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

羅汝才之心

張軒離開賀一龍之處,羅玉嬌開始埋怨起來,說道:“張郎,你也太失禮了,你看將賀老叔給逼的。”

“呵呵。”張軒笑道,他心不在焉的說道。他的心思還在從賀一龍哪裡問出來的龐雜的資料之中。

不得不說賀一龍還是幾把刷子的,將整個江淮的形式說的清清楚楚,當然了他說的偏向於淮地,而沒有偏向於長江。但是依然給張軒很大的啓發。如何下江南,張軒心中隱隱約約有一個腹稿了。

但是腹稿只是腹稿而已。張軒在亂世之中廝混這麼長時間,太知道什麼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了。他有的只是一個具體思路而已,真正的決策,必須考慮當時的情形而定,不過,他卻記住了兩個人名。

“黃得功,馬士英。”

張軒與羅玉嬌小夫妻的小情緒,暫且不提,卻說羅汝才接到賀一龍的一封書信,展開一看,大意是抱怨羅汝才這個女婿太不通人情世故了,來拜訪長輩居然這麼沒有禮貌,但是賀一龍卻對張軒所問的問題着墨太多,言外之意,溢出言表之外。從字裡行間,羅汝才都看到一個問題:“羅老哥,你對江南有興趣嗎?”

張軒問得這麼詳細,賀一龍如果猜不到張軒的意圖,也太傻了一點吧。

送走了張軒之後,賀一龍就細細思索起來,來投奔李自成,對賀一龍來說本就是不得已之事,如果羅汝才真有別的心思,賀一龍也願意試一試。只是他不之地張軒來這裡問這江南之事,到底是張軒自己自發行爲,還是得到了羅汝才的暗示。這纔去信試探一下。如果他親自上門,反而有不好說話。

羅汝才完賀一龍的信,心中反覆思量,想起張軒最重要的建策,取江南爲根基,仿明太祖征伐天下之策。

賀人龍的話其實對羅汝纔有一些影響。

人在生命的最後的關頭,就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羅汝才就是這樣,自從李正方的口中得到了自己的壽限,他固然將信將疑起來。但是李正方的醫術的確不錯,在曹營之中,不,在義軍之中,有神醫之名。讓羅汝纔不得不相信。

對未來沒有把握的事情。羅汝才迫切想有一個人來商議。

此刻正好有人來報,吉先生求見。

羅汝才心中一動,命人請吉珪進來。

羅汝才屏退左右,將吉珪坐下,說道:“你來得正好,我有一件事情,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大帥請講。”吉珪本有事情要說,但羅汝才這麼說,他只能將這一件事情給放下來,聽羅汝才怎麼說。

“你跟隨我有十幾年了吧。”羅汝才說道。

“自從崇禎二年,大帥渡河往山西,那時候我就跟隨大帥了。”吉珪說道。

“十幾年的生死兄弟,有些事情我不瞞你了。”羅汝才說道:“我老了,已經年過半百,而我羅家上數三代,都沒有一個能活過六十歲的。到了我這個年紀了,也該是準備後事的時候了。玉龍你覺得如何?”

羅汝才口中說着生死兄弟,但是落到嘴上卻是半真半假。

“羅汝才的身體果然有問題了。”吉珪心中暗道。正如羅汝才所言,吉珪跟着他十幾年,深受羅汝纔信任,雖然吉珪沒有帶兵之才,但是卻管理着整個曹營上下的庶務。可以說曹營上下,只要吉珪想知道,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羅汝才的身體異常,雖然有意瞞着人,但是吉珪卻有所察覺,首先他發現,李正方與羅汝才的之間的聯繫忽然變得頻繁起來。

李正方有神醫之名,他的喜好營中大抵也是知道的,不過是醫者仁心,從來是救死扶傷,教育徒子徒孫,而且數萬大軍之中,醫生從來都是不夠用的。如此一來李正方就更加忙碌了。他又不是那一種好攀附的人,他頻頻與羅汝才私會。不得不讓吉珪有所聯想。

