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

汝寧城還是老樣子。

似乎張軒離開的幾年,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似乎時光並沒有在此多做停留。城池依舊,汝河依舊,城外的天地依舊。很多都是一樣的,但是即便如此,張軒已經沒有前進的勇氣了,因爲他已經感受到死一樣的寂靜。

真的是死一樣的寂靜,沒有一點人聲。

其中代表的是什麼,張軒又豈能不知道嗎?

正是如此,張軒內心之中自責,就更加強烈。

其實張軒早知道這一點又能怎麼樣?襄陽一戰,他已經盡力。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清軍兇殘狠毒到了這種地步,讓張軒無法想象。

張軒不理解清軍略帶遊牧民族的習性,他們打仗都是要利益,如果打勝了,各種戰利品都有,被餵飽了,反而不會如此了,但是襄陽苦戰,非但沒有吃到肉,反而踢到骨頭了。

各部都有損失,多鐸之所以這樣,故而有報復河南人阻擋他的糧道,但是還有就是給下面找足夠的補償。還有一點,多鐸很清楚,以現在清軍的實力,或許在河南有幾個據點,但是佔據大部分地方,是不可能了。

所以這些地方既然遲早要落到夏軍的手中,就要好好清理一下,不要給夏軍提供助力。

這種習性已經根深蒂固了。

就如同歷史上,豪格作戰失利,無力維持清廷在四川的統治,在退兵之中,停留了整整十七日,隨即四川爲之一空。

但是不管張軒心中如何想,現實總要面對的。

先有斥候進入汝寧城中,看看有沒有埋伏,隨即有人出來揮旗表示平安無事。

張軒隨即帶着大隊人馬入城。

首先看見都是兩側的房屋,房屋之中一具具屍體,橫屍當場,乃至有蚊蟲聚集不散。隨即讓張軒想起了當初。張樸就是這裡審理案件的。只是當年圍觀的人羣,都已經不在了。

走着走着,張軒來到汝寧最繁華的大街之中。

這裡與其他地方一樣都沒有人聲了。

一個個店門開着,一具具屍體橫列在地面之上,所有店鋪之中都被洗劫一空,整條大街有如刑場一般,而整個汝寧城就如同鬼蜮一樣,張軒忽然想起當年元宵節與羅玉嬌一起看過的煙火。在低頭看看現在的情況。

越發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一陣陣壓抑的哭聲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張軒越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些人了,因爲他身邊的侍衛之中,從來不缺少汝寧人。畢竟張軒在汝寧駐紮期間,在汝寧深深的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而與此同時,汝寧在張軒的勢力之中,也深深的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這些哭聲大抵是軍中汝寧士卒吧。

張軒只能繃着臉,一眼不發。因爲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些人。

“國公,發現汝寧防禦使王大人的屍體。”樓磊說道。

張軒一愣,忽然想起了汝寧防禦使王大人是誰。就是他當年在汝寧收錄的王度。是當年囡囡小姑娘的父親。也算是故人了。

“去看看吧。”張軒低聲說道。

張軒看到王度屍首的時候,勃然大怒,雖然身體已經拼在一起了,但依然看出來生生扯碎的痕跡。張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了,說道:“傳令下去,所有人都準備繼續追擊,我就不信了,追不上這些禽獸。”

“大人不可。”樓磊說道:“將不可因怒而興師,這是您教我的,平原決戰,利於東虜,而不利於我,而國公僅僅帶了萬餘騎兵,如果能是東虜十幾萬大軍的對手。”

“來日方長。”

張軒一腳踹在樓磊身上,說道:“來日方長,他們還來日嗎?”

隨即張軒負手而立,揚起頭來,似乎是不肯看人間慘象,也似乎在強忍着淚水。

他知道樓磊說的對。此刻不是交戰的時候。恐怕清軍巴不得張軒這樣徒勞無功的出擊,袁時中就是因爲這個大敗的。此刻他即便出兵了,也不會有什麼效果,甚至會將情況弄得更亂。

但是心中痛楚卻是忍不住了。

張軒終究沒有下令繼續追擊,而是命令全軍爲汝寧城百姓收屍,如今已經是五月了,天氣炎熱,如果任這些屍體暴漏的時間長了。那麼一場瘟疫說不定就來了。

張軒終究不甘心。

他一面修整一邊在汝寧城調集各路人馬。首先到了不是別人,正是袁時中。

袁時中一見張軒,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我----。我-----。”隨即說不出話來,努力用拳擊地,不過數下,就鮮血崩出了。張軒一把握住袁時中的手,說道:“大哥。”

此刻張軒最明白袁時中的心思,袁時中是常年在河南東部活動,再投奔曹營之前,他的活動範圍也就那麼大,爲什麼?因爲袁時中在這一帶就羣衆基礎。百姓們都願意支撐袁時中。

袁時中才在屢次敗仗之後恢復過來。

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的人,手中不沾血,或許是不能的,但是何曾見過如此滅絕性的殺戮。袁時中此刻的自責,痛恨之心,與張軒一般無二。兩個老男人,彼此跪在地上,相對無言,只有淚水流出來。

張軒咬着牙說道:“大哥,我張軒不報此仇,誓不爲人,多鐸,阿濟格,我一定會手刃兩賊,越是如此,就越要振作,大哥豈能做如此小女兒態。”張軒雙眼瞪圓,幾乎不眨一下眼睛,但是眼淚依舊直愣愣的向下流。

袁時中說道:“我袁某人,有何顏面將河南父老?三弟,你大哥我不如你有才華,這個仇我記住了,但是我恐怕沒有報仇的能力,將來如果我死了,記住,帶我那一分一起報仇。”

“大哥,說什麼喪氣話。”張軒語氣之中帶着哽咽說道:“難道死的人還不夠嗎?記住帶他們那一分也活下去。”

張軒扶起袁時中。隨即對諸將說道:“我不管別人如何,而今我宣佈一條軍規。”

“今後對陣八旗兵,不要任何俘虜。只要人頭。”

“是。”衆將齊聲答應下來。

袁時中一聽也對自己身後的士卒說道:“都聽清楚了嗎?但凡俘虜八旗士卒,我都要治罪。”

“將軍,放心吧。我們要韃子不得好死。”

шωш✿TTkan✿¢ 〇 一連串的惡罵夾雜着哭聲,一時間場面一片嘈雜。

張軒其實知道,他這個命令不是太理智的,首先參與屠殺的,恐怕不僅僅是八旗各部,漢人對同族兇殘起來,也是沒有下線的。而且八旗士卒本就是兇悍之極,不要說想要俘虜了,就是想要斬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軒這個命令,絕了八旗士卒投降的之路,恐怕將來即便將八旗兵逼到絕境,迎接是更加慘烈的困獸猶鬥。在剿滅敵人的同時,恐怕也要將不少士卒的性命搭進去。

這不是一個理智的命令。

但是人不可能處處都保持理智。

張軒從來如此想過殺人。縱然將來付出再大的代價,張軒都願意。

如果之前張軒對清廷的兇殘,還是道聽途說,或者從歷史書之中看到的一爪半麟,而此刻,張軒才真正知道了,爲什麼滿清三百年,反清復明就搞了三百年。

不是明朝有多好。

而是滿清,就是滿洲的大清國,八旗的大清國,從來與漢人無關。

從這一刻起,張軒終於拋棄了所有的幻想,明白不管他想還是不想,他們要面對以下事實,張軒與他身後的人,和滿清八旗,不死不休。或者說至死方休。

死掉的韃子,纔是好韃子。

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章 羅玉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四章 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
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章 羅玉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四章 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