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

?

第五十四章童子營二

張軒不得不讓他們去方便,讓所有人都方便。並申明,不到休息時間,不準休息。

但是一放羊之後,再次將他們召集起來之後,張軒發現已經大大的超時了。張軒不得不加快步伐,但是張軒加快步伐之後,他的這些人卻快不起來。

讓張軒覺得很奇怪,挨個檢查過他的綁腿與布鞋,發現並沒有什麼問題啊。但是爲什麼這樣。

張軒只需觀察,原來這些人走路的姿勢有一點奇怪。

張軒問過才知道,原來這些孩子,從來沒有穿過這麼好的鞋子,怕將鞋弄壞。讓張軒哭笑不得之間,也有幾分不忍之心。這些六百人,不知道有幾個人能壽終正寢啊。

他自己都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死?更何況別人啊。

這才行進數裡,大隊人馬趕過來。

無數匹馬兒沿着官道前進,將張軒他們全部趕到官道之外,揚起的風塵浩浩蕩蕩的,不一會就將張軒給弄了一身,張軒整個人都變成了土黃色。

張軒也是第一次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義軍。

先出現是夜不收,張軒雖然是第一批出發的義軍部隊,但是實際上有人比張軒出發的更早,那就是營中的斥候,夜不收。一路上,張軒看見不知道有多少夜不收來回奔波,將這一條官道監控的嚴嚴實實的。

在夜不收後面的,就是一哨一哨的騎兵,這些騎兵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策馬狂奔,恰恰相反,只是勻速騎馬而已。甚至並不比人跑起來快多少。

策馬狂奔看上去很痛快,但是太耗馬力,跑上一陣子就跑不動了,必須好好休息。再跑就要跑死馬了。

馬隊最多的,就是曹營的中軍,也就是羅汝才的本隊。

羅汝才遠遠的看見路邊的荒地之中,張軒一行人好像用一根根繩索綁住所有人一樣,拉扯得走,看上歪歪扭扭,到還能到一條線之上。

“張軒,你這是再看什麼?”羅汝才說道:“你就是要我來看你綁來的民夫,而且都是半大孩子,難道南陽沒有成年壯丁了嗎?讓這些童子出來。”

張軒心中一蹬,咬着牙說道:“大帥,命令太急,我沒有辦法,只能選些少年來,人一上了年紀學什麼都不好學,軍中規矩又多,而且學生也沒有時間來訓練他們,只要選一些接受能力強的人。還請大帥恕罪。”

羅汝才說道:“別的我不去問,我只問,他們能打仗嗎?”

其實羅汝纔對年齡偏小,並不是太在意的,在古代與現代的成年標準是不一樣的,在羅汝纔看來,只要是個子長出來之後,就算是成人,這些雖然都是半大小子,但是還湊活。

唯一一點,能不能打仗,如果不能打仗,即便說的天花亂墜,也是不行。

“如何不能打仗?”張軒連忙解釋道:“大帥不記得張獻忠的義子營嗎?”

羅汝才眼睛微微一縮,他怎麼能不記得啊?雖然屢次征戰之下,張獻忠實力縮編,這義子營也都沒有了,義子營卻有一批精英留下來了,這一批人不是別人,就是張獻忠的四大義子,讓羅汝纔想不記得都難。

“難不成?你想將他們都收爲義子嗎?”羅汝才微微眯起了眼睛說道。

“學生不敢,學生不過是讀書人,心中有幾分惻隱之心,如果敢收這麼多義子,即便收義子,也是大帥您來收。”張軒緊張的頭上冒汗,雖然是春天,但是正是春寒料峭的時候,但是此刻張軒卻大汗淋漓。

張軒唯恐羅汝才一聲令下,就將張軒給殺了。

“原來,你也知道怕。”羅汝才淡淡的說道:“你以爲你所做的事情瞞不過我嗎?”