再者吉珪發現羅汝才酗酒情況有些異常。

羅汝才固然愛杯中之物,但是之前卻從來沒有因爲飲酒而誤事的。而這一段時間,羅汝才身上常常帶酒味。不過吉珪也發現羅汝才雖然身上帶酒味,但是神智很清醒,有時候吉珪還在羅汝才身上嗅到另外的味道,是藥味。

這讓吉珪不得不猜測,羅汝纔是不是用酒味來掩蓋自己身上的藥味。

而此刻羅汝才的話,根本是佐證了吉珪的猜測。吉珪不知道怎麼了,明明是自己猜對了,但是心中卻有幾分悲涼,說道:“少帥,驍勇無比,假以時日可以擔得大任。”

“假以時日。”羅汝才冷笑道:“你也給我打馬虎眼嗎?我現在可沒有多少時日給他了。你說,我將曹營傳給張軒如何?”

吉珪聽聞心中大驚,他對張軒的傾向可是一情二楚,一旦張軒被立爲曹營的少主,闖營與曹營之間分道揚鑣,就指日可待了。

“萬萬不可。”吉珪說道。

“哦。”羅汝才說道:“你莫不是當心當初你與張軒那一點小矛盾?”

“豈敢。”吉珪說道:“我與張軒雖然有一點點不愉快,但是早已煙消雲散了。我之所以說這個完全是爲了大帥您,與羅家着想啊。”

吉珪說得不錯。

張軒是與吉珪有過矛盾。

當張軒剛剛入曹營之中,吉珪擔心張軒瞄準了曹營謀主的位置,不過後來張軒與羅玉嬌成親,又下去帶兵,吉珪也不是沒有眼色的人,又怎麼能貿貿然去得罪羅家嬌婿。

而張軒也無意得罪曹營的實權人物。兩人雖然談不上關係多親密,但是卻是相敬如賓的冷淡。

“說來聽聽。”羅汝纔不置可否的說道。

“自古儲君之位,從來不能輕易改易,別的不說,單單說少主該怎麼辦?他已經舉營上下,都知道的曹營少主,大帥如果要爲張軒確立威信,必重懲少主不可。但是少主手握數千精騎,與闖營關係密切,一旦有變,就不是曹營自己的事情了。”吉珪說道。

“即便退一萬步說。”吉珪說道:“張軒之才,勝過少主。但是自古被廢之人,有幾個能得善終的,大帥您在,是一個樣子,大帥一旦有不忍言之事,少主將會有如何下場,不言而明。我只問一句,大帥你忍心嗎?”

忍心,羅汝才又怎麼能忍心啊,那可是親兒子。即便羅汝才暗自大罵羅玉龍種種不成器,但依舊是他羅汝才唯一的兒子。羅汝才種種謀劃,不就是想讓羅玉龍在亂世之中平平安安的活下來而已。

但是,亂世之中平安兩字,簡直萬金,不,十萬金,百萬金也難求啊。

“多謝吉先生指點。”羅汝才說道:“我險些誤了大事。”

羅汝才種種都是爲了羅玉龍,而如果他所做所爲反而將羅玉龍置於險地,豈不是本末倒置。

至於相信張軒會善待羅玉龍,抱歉,羅汝才縱橫天下大半輩子,雖然秉承行走江湖,義氣爲先,但是從來沒有輕易相信過每一個人。與人相交,義氣相投,真情結交是真,但是處處留心,防人一手,也是真。

即便對張軒,羅汝才也不敢相信,在自己死後,張軒會做何等樣事。

“大帥,不過是一時迷惑,時間一長,即便不詢問我,也能想明白的。”吉珪說道:“不過,事已如此,有一人必須要處置了。”

羅汝才皺眉說道:“何至於此?”

“大帥。”吉珪說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不處置張軒,恐怕曹營蕭牆之禍,就在眉睫之間。”

.。www

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一章 夜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
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一章 夜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