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攻閩

就在揚州大戰一觸即發,連沈廷揚的船隊,也就注意力放在江北了。沒有精力騷擾江南了。而在寧波,張軒蓄勢已久的一場大戰,也拉來了帷幕。

這就是攻閩之戰。

張軒與曹宗瑜正在做最後一次分析。

“這一戰的目的,不在於攻下福建。”張軒說道:“福建八分山水一分田,本就是一個窮省,雖然海貿發達,但是而今沒有時間在福建多浪費,故而福建這一戰,是征服之戰。”

“只要讓鄭芝龍知道,他沒有與我們作對的勇氣,只要我們願意,他在海上固然奈何不了,但是他在陸上的基業,就要付之一炬了。”

“故而,這一戰的關鍵,不在福州,不在泉州,而在南安小縣。”張軒手指點在地圖之上的南安說道:“待我問候一下,鄭老夫人。”

鄭芝龍的家就在南安,在南安有一個巨大的宅子,規格之大,不下於一座小城,是鄭氏的根基所在,也是鄭家的貿易中心所在,張軒估計在鄭家家宅之中所存放的白銀,就有數以百萬兩計。

“大人,我一直擔心一件事情。”曹宗瑜說道:“如今鄭芝龍還不肯臣服怎麼辦?鄭芝龍的真正根基還是在海上。而不是陸上。”

張軒也沉吟起來。

別的不說,鄭芝龍只要將家小往廈門島上一搬,張軒自然拿他們無可奈何。

張軒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一場賭博,賭的是鄭芝龍的氣量,賭得是鄭芝龍的決心,賭得是鄭芝龍的野心。

鄭芝龍固然可以將勢力遷到海島之上,但是鄭芝龍的貿易網絡卻是遷不到海上的。

江南這邊的貿易雖然會給鄭家帶來額外的利潤,但是鄭家紮根於整個福建的貿易網絡,纔是鄭家的根本。畢竟福建在張軒看來是一個窮省,但是那是要看和誰比的。

與江南一帶比,自然是窮省,但是與海外南洋日本相比,福建所產的茶葉,鐵器,絲綢,都可以作爲貨物販賣。即便比不上江南,但是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張軒之所以敢賭。也是後車之鑑了。

鄭芝龍雄踞福建擁立隆武帝,當時,未必不能協天子以令諸侯。成就一番大業,但是他卻在一敗之下,拱手以降清廷,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鄭芝龍固然是一時豪傑,但卻不是能成就大事業的英雄。

張軒就不信了,鄭芝龍投降清廷,不投降他。

清廷當時的名聲未必比曹營現在的名聲好。而且羅汝才許出的籌碼,也不小,世鎮福建如雲南沐氏,他不信這個條件,鄭芝龍還會咬着牙給跟他死磕到底,這樣的風格,不是鄭芝龍的,而是鄭成功的。

但是張軒卻不能這樣給曹宗瑜說道。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你覺得我與鄭芝龍相比,誰更堅韌一點?”

“屬下不知道。”曹宗瑜說道。如果是別人,一定會拍張軒的馬屁,但是曹宗瑜卻不會在張軒面前說這樣的話。

“我覺得是我。”張軒說道:“如果鄭芝龍真的冥頑不靈,我就自請領兵如閩,倒是你就算是給我打前站的。讓戰事在福建爆發,也好過鄭芝龍在舟山陰魂不散,到時候經營三五年間,我就不相信,我不能將鄭氏連根拔起。倒是可就是不死不休了。”

曹宗瑜覺得張軒這個說法,不足以說服他。但是他也知道,現在這個辦法,也是唯一的破局之法,也就繞過這個問題說道:“我這一去,帶步卒萬餘,騎兵萬餘,幾乎將寧波一帶的主力清空了。鄭芝龍大舉進攻,我擔心-----”