張軒心中那一根弦瞬息繃緊,心中暗道:“他知道什麼,知不知道我與曹宗瑜的秘密?他此來是不是處置我的?如果他知道,那是誰泄密的,難不成是周黨父子嗎?”

他想來想去,還是周黨父子的嫌疑最大,心中暗暗恨自己的不謹慎。現在卻無能爲力,雖然現在看上去是張軒與羅汝才單獨說話,但是張軒也能隱隱約約感受道一股壓力,四周的侍衛都在關注他。

只要張軒有一點點異動,立即就能身首異處。更不要自己即便與羅汝才一對一,張軒也不覺得自己能夠戰勝羅汝才。

“我今天要死在這裡嗎?”張軒心中暗道,他有幾分放棄抵抗的意思。

“你發善心就發善心吧,直接給我說,我未必不允許,卻弄這種花樣,是絕對我羅汝纔好騙是嗎?”羅汝才疾言厲色的說道。

張軒反而鬆了一口氣,他聽出來,羅汝才知道的東西並不是太多。大概只是知道童子營的事情。

“學生是有惻隱之心,但是學生對大帥所說的並沒有一句欺瞞之語,還請大帥明鑑。”

“明鑑不明鑑,就要看你能不能做到了,你能做到,就當這一件事情沒有發生過,如果沒有做到,你就是一個死人,我也不會與一個死人計較。”羅汝才說道。

張軒鬆了一口氣,說道:“多謝大帥。”

“爲了讓你死的瞑目,我告訴你一個消息,褚無用已經是南陽知府,不過是我任命的。”羅汝才說完之後,立即揚鞭而去,他要趕上已經走遠的中軍。

看羅汝才走了之後,張軒纔算是鬆了一口氣,他暗暗揣摩最後一句話,心中暗道:“難不成是吉珪將南城門的事情告訴了羅汝才,而他最後一句話,分明是暗示了。到底是我暗中算計了吉珪一把,讓剛剛投靠吉珪的褚無用當了替死鬼,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唯一出乎意料的是,死的是褚無用。而吉珪也將我組建步營的小心思告訴了羅汝才,但是羅汝才爲什麼要告訴我?他是要我與吉珪不和嗎?”

張軒一時間腦門有一點大。羅汝纔不虧爲曹操之名,心思難以揣摩,他也總結道:“對於羅汝才這樣的聰明人,最好不要自以爲聰明瞭,對付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坦誠相待。”

張軒決定,今後面對羅汝才絕對不說一句謊話,但是有些消息可以說,有些消息不用說,其中的分寸,張軒還在暗暗揣摩。。

張軒應付了羅汝才之後,又開始行軍。

只是張軒並不知道,羅汝才一句“童子”的稱呼,張軒的步營有了一個稱號,號稱:“童子營。”不過這童子營維持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出身於童子營的將領,卻是張軒最重要的班底。

“看到前面了嗎?前面就是我們休息的地方。”張軒用手指着前方,哪裡有裊裊炊煙升起來。“今天趕路辛苦, 中午有加餐。”

張軒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興奮起來了。

他們已經走了一個上午了,從太陽剛剛升起就開始行軍,已經走了幾十裡,雖然在官道之上,實際上很多時候因爲避開出發的大隊人馬,只有走野地。

他們雖然在家中也辛苦勞作,甚至也趕過路,但是一個人,或者一家人趕路,與軍隊趕路是不一樣的,他們很多人已經感到疲憊了。一聽見有吃的,都鼓起了最後的力氣走了過去。

羅玉嬌早已在這裡的等候多時了。在這裡等候的不僅僅是羅玉嬌,還有醫療營的好些人。可以說半個醫療營都在這裡,等着張軒。

張軒一到,曹宗瑜,等人都到了。張軒一看放下心來,還沒有人掉隊。

不過,艱難的跋涉恐怕纔剛剛開始了。因爲現在所有人的體力都消耗的差不多了,腳下也變得沉重起來。

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章 叛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章 軸承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
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章 叛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章 軸承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