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

?

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

官軍只能豎起盾牌來擋,但是盾牌又能遮蓋多大的地方?行軍的時候,也沒有帶多少盾牌。

在箭雨銃矢之下,大批大批的官軍,紛紛到底,恐怕來個三五次,不用交戰,大軍就要潰散了。

傅宗龍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他哪裡不明白現在的局面,已經無可挽回了。傅宗龍對楊從義說道:“從義,我有一件事情要拜託你。”

“大人儘管吩咐,從義無所不從。”楊從義心中已經有幾分預感了。

“我爲國家大臣討賊,兵敗身死,絕無幸理。也算是死得其所,不過,有一兩件事情,心願未了,需要你去給我辦?第一,就是我的印信令旗,乃是御賜之物,我有辱使命,不能滅賊,也不當讓他落入賊人之手,你幫我交給有司,奉還聖上。”傅宗龍說到“聖上”兩字的時候,語氣之中有一種兩不相欠的痛快。

傅宗龍當年得天啓皇帝重用,平定安氏之亂,但是遇到崇禎這位明君,閒置十年有餘,起復之後,有觸怒這位明君入詔獄兩年,以至於沉痾在身。他對崇禎當真沒有一絲怨言嗎?

只是礙於君君臣臣,不能言之於表,但是臨死之時,纔有所表露。

不過,傅宗龍一輩子讀聖賢書,讓他再有更多的表示卻是沒有了。

“是。”楊從義低頭說道:“我定然辦到。”

傅宗龍從懷中掏出一分書稿說道:“我在獄中自以爲絕無生理,乃用身上的玉帶賄賂錦衣衛,讓他們給我拿來紙筆,我將一身行軍打仗的經歷都寫了下來。天下正是用武之際,也算是留一個念想。現在我將死,也沒有什麼能留給家裡的,也就這東西了。只有這《玉帶編》就送給你了。只要能流傳於世,就算是完成我的心願了。”

“是。”楊從義雙眼通紅,他雖然有殉死之心,卻也知道,傅宗龍讓他處理後事,也是一種信任。

傅宗龍接着說道:“等一會兒,你不要跟着我。你懷裡面的東西,比我傅宗龍的性命還重要。”

“大人,可有什麼傳給家裡,或者傳給聖上,我定然給大人傳到。”楊從義含淚說道。

傅宗龍沉默一會兒,說道:“無話可說。”

不知道傅宗龍愧對家人無話可說,還是傅宗龍對崇禎皇帝無話可說。不過戰場上的變化,讓傅宗龍無心關心這些細枝末節了。

因爲賊軍大隊人馬到了。

從西方衝過來的黑壓壓的騎兵,根本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只能決定放眼看去,滿眼都是騎兵。四面八方的騎兵在官軍陣前百餘步的地方,緩緩的停下來,李過趕快上前,向李自成報告了情況。

李自成冷哼一聲,說道:“不過,區區數千殘兵,我看傅宗龍到底是不是銅澆鐵鑄的。全軍進軍,片甲不留。”

事情到了現在的地步已經毫無懸念了。

萬餘鐵騎衝過來,即便傅宗龍剛剛沒有與李過打一仗,也擋不住。更不要已經與李過交手一次,還被李過用騎兵圍着,弓箭火銃懟了好一陣子,正與李自成所說,人的意志再堅強,總就不是銅澆鐵鑄的。

一日之後。

張軒終於艱難的來到了項城城下,十餘萬人馬,將項城圍得水泄不通。

而項城城門對着最醒目的地方,就一個竹竿,高高的竹竿之上,掛着一個顆人頭,正是傅宗龍的人頭。而張軒所部的營寨就在這個地方。就是正對城門。是因爲張軒的打造攻城器械的能力,讓李自成刮目相看,故而李自成就請羅汝才讓張軒督造攻城用的器械。