“你擔心我守不住?”張軒大笑道:“各部衛所都已經授過田了,每一個衛所最少有千餘士卒,算是這些士卒,整個寧波大概有三萬新編士卒,不讓他們野戰,讓他們固守一方,我帶臨潁營,西平營左右支援,鄭芝龍即便是全軍而來,我也能給他打崩了,你就不用擔心我,我倒是擔心你,福建畢竟是一個大省。有一二能臣如路振飛者,就能拉出數萬大軍,或許進攻無力,但是防守卻是可以的,而且福建多山,福建水師又能沿海調動,恐怕倒是你進退兩難。”

曹宗瑜說道:“請大人放心,我曹宗瑜從小讀兵書,就是爲了這一刻。”

張軒自然知道,他一直覺得曹宗瑜用兵之能,或許還自己之上。不過,很多時候,有才能卻未必能受到重用。即便張軒自忖自己的能力配得上他的現在的位置,但是他更明白。

他之所以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是羅汝才的女婿。

張軒這邊送出了曹宗瑜,那邊舟山島上就得到了消息。

鄭芝龍大怒道:“張軒這是沒有將我放在眼裡。傳令下去,調集人馬,他既然敢露出這麼大一個破綻在。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鄭芝龍立即傳令張名振,王之仁等部,再加上鄭家的本部人馬,大舉出動,這一次直接進攻定海,準備從定海逆流而上,直撲寧波城。。

“大伯,是不是該與曹營那麼商量一下,問一問這是怎麼回事?”鄭彩說道:“畢竟,定海的貨物可是不少。也算是先禮後兵。”

鄭芝龍有些猶豫。

這一段時間,鄭芝龍與張軒交易了好幾次,張軒獲利不少,有了這大筆利潤的流入,張軒才裝備起三萬新軍。也才能支撐起曹宗瑜入閩之戰。

但是鄭氏的利潤更是在曹營之上。鄭芝龍對於這大筆利潤也是很滿意,也給了張軒一點優待,這優待並不是其他,而是放緩了對沿海的騷擾,當然了,鄭氏放緩了,對於張名振與王之仁的舉動,鄭芝龍卻沒有刻意限制。

如果可以,鄭芝龍想讓這樣日子一直持續下去。

“你去問問吧。”鄭芝龍說道。

“是。”鄭彩說道。

鄭彩再次來到蛟門山之中,只是這一次張素卻姍姍來遲了。

張素見了鄭彩漫不經心的說道:“卻不知道鄭將軍急急忙忙叫我過來,有何貴幹,畢竟大軍入閩之事,千頭萬緒,我正忙着的。”

鄭彩聽了張素的話,一時間有些怒極,陰沉的說道:“我就是爲此事而來,我們兩家合作的好好,爾等爲什麼要入閩?”

張素聽了,不由的哈哈大笑,根本直不起腰來。

鄭彩臉色更黑了,說道:“你笑什麼?”

張素收斂笑聲,說道:“我笑鄭將軍你幼稚。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不說,你我之間所談的,從來沒有涉及福建。就是說了,我曹營志在天下,也不是一日兩日。怎麼你今天才知道嗎?”

鄭彩頓時覺得自己失言了,說道:“怎麼才肯撤回大軍?”

鄭氏對福建的軍備是相當的瞭解的,福建最厲害的軍隊,不是別人,正是鄭氏所部,但是鄭氏所部在陸上,從來沒有佔過曹營的便宜。不過是不是以多打少。

曹營這一次大軍南下,福建能不能抵抗得住,鄭氏有一致的判斷,不可力敵,只能堅守。

否則鄭彩也不會如此惱怒,鄭芝龍也不會決定大舉攻寧波。

概因鄭芝龍下意思將福建當成自己的了。

“軍令豈同兒戲,豈能朝令夕改。”張素說道:“說你幼稚,你還不信,這話是一個將軍說的嗎?不過,我家張將軍也不想將事情做絕,只需鄭將軍上表臣服,大家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動刀兵?”

“不可能。”鄭彩說道。

第九章 搶收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六十章 鑄炮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
第九章 搶收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六十章 鑄炮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