一字排開,大堆

人馬都在陣後,隨着盾車的緩緩的前進,而前進,一副不徐不疾的態度,顯示着出一種從容鎮定。

張軒帶着秦猛與吳來慶,張質等人,開始迅速營地,從右邊看到最左邊,檢查每一門小炮,以及火藥,並與每一個士卒都說上兩句話。安撫軍心。張軒看上鎮定自若,根本沒有正眼看對面一眼,所過之處,似乎每一個士卒都鎮定了幾分。

將爲兵膽,士卒們看上面的鎮定自若,也就不會多害怕。只是他們卻不知道張軒心中如同打鼓一樣。張軒最後還是來到曹宗瑜這裡,與曹宗瑜一起觀陣。

曹宗瑜眼睛微微一眯,對幾個炮手說道:“你們能打中盾車嗎?”

幾個炮手看了看,說道:“有一點遠,再近一點,就能打中了。”

張軒將一套簡易的瞄準辦法交給了炮手,其實這種小炮,大多都是直射的,根本不用怎麼操心瞄準,只要對準了打出去,就大差不差。故而張軒才能短短時間弄出來這麼多炮手,反正,張軒覺得小炮大多時候,都是用來打步卒,打的就是散彈,準頭什麼的,根本就沒有必要。不過,他也專門培養幾個射得準的士卒。爲將來鑄造更大的火炮做準備。這幾個炮手,就是張軒選出來的好手。

“好。”曹宗瑜說道:“你們幾個不用等我命令,你們覺得能打中就可以打了。”

果然當盾車進了三百步的時候,一門小炮忽然發言,一枚炮彈遠遠的打了出去,與一輛盾車擦肩而過,越過盾車,打在盾車後面的士卒之中。雖然這小炮打這麼遠,力道都用盡了,但是不管怎麼用盡炮彈就是炮彈,打翻幾個人沒有絲毫的問題。拳頭大的炮彈,一連打死兩三個人才砸進雪地之中。

有第一門火炮的榜樣,剩下幾門火炮紛紛開炮,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準頭不錯,有一枚炮彈重重的打在盾車之上。盾車上面的木板足足有三寸厚,這炮彈砸出一個碗口大的坑,居然沒有打透。

不過,沒有打透,這推車的人也不好手,有一個人用胸頂着車走,結果被一震,將胸骨給震碎了。還有幾個手臂生疼,好像骨折了一樣。

這些盾車有得被打穿了,有得沒有被打穿,不過,不管有沒有打穿,凡是捱了一炮的盾車都會停下來,一時間整齊的戰陣因爲盾車的進度不一,變得犬牙參差起來。

當盾車進入陣前一百步的時候。所有盾車都停了下來。

“咚咚。”進軍鼓敲響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八章 紮營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章 火併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七章 軸承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六章 拔營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七章 行軍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章 叛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
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八章 紮營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章 火併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七章 軸承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六章 拔營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七章 行軍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章 叛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