不過,攻項城並不是一個要緊的事情,第一,大軍作戰數日,一直沒有怎麼休息,所以要緩緩勁,不能逼得太緊了,第二,就是李自成覆滅傅宗龍一役,李自成的聲望大振,河南本地的流寇紛紛的投靠了李自成。

李自成麾下勢力暴增,不過這一件事情對羅汝才影響也非常之大。

雖然之前一戰,羅汝才也出了很大的力氣,但是所以人都會記住第一名而忘記第二名,此刻的李自成的聲望已經完全壓制住羅汝才了,讓羅汝才很有危機感,但大量河南本地流寇投奔李自成,讓羅汝纔看到了機會。

他太瞭解各自流寇的想法了。即便暫時投奔別人,但也沒有完全給別人做下屬的準備。

故而羅汝才聯繫這些人,根本不用怎麼點,這些首領們都很通透,他們一直認爲在大軍之中,以羅汝才馬首是瞻,因爲有羅汝纔在,他們纔不會被李自成直接吞併。不過羅汝才也知道,這些流寇根本不行,不爲什麼,他們大多都是吃不上飯的饑民而已,投奔李自成就是爲了一口飯吃而已,戰鬥力什麼的想都不用想,畢竟當初陝西流民起義也是被官軍打崩多少次之後,才學會到底該怎麼打仗。

所以這些人所提供的助力,不過虛名而已。羅汝才萌生了接引別的流寇入大軍之中的想法。不過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

張軒自然不知道,他的岳父大人與李自成之間的彎彎繞,此刻他正在老老實實的安營紮寨,並且打造攻城器械,張軒先騎着馬繞項城一圈,項城就是一個小縣城,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城頭上也沒有太過厲害的大炮,士卒看上卻也不怎麼精壯,雖然城牆比火燒店的寨牆結實多了,但是經過了火燒店一戰之後,張軒充分明白不了一件事情,決定某一地是否堅固的最重要因素,從來不是城牆,而是人。或者說人的意志,看城頭上人的精氣神。

張軒覺得只要做好準備,這座城即便不會一鼓而下,但也堅持不了幾日。這樣張軒也就放心了。

不過,當張軒回營的時候,發現一個小賊,一個偷人頭的小賊。而且這個小賊並不是張軒先發現的,先發現的人是羅岱,羅岱大喝一聲,驅馬上前,大聲說道:“什麼人?”

被羅岱這麼一喊,這個人跑的更快了,羅岱立即伸手彎弓,就是一箭。羅岱的箭術是一絕,這一箭雖然是應手而發,但是又快又狠又準,但這人頭也不回,只是稍稍一偏頭,就躲過這一箭了。羅岱眼睛一亮。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張軒是看不出來,但是羅岱卻看出來,這個人是一個厲害角色。他頓時見獵心喜,猛地追了上去,從馬上一躍而下,撲了過去。與這個人交手,但是不過兩下就被羅岱拿下來的。

不是這個人不行,而是他一隻手死死護住一個包裹,即便是被擊中要害,也不護一下,要不是羅岱手下留了情,這人就死在這裡了。

立即有張軒的親衛上前,將此人按住,二話不說,將他手中的包裹給扯開,扯包裹的同時,這個人好像瘋子一樣亂動,說道:“住手,住手。”

“大人,是一顆人頭,好像是掛在竹竿上的那一顆。”侍衛給張軒看。

張軒擺擺手,讓他收起來。不想去看。

張軒雖然見慣生死,但還沒有觀察一顆人頭的癖好。不過聽說是傅宗龍的人頭,心中感慨幾分,說道:“還人頭還給他吧。”

張軒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傅宗龍,甚至也不是傅宗龍的直接對手,但是他感覺他遇見的大明文官之中,就數傅宗龍最爲難纏,他覺得傅宗龍是一個人物。故而願意給傅宗龍一個尊重。不去追究這個人到底誰,爲什麼來偷傅宗龍的首級。

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十章 雜務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
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十章 雜務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